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下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机遇和挑战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高校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面临一系列实践困境,无法达到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推陈出新,探寻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推动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思政育人;新媒体平台;教育现代化

1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当今大学生群体基本是千禧一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活跃于各大新媒体平台,甚至有许多已经是资深网民。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快构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阵地是高校建立健全十大育人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网络作为当前信息的重要载体,拥有着“短平快”的传播特点,特别是在新媒介涌现的今天,大学生网民凭借一部手机即可尽知天下事,这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带来了契机和挑战。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范围覆盖广,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明确了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且特别强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坚持目标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推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因时因事而新,切实提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教思之无穷,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大学是最为关键的人才培养时期,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我国新发展阶段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结合大学生的培养实际,进一步搭建好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主阵地。

2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困境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带来新的生机,特别是全新媒介的百花齐放,促使网络育人得到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抖音、快手、QQ、微信、微博、B站、论坛等新媒体平台,早已成为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开展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特别是疫情期间,腾讯会议、中国慕课、钉钉等网络平台,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而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也深深牵动着我们太原理工大学师生的心。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立足当下实际情况,结合学院特色,积极响应号召,特别开设微信公众号“抗疫专栏”,将专栏分为三部分内容:“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克时艰”“抗击疫情,土木在行动”“战疫关头,土木学子这样做”,并于同年2月15日了“防控疫情,土木与你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征集令。此后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师生的投稿,公众号平台以“土木学子爱心助力抗击疫情”“最美笔记”“千里送祝福”“学霸有话说”“辅导员有话说”等几个版块的内容进行了32期主题教育系列推送活动。此外,学院还组织开展了其他丰富的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土木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集锦活动5期、“师恩情深感谢有你”主题教育活动3期、“疫”路上,我与你同在———土木学子抗击疫情纪实活动20期、“朝阳吾辈阔步征旅———手心相牵助力成长”活动5期、“春回大地锋暖人间———土木人以雷锋精神书写志愿青春”活动5期、“心灵之旅,助力成长”———“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11期、“感恩师友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成蹊”———“我和我的导师”研究生征文主题活动4期、毕业生青春纪念册系列活动4期、“七个一”2021届研究生毕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6期等。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3485人,每一篇推文的阅读量在300+;转载量为150+。总体而言,我院的微信公众号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变换多样,基本覆盖全院本硕博学生,共计1400余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官方公众号已发文超过200篇,总字数超过20万字,总体阅读量超过10万,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然而,与学校以及其他学院新媒体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经过笔者分析发现,就学院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而言,最开始推送时作品的阅读量可以到600+,但是之后同系列的推送作品就只能保持在300-400左右的阅读量,显而易见,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性比较强,但保鲜期比较短。近期一篇《想把我说给你听》的文章,阅读量达到了迄今最高值1147,究其原因主要是“引人眼球的题目、简洁美观的排版、真情实感的内容”的三方通力合作,让人有兴趣点击阅读。这也恰恰印证了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一个要点也是难点———如何从大学生的兴趣和视角入手,探寻适合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途径。此外,基于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管理,以及学校其他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目前网络思政育人工作还面临后述三点困境:第一,校院两级网络思政育人机制创新改革滞后。校院两级未形成完备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小组,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思路狭隘,没有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第二,从事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者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一些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还是停留在最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没有将新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构建的网络思政新格局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三,大学生主体好奇心强、辨别力弱,易受网络信息的冲击和影响。校院新媒体平台的推送内容大多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网络思政育人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

3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优化对策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深化网络思政守正创新。发挥大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应用平台传播优势,增强正面宣传吸引力和有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平台作为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结合学校实际,守正创新,切实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网络思政育人体制机制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根据大学生的在校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修订相关校园网站建设、新媒体平台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等制度规范,筑牢网络思政育人的基础建设;其次,要构建校院联动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小组,改进和完善网络舆情的预防和处置方案,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制,精准研判,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据其所需而调整网络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最后,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适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找准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方向,创新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方法,抓牢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思政育人话语权。

3.2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定期和不定期地通过专题学习、培训、讲座的方式,汲取深层次的网络思政育人“养分”,提升精准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必备本领,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网文写作、视频编辑、H5制作等学习,并利用工作之余,观看提高审美的书籍和视频,提升自己的专业审美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并且,要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方针政策,创新教育辅导方法,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以期达到网络思政育人的既定目标。

3.3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意识

信息化时代也伴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信息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加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处于“塑造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强调对不良网络信息必须提高警惕,杜绝转载评论一些不明真假的敏感信息。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平台对于“身边人身边事”、社会志愿服务等的正能量宣传报道,让学生感受来自榜样的力量,励志笃学,勇于承担起青年一代的使命和责任。

3.4搭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动态矩阵

以学生为本,两条纵线深入,一条横线贯穿。一条纵线是要加强校院两级的官方媒体平台资源输出,整合开展网络思政育人的辅导员工作室,利用抖音、快手、QQ、微信、微博、B站等热门媒介平台,聚焦青年学生群体,开展优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打破常规模式,尽可能地丰富线上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着力打造符合千禧一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新阵地。另一条纵线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本硕博学生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现行的网络思政教育情况,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浸润学生的思想品格,塑造学生的认知观念。此外,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干部、党员、新媒体部门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培训,使这一学生群体成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可靠助手。一条横线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就不同专业的特点,将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使他们对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例如艺术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有一定的舞蹈绘画功底,那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如“诚信有你”书画作品征集活动等。通过“三线齐下”的方式,构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动态矩阵,不断扩大网络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Z].教思政(2020)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EB/OL].

[3]张江艺.“十四五”时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时代内涵和发展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6):66-71.

作者:陈秀梅 都静 仇韶荣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