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新媒体在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各类思潮也随之加快并广泛传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当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区别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交流方式,具有信息收发的即时性、交互性、失真性和超时空性等。如今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已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网络自由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对现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冲击。

1.新媒体的导向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因其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观察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发表观点等的主要方式。当今,一些不良新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粉丝”,博取“流量”,赚取非法收入,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不良新媒体平台往往用一些无底线、无道德、甚至“无耻”的言论、低级庸俗甚至露骨的表演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博取公众的关注。同时,一些操作简单、可以尽情展示自我的新媒体平台以及“流量网红”的出现,迎合了年轻人个性张扬的特点,也迎合了部分大学生自由表达对社会、对公众事件看法的心理。大学生通过平台展示自己,获得满足感,获取存在感。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所谓的“知名度”,为了得到较高数量的“粉丝量”误入歧途,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些大学生还会沉溺于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不问世事、不求上进、颓废空虚。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甚至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2.新媒体使大学生表达心声的方式多样化。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社交空间。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倾吐心声、张扬个性、释放自我情绪。新媒体的隐匿性使人们在信息交流中随意性很大,但言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无法得到保证。有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性格原因,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而新媒体“它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能尽情地放纵自己,却容易丧失社会责任感”[1]。虚拟与现实带来的巨大反差,可能会给某些大学生带来双重人格的精神障碍,如果没有及时疏导,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大学生缺少社会的打磨和锤炼,缺少独立的思想和自主能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同时,他们自身又缺乏对新事物的鉴别力和分析判断力,容易随势而上、跟风而动,通过新媒体发表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与民意民情不符、与国家政策不符、与大众意愿不符的言论。网络的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在多元价值的分化与对立下,有些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其“马前卒”,从而迷失自己、迷失方向,甚至走上与人民为敌、与国家为敌的不归之路。

3.新媒体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宽泛的途径。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仅从书本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提高,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从单向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新媒体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等优势,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讨论、交流。学生在新媒体上可以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单一方式,而且有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学习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激发个人潜能和兴趣点,为个人今后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新媒体提供的大量资源,会让他们过于依赖新媒体,降低其学习能力,从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1]。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对大学生的甄别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些海量的信息中包括有害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而往往这些“离经叛道”的信息,都以不易被人直接感知的隐秘形式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方面他们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面不够广;另一方面他们年轻气盛,缺乏鉴别能力,容易被一些不实信息所迷惑,而做出一些为校纪、国法所不容的事。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只有挑战,也有更多的机遇。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占据主动地位,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新媒体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形式和手段。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虽然辅以调研、讨论、交流、实践等传统方式,但难免使大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课授课方式的单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两微一端”学术论坛、微博话题讨论等,以便利灵活的方式,在不受地点限制、不受时间制约、不用考虑补课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能通过课件、PPT、视频、图片等形式,还原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现场等手段,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活力,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接受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课的认可度和上课的热情。在新媒体的广阔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自由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各类信息,在享受视觉和听觉冲击的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潮,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在海量信息面前,教师要善加引导,增强学生分辨和抵御消极、极端甚至反动思想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一优势,及时、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思想、政策、路线方针等,扩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利用新媒体的记忆存贮功能对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不同形式进行教育。

2.新媒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既可以借助各个新媒体平台结合自身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地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发帖、跟帖、复信、弹幕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别人心得体会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习心得,对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一些消极和负面的观点应及时进行剖析、论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观点的错误之处。教师应提倡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双向互动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的深度,促进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1.善于运用新媒体,使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优势互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要把理论传播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知识提升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新格局[3]。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好学校局域网、“两微一端”,搭好校园新媒体平台。学校要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科学的观念占领校园新媒体阵地,并结合大学生特点,开设贴近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需求的集思想性、人文性、社交性于一体的栏目,紧紧抓住大学生热衷于接受和传播新生事物的特点,增强校园新媒体的感染力、吸引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同时,学校还可以发动广大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创作、制作生动的新媒体教育素材,比如短视频、PPT、漫画集等,丰富校园新媒体内容,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二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运用新媒体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直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把新媒体教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课堂吸引力,提升课堂教育效果,从而实现传统课堂教育与新媒体教学优势互补。

2.积极利用新媒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学时代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求知若渴的阶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这一关键节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成长环境,扛起大学生思想政治健康发展的责任,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放在首位,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第一,要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快的特点,把握育人时机。利用一些重大事件节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重要纪念庆典、重大活动和赛事等,充分利用这些重大事件节点,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校应结合这些节点开展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可以在校园网针对某个节日或庆典进行校园网络征文大赛,也可以同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合作,推送一些高质量、正能量的文章、小视频等,扩大宣传范围。第二,在新媒体视域下,学生有监督权、自由言论权、知情权等权利[4]。学校可利用校园新媒体,开设微课、时政直通车、热点论坛等栏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大范围的公开讨论,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通过传统课堂、网络点评等形式,及时疏通引导、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第三,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持之以恒地宣传英雄人物、典型事迹、先进个人、榜样模范等的事迹,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大力宣扬优秀大学生的事迹,善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正能量,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

3.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校要严格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各项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进行部署。学校要成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团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研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搜集、制作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PPT讲义及起引领作用的新媒体教学素材,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管理,严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办法,在学业考核中把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记入学分。

四、结语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和教师不能把试卷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要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把开展线上调研、校园网络文化推广活动、手机直播互动等形式作为加分项目,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范围。学校应依托多平台、多人次、多样化的形式,延伸思想教育的范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创新改革之路,“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5]。同时,学校要审核宣传平台资质,把控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占良.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6):132-133.

[2]新华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6〕3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

[4]胡铁成.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9):87-88.

[5]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4-66.

作者:王溢馨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