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策略思考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策略思考

当前,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群众对文化的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未能完全契合新形势下的群众需求,致使文化建设与群众需求之间出现偏差。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研究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新诉求,探索群众文化建设新路径、新对策。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自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群众文化的不断创新和繁荣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在政府的支持下,文化相关部门要对当地文化进行积极宣传,为人民群众搭建参与文化活动的舞台,为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从业者参与其中,让文化创造价值,反过来支持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可见,推动群众文化对于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群众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让群众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政府组织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文化节目的演出,组织群众体验传统文化等,让群众在文化氛围中积极交流,从而打破隔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群众文化能够陶冶情操、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给人民群众带来正能量,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互敬互爱、诚信有序的社会环境,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1]再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为人们搭建学习的平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例如,体验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自豪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回顾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建设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可以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提升群众的文化自信。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现状

通过对群众文化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群众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与创新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将发展重心过于集中到地方经济建设上,群众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乡镇、农村,经济发展与群众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严峻。同时,文化相关部门对群众文化的发展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导致文化内容和形式较为枯燥单一,无法为群众提供丰富新颖的文化内容。二是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这是因为一些地区的群众文化发展经费有限,无法实现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难以对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优化,同时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群众难以融入文化活动中。三是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创新不够。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传统的民间文化面临着日益衰弱、甚至失传的危机。虽然我国在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从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来看,文化传承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部分地区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片面侧重现代文化的视觉效果,忽视了传统文化对群众的情感熏陶和滋养,致使群众文化无法充分获得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同。四是文化队伍建设较为薄弱,文化活动缺乏骨干力量的引领。例如,一些地区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文化工作队伍多呈老龄化趋势,缺乏中青年文艺骨干,出现后继乏人的状态;现有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了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五是群众文化发展机制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文化活动的构建缺乏内在动力,影响了群众文化的呈现效果。[2]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的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而在强调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群众文化工作根在百姓,旨在服务,重在建设,生命力在创新。[3]基于此,群众文化在建设与发展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从内容到形式均实现突破创新,从而为群众提供真正贴近生活,且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形式。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把握创新重点,加强群众文化研究力度

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相关部门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重点,找准创新关键点,为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制定科学规划。首先,要加强群众文化运行机制的创新。当前,市场经济逐渐引入群众文化中,为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在创新中应凸显以下特点:以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龙头,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为主要形式,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基于此,有关部门应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当地文化资源的整合,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吸引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利用内部运行机制激发不同主体的参与热情,让群众文化从内在层面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形式多样,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群众,因此,其无论在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创新中都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而展开,保证群众文化能够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贴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次,要加强群众文化理论的创新。要把握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夯实理论基础,并结合理论内涵实现创新研究,让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能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蓬勃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拓宽实践途径,丰富群众文化形式

“十四五”时期,群众文化创新发展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各地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线上线下的互动为群众文化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路径。因此,相关部门应顺应群众文化发展趋势,根据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精心推出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特色文化展演展示等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惠民的目标。具体来讲,在拓宽实践途径,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根据特定的文化主题,结合工作职责,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拓宽文化服务范围。二是丰富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各地区场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政府部门应鼓励专业以及业余团队组织文艺巡演,弘扬当地的优秀文化;推动文化活动进入基层,如乡间广场、城市社区、景区景点等,吸引群众的关注,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三是组织线上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化的推广。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制作文艺节目,并在应用软件上分期线上推出,吸引群众下载观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阅读、书画摄影展、非遗展、文艺晚会、艺术培训等活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受到文化的熏陶;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密集推出主题短视频,让广大群众通过智能手机线上观看,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三)创新文化活动机制,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

随着群众文化的深入开展,围绕着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相关部门应推动文化活动机制的创新发展。首先,以需求为引导,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是对人们精神领域需求的满足,而这一需要也因个体需求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故此,要保证群众文化的基本功能,就需要在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以群众的不同需求为导向,切实丰富群众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内容上看,相关部门应探索构建高低搭配、涵盖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爱好的群众都能够在文化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求;从文化形式上看,设计喜闻乐见且能激发不同群众参与热情的形式,实现文化的长效发展。其次,以共享为取向,拓宽群众文化的参与面。共享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词”,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需要保证文化惠及每一个人,同时也要调动群众的文化建设积极性,扩宽群众的参与面。基于此,相关部门应深入挖掘当地的显性文化资源,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公共娱乐场所等,打造共享文化,满足群众需求;同时,积极挖掘隐性文化资源,呈现当地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和教育价值,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群众。再次,以情感为纽带,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群众文化满足了群众的情感需求,能够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进而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着眼于增强文化的正向影响,利用文化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提升群众之间的凝聚力,让文化成为联系和强化群众的精神纽带;提升群众文化的内涵,弘扬职业美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凝练群众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推动群众文化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四)加强群众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优秀的文化骨干人才是保障群众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骨干人才是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诉求、喜好,同时具有先进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群众需求创新文化开展形式,更新群众文化内容,提高文化与广大群众的黏度,从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群众文化生态环境。[4]基于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相关部门应注重对骨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一是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基层文化工作者直接面向群众,对群众的文化需求有着较为真实和全面的了解。因此,相关部门应利用这一优势,重点培养具备现代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基层文化工作提供保障。二是积极组织、培养文化馆(站)、博物馆及美术馆等专业人才,打造专业的群众文化队伍。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整合、配置人力资源,打造理论和实践素养过硬的群众文化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三是吸引群众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文化志愿者,参与群众文化建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文化的创新发展更加贴近群众实际。

(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群众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更新、创造而形成的,没有更新和创造,群众文化就会失去内在发展的活力,失去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能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也应探索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趋势、新特点。基于此,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同时结合新时代特点做出调整和创新,从而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让群众能够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文化一脉相承的意义;促使群众文化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沿着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不断推陈出新。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面临着创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部门应当紧紧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创新重点,加强群众文化的研究拓宽实践途径,丰富群众文化形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机制,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加强群众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丰富群众文化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群众文化的有效创新,最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

作者:彭元凤 单位:泰安市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