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农村形象建构策略探究

新媒体下农村形象建构策略探究

摘要:在基于新媒体“直播”建构与传播农村形象时,应当充分考虑多重因素,从农村自我形象强化、内容生产、解决形象离散化与局限性问题、特有形象构建等方面出发,致力于打造和传播高度统一、内容充实、独具特色的农村形象。

关键词:新媒体;“直播”;农村经济;形象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对农村建设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广泛体现于多个方面,包括经济、文化、风俗、教育等。其中,新媒体“直播”更是给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对农村形象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

一、新媒体“直播”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直播”有着扩张速度快、渗透领域广、共存共享、实时互动性强、构建平等话语权等特点,使其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新媒体“直播”往往需要和电子商务、物流贸易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直播营销农产品、推介农产品品牌、宣传种养过程、宣传地方政府的实时活动等,带动农村农业快速发展,打通农业产业上下游渠道,让农产品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推动农产品销售水平的显著提升,打造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除此之外,近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还强调对旅游经济的开发,利用农村在自然景观、农业体系、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优势构建新型旅游体系,将农业与旅游进行深度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而新媒体“直播”在此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直播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展示别具一格的农村旅游模式,吸引广大消费者,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直播+农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新媒体“直播”所处的变革阶段,积极推动“直播+”发展,同时注重紧跟直播的“技术升级”,以扩大影响力,做好科学规划与管理,实现新媒体“直播”对农村经济建设作用的最大化。

二、新媒体“直播”构建出的农村形象

(一)可视化的农村形象。即便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等多种渠道认识农村,但是城市居民对农村的了解依旧较为片面,而且更多地体现在简单了解上。很多农村场景都不能直观地得到体现,这使农村形象变得极为模糊,往往只是城市居民的简单认知与自我想象,导致农村形象过于空洞和抽象。而在新媒体“直播”的助力下,可视化将成为一种跨媒体的构建与传播方式,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乃至数据等展现农村的方方面面,将农村作为传播客体,实现对自然物质以及大众意识的广泛传播,将繁杂的农村相关内容形象化,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农村形象构建与传播。

(二)多元化的农村体验。在传统的农村形象与传播模式中,农村体验很容易被单一化,接受者要么只能了解农村风土人情的一部分,要么只对农村农民行为、农村历史文化、农村旅游景点等有部分了解和体验,片面性较为严重。与此同时,不同主体在农村体验中必然会结合自身经验、想象等,进而对农村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符合客观事实,也符合农村形象构建与传播需求。事实上,在农村形象构建与传播中,打造多元化的农村体验是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方能充分吸引不同主体。

(三)强调乡村振兴理念的农村发展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理念无疑是指导农村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相应地,新媒体“直播”也需要对此进行全面传播,指导农村形象构建。事实上,不管是官方通过微博、微信等端口进行宣传,还是各方媒体以及自媒体对农村内容进行宣传、报道,都对乡村振兴理念的贯彻实施高度重视,致力于构建和宣传新农村形象,打造“生活政治”,以实现从宣传到传播的视域转变,注重融媒传播并构建多元媒介形象,建立监测机制以把握舆情动向,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助推新农村建设。

(四)主流话语体系之外的农村。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为农村改革拉开了序幕,并且改革重心逐渐朝着以劳动力、资源、土地向城市输出为主的方向推进,这固然取得了巨大的改革开放成就,但也使得农村困局愈发严重,出现了集体经济衰退、村庄空心化等问题。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并且广泛体现于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处于优势的城市获取话语权,农村则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体系之外,而且新媒体“直播”中这一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显著改观。以快手直播为例,专攻下沉市场的快手直播聚焦于农村以及小县城等地区,被主流话语体系贴上低俗、猎奇等标签,更像是大众对农村文化的恶意曲解和肆意狂欢,对农村形象的构建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有待改变。

(五)商业资本的异化正所谓“文化就是日常生活”,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文化必然难以正常支撑和发展,也不能真实体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新媒体“直播”的影响下,商业资本使农村文化产生了异化,不少直播中的农村生活都脱离了真实的状态,而是以迎合观众优越感与猎奇心理为主要目标。在商业逻辑下,农村只是资本的一部分,农村新媒体“直播”也只是娱乐和逐利的工具,这与新农村建设以新媒体作为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被商业资本异化的农村新媒体“直播”所构建起的农村形象脱离了农村真实情况,并不能真正在农村形象构建与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对该现状进行改善。

三、新媒体“直播”中构建与传播农村形象的策略

(一)新媒体“直播”中农村自我形象的强化。新媒体语境下农村建设发展需要农村形象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进而为农村吸引更多资源,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农村形象的良性传播。围绕农村打造相应的品牌,有助于农村吸引、争夺、拥有、控制与转化资源,争夺、占领与控制市场,并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福利。因此在新媒体“直播”中,加强农村自我形象的合理构建变得十分重要,需要官方、各方媒体及自媒体等共同合作,在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探索农村自我形象的强化路径。

(二)夯实新媒体“直播”内容生产。新媒体“直播”中,农村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内容,优质的内容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推动农村形象的大范围传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直播”内容必须脱离商业资本的完全控制,要更加贴合农村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地生产迎合观众需求或者吸引商业注意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形象构建效果。坚持反映农村真实生活与文化,全面覆盖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生产、生活等领域,是建构和传播农村自我形象的关键所在。

(三)优先解决农村形象离散化和局限性问题。新媒体语境下农村形象存在较为明显的离散化和局限性问题。各方媒体都能产出不同的“直播”内容,这使得观众对农村形象的认知始终较为离散和局限,难以直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对此,要充分利用官方在地位、资源、组织、宣传方面的优势,整合各方新媒体,做好规划,一起探索科学合理的新媒体“直播”模式,统一观众对农村形象的认知,打造农村品牌,助推农村发展。

(四)注重对农村特有形象的合理构建。新媒体“直播”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只有构建农村特有形象,才能充分展现独特之处,进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挖掘农村特点,将农村特色与新媒体“直播”特点进行深度融合,适当考虑受众需求,合理生产独具一格的“直播”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的吸引作用。

四、结语

综上可知,新媒体“直播”对农村经济以及形象建构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基于新媒体“直播”建构与传播农村形象时,应当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致力于打造和传播高度统一、内容充实、独具特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存.网络直播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3):38-39.

2.刘朝霞.农村新媒体发展现状与引导[J].新闻前哨,2016(04):38-40.

作者:刘东莱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