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融合浅议

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融合浅议

摘要: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快速发展的电子音乐技术,对民族音乐制作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音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民族音乐制作成本更为低廉,整体呈现效果更为良好,制作效率也变得更高。加强对电子音乐技术的优势利用,积极促进其与民族音乐制作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内涵阐释入手,从合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民族音乐音色进行变形处理,提升民族音乐的创作效率,拓展民族音乐作品作用范畴三个层面对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音乐技术民族音乐制作融合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应时代背景发展而焕发生机。从我国民族音乐制作层面来看,电子音乐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我国民族音乐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整体趋势向好。尤其是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相融合,使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作为新时期的民族音乐制作工作者,要能够从内心接受并主动习得电子音乐技术,将民族音乐制作与电子音乐技术充分融合,尤其是对电子音乐技术所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深入分析,积极主动地借助电子音乐技术的优势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改良与升级,进而提升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的整体质量。

二、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内涵

所谓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与软硬件发展技术,在现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安装并使用专业的音乐模拟软件,对传统的民族音乐作品或者当前所创作的各类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数字模拟,形成“数字声音”。与传统的民族音乐作品相比,这种借助于数字信息模拟技术所产生的“数字声音”,更加容易被创作、编辑、合成。同时,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独特技术水平,所使用的专业音乐软件不同,其形成的作品也各不相同。当前,主流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技术手段。其一,数字音频技术。所谓的“数字音频技术”是将音乐作品所产生的音频文件形式首先转化为电平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二进制进行数据保存。在后续播放时,这些以计算机二进制数据进行保存的电平信号会被转化成模拟电平信号进行特定形式输出。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摆脱传统的音像作品的存储形式。相对于传统音像作品的存储而言,数字音频技术基本上不存在声音失真问题,同时其还具有保存介质相对质量较少、所占空间较小,创作、编辑、合成便捷等优势。其二,MIDI(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技术。MIDI是世界上广泛传播的编曲界音乐标准格式。MIDI技术最早可以溯源到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采用“音符的数字信号来记录音乐”,即构建数十道音乐轨道来对音乐作品进行记录。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音乐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音色与音质,对于传统的音乐作品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作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作品制作也应当积极引入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结合民间音乐作品自身的发展优势与特征,积极促进电子音乐技术与民间音乐制作的融合。

三、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的融合途径

电子音乐技术由于其存储特征、特殊的律制形式、特殊的音色以及特殊的传播形式,使其具有了与传统音乐作品制作相比天然的优势。我们在民族音乐制作过程中,可以针对其技术优势以及民族音乐制作特点,加强对电子音乐技术的合理运用。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之中的具体运用,一方面能够使现有的民族音乐制作流程、存储与传播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也能够积极促进我国当前民族音乐制作的创新与发展。那么,在具体的制作实践过程之中,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具体的融合,笔者提出如下策略。

(一)合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民族音乐音色进行变形处理

为了更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制作与传播,尤其是适应不同的音乐受众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需求,电子音乐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音乐作品制作所不具备的特殊音色风格。由于电子音乐技术可以对不同民族音乐进行较为细致的模拟,尤其是对不同民族乐器的演奏风格、演奏技巧进行模拟,我们可以在民族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电子音乐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民族音乐中所存在的各种音色进行变形处理,进而可以得到与传统音乐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风格。例如,在一些运用于电子音乐技术融合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之中,大量对于传统的民族乐器声音素材的拉伸与纵向拓展,或者采用电子音乐技术对于声音素材进行不断重叠、交叉融合都为欣赏者带了崭新的听觉体验。尤其是通过电子音乐技术对一些民族音乐音色经过编辑、加工、拼贴、随机变形与组合处理之后,对于民族音乐作品要旨与意蕴的阐释更为完美。

(二)合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提升民族音乐的创作效率

传统的民族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乐器进行共同的演奏,尤其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空间之内进行演奏,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对不同器乐表演者的演奏水平、演奏所处的特定舞台、不同乐器的融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较为大型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创作时,需要音乐作品制作者不断协调各类民族乐器演奏者共同的表演机会,并需要各类民族乐器演奏者齐聚一堂才能够完成民族音乐作品的制作,这使一些民族音乐作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但是,如果能够运用现代电子音乐技术则可以通过对不同乐器表演者进行单独录制,尤其是对特殊的乐器表演者需要重点演奏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制、模拟与编辑。这样有利于对不同乐器表演者的演奏特征、演奏技巧、具体演奏作品的表现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通过后期对不同乐器表演者表演作品的编辑与加工,可以形成良好的综合效果。就部分优秀的电子民族音乐作品而言,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作品的数字化模拟,可以形成特定的音色,完全不需要具体的音乐人来进行演出,就可以形成较好的音乐作品。另外,合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可以大大丰富人为演奏乐器的音域范围,尤其是一些民族演奏乐器的音域范围相对固定,如果单纯对乐器演奏者的演奏表演进行录制、重叠与重现,很难发挥具体乐器的演奏效果。如果我们可以利用电子音乐技术的特殊处理效果,则可以大大强化乐器的音域范围,进而可以使音乐作品达到完美的呈现。另外,电子音乐技术可以对民族音乐的音色进行变形处理,这为民族音乐作品创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新空间。民族音乐作品创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乐器演奏技术技巧甚至乐器本身的音域范围进行创新,这也能更好地促进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产生。

(三)合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拓展民族音乐作品作用范畴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作品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民族音乐作品的作用范畴更加广阔。由于电子音乐技术处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及专业的音乐软件一直处于不同的开发与测试过程之中,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形式将变得更加容易。民族音乐作品其作用范畴不能仅仅局限于喜爱民族音乐作品的听众,而应当着眼于与其他艺术形式不断融合中,以便在未来艺术多元化趋势下占有一席之地。电子音乐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与民族音乐作品的不断融合,使得民族音乐作品的表演风格更趋于多元化。同时,由于电子音乐技术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殊乐器音色模拟,使得电子音乐制作并不需要具体的乐器表演者参与进来,而是直接采用既有的乐器模拟器进行模拟即可达到较好的作品效果。同时,对一些较难操作的乐器,或者一些乐器演奏之中产生的各类演奏瑕疵,也可以很好地进行编辑加工。

四、结语

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的有效融合,可以大大增强民族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尤其是大量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专业音乐处理软件的广泛运用,使民族音乐作品的制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子音乐技术对不同民族乐器演奏的特殊性以及特殊音色的模拟,与民族音乐作品制作充分融合,可以促成大量优秀的现代电子音乐作品产生与发展。加之当前互联网传播范围极广以及传播时效性极强等特征,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技术的合理融合,不仅能够使当前我国民族音乐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还能够广泛促进中国民族音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作为新时期的音乐制作者,要能够意识到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融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要能够积极投身于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的融合探索中去,运用丰富的融合手段,将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与电子音乐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而创作出更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禹自颛.简析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9(20):5+8.

[2]于智博,董宸.现代电子音乐中民族乐器创作的新思路[J].艺术评鉴,2019(19):12-13.

[3]朴灿日.初探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J].中国文艺家,2019(07):45.

[4]任红军,石璞赫.电子音乐技术手段的探索与应用[J].艺术教育,2019(05):78-79.

[5]崔迪,许畅.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5):28.

[6]鄢秀丽,胡以芳,鄢秀娟.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42-144.

作者:惠郭郭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