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策

新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策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生产制造、媒介载体、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已展示出不同的特质,传播平台多样化、信息表达个性化、信息传播迅捷快速,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单向线性模式,公众不再是受众,人人都持有“麦克风”。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主观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同时面临着冗余信息、流言蜚语、喧嚣无序状态等问题,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也面临着危机:“异化”维权、极化事件共振、负面舆情冲击、群体性事件发生等方面问题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应当增强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意识,实现对海量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风险评估和价值筛选,降低突发网络舆情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疏导通道,传导权威信息以解构情绪根源,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预警与评估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经过网络技术的整合、传播、深化,催生了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网络舆情紧密相关的基本属性,又体现出高校自身非单向性、多维度、多元化的特点。这也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产生,一个网络新闻的出现,可能立即伴随蜂拥而至的激烈讨论,使得更加敏感的学生群体缺乏思考变得盲从,引发群体性事件。根据“危机管理”的概念,所谓危机管理,就是指组织为应付各种危机情境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问题分析、计划制定、化解处理、经验总结的过程。危机管理的4R模型:减少(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同样适用于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依据危机演变和处置处理过程,相应地预防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最大可能地降低危机发生后的震荡、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不良共振效应。通过对舆情信息的科学风险评估,建立全方位的应急体系,最短时间内遏制危机的传播,在危机得到控制和解除后进行善后工作,恢复秩序、总结工作。

1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是由高校某些突发性危机事件所引起的,了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类型、特点及其生成过程,有利于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进行应对机制的研究。

1.1“异化”维权引发网络舆论危机

纵观2020年涉及学校管理或学生维权的热点事件,学生的不满通常发生在自身利益无法满足、对校园管理问题的反馈得不到合理解释。一旦突发事件点燃火焰,学生将借此机会传播他们的情绪,这导致校园舆论事件频发。在大量的网络曝光和舆论讨论之下,学生的批评和诉求往往能得到校方重视甚至满足,“舆论维权”低成本且立竿见影的效果无形之中加深学生的“捷径”心态,把舆论当做维权的筹码,在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许多现实生活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经过新媒体的曝光,网络舆论的渲染与发酵,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重大事件和生活琐事都能迎刃而解。“异化”维权所反映出的问题,是高校大学生申诉制度有待完善。当大学生对学校做出的涉及自身利益处理决定表示不服时,未能创建多元畅通的诉求途径,缺少相关机构进行受理、调查,维护和保障其权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媒体融合的加速,网络媒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的信息生成和传播模式,突破了传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结构。很多教育热点事件来源于个体话语和社群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汇集、演变,最后进入主流媒体,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逆向性传播。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迭代以及新兴社群软件、手机客户端的崛起,学生的表达权力还将持续泛化。

1.2极化事件在新媒体产生危机共振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排斥被孤立的恐惧而引发的从众心理效应,通常表现为愈能得到认可和支持的意见就愈能被公开而广泛地扩散,并会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原本持不同观点得少数人也会倾向于这个阵营;否则,则会愈加沉默。网络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的主导和权威,去中心化的网络平台创造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为网络言论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互联网的匿名性交流方式消除了或减少了害怕因自己意见不同而导致被孤立的危险和压力,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流状态,其言行举止表现更接近自身内在,因此,大学生群体本身既愿意参与舆论,但因其心智不成熟,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较难树立客观态度。网络信息化时代,蝴蝶效应与新媒体的技术特征相结合,更是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扩大效应。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潜伏期表现为学生个体的主观观点的点对点传播,尚未引起大规模关注和较大影响。随着传播人数的不断增加,部分高校学生开始通过自媒体传播、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校网络舆情极易在校园公众号、QQ聊天群、微信群等这一类小群体里快速传播。舆情传播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每当到达一个波峰或螺旋的顶部时,就出现了网络舆情的爆发。高校任何自媒体的微内容经过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特别是互联网的参与下,个体的自我表达很容易凝聚,导致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偏离事实信息,微内容在短时间内不断地反复叠加、酝酿和发酵,热度指数不断升高,即可引发舆论风暴。近期高校发生的自杀事件引发了全媒体平台的广泛报道和网友热议,这些媒体侧重对自杀心理和方式的报道,忽略对自杀行为的后果、自杀行为的深层原因及警示意义的报道,这样的网络舆论给相同处境的脆弱群体以强烈的心理暗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极端事件发生后经媒体和网民扩散渲染,大量、集中、详细的报道和传播,引发连锁式效仿和相关负效应。社会性质恶劣且有不良影响的事件、性质或行为模式相近的后续事件、通过示范到模仿的效仿事件均会导致负面效应进一步扩散。

1.3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

首先是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对社会政治动态、思想潮流变化以及经济形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敏感,西方利用高科技手段和不良言论来宣传和推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意识形态上渗透到中国的年轻大学生群体中,想要控制舆论,西化中国的年轻大学生。蓄意制造社会矛盾,煽动民族仇恨,挑起民族对立,企图在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阶段,使大学生盲目推崇个人、拜金、资本主义。其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的涵盖量非常大,海量的信息应有尽有,讲究时效性,在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不尽人意,不仅体现在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在对社会事件的报道上也有失偏颇。新媒体是受众主导性,大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权,这也导致了新媒体信息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新闻的方式。但由于网络新闻信息良莠不齐、缺乏监管,大学生自身判断力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价值观混乱,也影响了大学生思政素质的形成。其中,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无政府主义等低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直接冲击。

1.4网络身份隐匿增加群体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网络身份隐匿为大学生塑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身份,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甚至是性别都是虚拟和随意的。复杂、多元的网络舆情,往往使大学生认识迷茫、价值迷失,无法明确自身价值,利用网络为自己塑造一个新的不同于真实自我的“角色”,虚拟隐匿的身份、匿名发言的形式,让他们可以毫无责任地肆意发表评论、宣泄感情,从而导致他们回避现实中的自我、沉浸在网络世界不可自拔,而网络身份的隐匿性又使这些群体不再以身份、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作为划分依据,而是以兴趣、爱好等原因聚集在一起,并且以网站、论坛、贴吧、讨论群等形式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小区域。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隐匿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群体里畅所欲言,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容易出现非理性、情绪化倾向,产生盲目从众,态度偏激的行为偏差,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情绪非常容易相互感染,特别是负面情绪,大学生群体隐匿真实身份,通过新媒体对事件进行具有强烈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导致事件演变为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如果受到恶意挑拨、煽动言论的刺激,很有可能造成不当、过激、虚假的言论泛滥,快速广泛的高校网络舆情使事件横向蔓延,诱发群体性事件。

2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分析

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网民个体的成熟度、新媒体的广泛性、情绪态度的易变形、舆情信息的不可控性均是危机形成的诱发因素,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存在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2.1自媒体运用不利,信息公开不及时

传统的高校宣传媒体具有不容置疑的公信力,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在市场的利益驱动下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解构了传统媒体绝对话语权、降低了信息门槛、弱化了媒体自律,各种虚假报道、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层出不穷。高校往往忽视了自媒体的特点,没能处理好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二者之间的联系,采取“沉默”和“遮掩”的舆情信息处理方法,缺乏主动舆情信息机制,对自媒体运用不力导致信息公开不及时,对舆情信息更新速度迟缓,使得不明真相的学生在舆情发生的初期只能使用通过自媒体了解舆情,一旦虚假不实信息渗透其中,就会形成以讹传讹、谣言四起的局面,不但延误了处理舆情的黄金时间,还吸引了大众媒体的介入,将高校推到风口浪尖,面对公众舆论压力,高校不得不被动应付,丧失了主动权。

2.2管理理念偏差,缺乏专业人才

高校环境封闭,与外界接触较少,管理理念比较陈旧,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还深受“权”、“管”的影响,把高校网络舆情视为被管理和统治的对象,忽视了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舆论的压力和力量。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但高校管理职责和权限范围有着明确的边界,这也导致管理出现了盲区和真空地带。另一方面,既熟悉高校管理业务又了解新媒体的舆论管理人才少之又少,舆论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也有待提高。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缺乏专业化的团队,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在舆情爆发后开始拼凑组建,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据,这也导致了对舆情的预防和善后缺乏经验,应对能力薄弱。

2.3交往方式变化,话语体系分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信息传播上实现了双向互动,内容个性化、及时化,交流主动化、灵活化满足里当代年轻人“快餐式”的信息需求。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交往的方式,交往的开放性降低了约束力和规范制约,带来舆论数量的激增和影响面的扩散,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也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新媒体所代表的思想极度活跃的大学生,获得了更多话语空间和表达权力。话语平台向多元化发展,话语主体从高校管理者向高校学生倾斜,不断解构和重构着高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话语权,分离出两大话语体系。两个“舆论场”话语方式、表达风格、关注焦点存在诸多差异,这也导致了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不同步。

3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缩减网络舆情的危机和风险,应当在危机风险的萌芽阶段就行消除、导控,防止其形成和扩大,或是在爆发之前将其控制,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出现在利益诉求不能解决、学生对高校政策不满、学业压力过大等方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阶段做到预防、消除高校网络舆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1缩减阶段:“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方法

高校也成为网络舆情的聚集地,构建畅通的大学生诉求表达途径成为高校和谐稳定的关键。大学生的诉求表达往往目的性单纯,能够直观反应出现实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最大程度上达成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大学生基本权利,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贯彻到工作之中,而不是采取“删除、屏蔽”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避免学生的群体性、极化事件的发生,忽视学生的声音,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排斥情绪,因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做出不当行为。其次,搭建多元诉求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选择网络平台这个自由的空间反映问题、表达不满,往往是高校内的自身利益诉求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应定期座谈、建立校园意见邮箱,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建议,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管理。意见领袖往往能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引导舆论走向。与传统意见领袖相比,网络意见领袖具有技术能力强、相对匿名、话语主导权等优势。进行网络舆论导向,要注重调动学生中的优秀学生、各学生组织的领导干部、学生中有影响的积极分子等,把他们培养成为校园舆论领袖。每当重大的舆情发生,这些学生可以让人们及时知道事件的真相。一方面,要顺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控制互联网等主流渠道,引导大学生不被错误信息引入歧途。另一方面,改善校园外部环境,与报界主导的各界人士交流。增加学校的可信度也很重要,以避免出现网上舆论对学校有不好的看法,影响学校的声誉。

3.2预备阶段:信息公开、预防为主、导控结合

如果高校在信息公开未能做到及时、透明或是“选择性公开”,会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政策产生不满,此外,传统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还是依靠学校的官方网站,忽略了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公开要做到及时、充分、可信,赢得网络舆情的主动权,最大范围给学生传递主流、正向、真实的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做好校园内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层层把关。高校网络舆情在爆发之前,是容易引导与控制的,并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把握诱发因素,控制事件源头,重视信息传播,专注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做好预警工作。一是做好事前调查,大致把握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可以借助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代表反馈等形式定期收集、汇总,针对潜在风险的问题开展预防和监测措施。二是跟踪舆情事件的网络热度,勤汇报、勤反馈,热度的降低不能意味着整个危机的结束,警惕反扑,对后续的社会影响采取持续的、动态的跟踪监测,高校可以加强对贴吧、BBS等舆论平台的监测,掌握大学生的情绪变化。高校网络舆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始内容具有客观性,而传播过程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导控工作要考虑大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的特殊性,要抓住其传播后的主观形式和内容分析,要把握好导控结合的度,不能因为控制手段的强硬引发更大的舆情事件,也不能因为引导不力导致失去高校的可信度。抓住导控的时机、内容,第一时间找到舆情事件的根本问题所在,分析、了解导控对象的诉求,解决发声群体的问题。

3.3反应阶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的快速应对危机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应当重点关注重大决策、社会热点、重大突发事件、意识形态类信息,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获取与高校网络舆情相关信息,对事件事实进行客观还原,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量,抓住事物本质,把握客观规律,甄别舆情真伪,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避免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在短期时间内大量传播,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在线的监测收集,从获取的海量数据中进行“数据清洗”,借助相关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掌握舆情动向,进行科学研判,以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导向,从扩散程度、言论导向、表现形式三个方面研判舆情的走势。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以及网络随时变化的不确定性,致使构建高校网络舆论环境面临诸多困境,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进步,这也要求高校网络舆情监测设备必须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完善管理机制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更应当引进网关技术、云计算、语义分析、图片视频识别技术,在信息的跟踪和分析上,和公安网警进行合作,对不良信息的IP地址进行检测和封杀,对敏感网站进行限制,对敏感词进行自动过滤,对相关论坛进行实名认证,建立网络舆情案例库和模型库,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分析舆情,通过包含敏感词汇的数据库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和标签,及时把握舆情的发展趋势、权威信息。可以建立以网络管理中心或网络宣传部为首的各部门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日常注意、是否发生突发事件,并由部门定期对公众意见进行归档、分类,进行舆论监督、研究和分析报告,及时分析和判断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论,评估舆论风险和程度,提前做好引导措施。

3.4恢复阶段:加强善后处理及思政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反复发生,在解决好突发问题的基础上,更应当把善后工作做好。一是分析查找事件根源,对此次事件的诱发因素、发展过程、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区分事件中的合理诉求与过激行为,是否受从众心理影响,或是被他人所利用。二是做好回访工作,对于合理的诉求,及时履行在化解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所作的承诺,最大程度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取得信任,适度、灵活执行规章制度,弥补相关机制漏洞;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及时沟通疏导,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化解对立情绪,防止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再次出现极端言行。三是对蓄意煽动闹事、借机制造混乱之人进行问责处理,召开大会或者在校园网站通报事件的起因经过,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通报批评,对于情节严重的带头闹事之人,甚至追究法律责任,严肃处理,惩前毖后。当代大学生“内卷”严重,在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着各种压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这都是一个关于人类情感和复杂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学习、就业等诸多压力,就有可能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因此,做好高校内心理危机的调查工作,评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已筛查出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精准帮扶,时刻关注学生倾向性与苗头性思想与行为。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通过各级各类平台开设心理调适知识专栏,分享自我情绪疏导的方式。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然而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有待提升。网络舆论导向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单纯灌输的教育方法已不再起作用,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思政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网络舆论的“防火墙”,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让高校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进来,在受学生追捧的新媒体上做好宣传工作、舆论引导,坚决消灭和抵制某些偏离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信息的迅速、广泛传播。

4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能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延伸和反映出现实社会矛盾和大学生情绪。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管理,构筑大学生的主流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提升高校、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本文以高校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多方面现实所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异化”维权、极化事件共振、负面舆情对主流观念冲击、身份隐匿增加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概率等危机事件,密切关注、把握舆情动态和趋势,预测其走向,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并根据4R模型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舆情,探寻进一步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希望能为各个高校及相关部门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陈培源 秦玉海 李也桐 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