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探析

新媒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探析

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提出的,是重要的传播学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传播环境的变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产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更多的形式依旧发挥着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人人都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介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中,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发挥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应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环境?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在1974年出版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在她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述。总的来说,它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想要进行意见表达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先感知“意见环境”,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少数派,是否处于优势地位。若发现自己的观点被大多数人认同属于多数派则大胆发声,使这类观点越发强势;若是发现自己的观点是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派,被大多数人反对,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则保持沉默。结果多数派的意见越发强势,导致少数派的意见逐渐沉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多数派声音越来越强势、少数派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仔细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普遍存在害怕被人孤立的恐惧。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因此,人们在表达意见之前会感知周围的“意见环境”。感知“意见环境”对“风向”有所了解之后,根据“意见气候”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多数派”还是属于“少数派”,然后才会决定是积极主动地进行意见表达还是屈于“意见环境”的压力保持沉默或转变自己的观点。第二,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两方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一方的“沉默”给另一方造成了增势,使其优势呈螺旋式扩大,同时这种优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以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占优势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制造“意见环境”的方式来影响和制约社会舆论的走向。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经过社会公众进行讨论后的结果,而是在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人们惧怕被孤立起来,而使自己被迫向优势意见倾斜。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提出,相关结论适用于传统媒体环境。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网民群体的变化,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冲击,产生了一些变化。

(一)新媒体的匿名性降低了网民发表意见时的心理压力。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人际交往和大众媒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由于交往范围的有限性而存在于特定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群体压力与特定的群体规范。但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发表言论和意见的机会和平台,即使发表了和多数意见不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别人也不容易知道是谁发表的,有了匿名性的“掩护”,网民不再害怕自己被孤立,从而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个体不再担心出现传统媒体时代“沉默螺旋现象”而被大众孤立,沉默的螺旋理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正如王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中所说的:“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源于网络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网民自主意识增强,同时更容易获得群体的认同,降低了对被孤立的恐惧。新媒体时代下,网民不再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只接收信息,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再是“枪弹论”里仅仅接收信息的“活靶子”。受益于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大量的开放性平台,网民开始从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见表达,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激发,主体意识开始凸显,面对热点话题开始发表自己的言论与看法,乐意去分享自我和表达自我。除此之外,还有网民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关注个人的时代,包容网民的独特个性,承认个体的价值,尊重个人的选择。处于新世纪的网民,既追求时尚潮流,也注重个性化的人格,敢于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尤其处于青少年人群,他们是互联网用户的主流。他们在网上发表言论时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发表意见时不会去考虑外界的看法,不再人云亦云地跟随“主流观点”,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他们也会坚持己见,甚至“正面刚”。同时,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网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增强,面对热点事件能够有自己的看法,拥有自己的一贯主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动摇,不畏惧外界的舆论压力。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当发现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时,有些害怕被孤立,但发现别人所持的意见与自己相同、被得到认同时,就会更大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获取信息的平台,能够更方便快速地找到和自己意见一致的群体,产生一种被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自信大胆起来。因此,这种少数意见群体也不再害怕被孤立,而是更加坚持己见。

(三)中坚分子坚持己见,甚至让多数意见变成少数意见,促使“反沉默的螺旋”出现。在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出了“中坚分子”的概念。所谓的“中坚分子”,指的是和多数意见不一致,甚至是有冲突的一部分人,他们敢于坚持己见,愿意且能为自己的意见付出代价。新媒体环境中,中坚分子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惧怕舆论的压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理性分析,观点明确,甚至是据理力争,获得部分人的认同,成为意见领袖。并且这种意见领袖不断坚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跟随自己的观点,打破“沉默的螺旋”。少数派持有的“劣势意见”和多数派持有的“优势意见”的地位发生转变,出现舆情反转现象。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称之为反沉默螺旋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不会停止沉默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期的产物。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环境日趋复杂,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沉默的螺旋”理论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受到了冲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沉默的螺旋”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不会停止沉默。

(一)新媒体中群体压力并没有消失。从个人本身的角度来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消失。这是因为我们不论是在哪种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都会有基本信息的调查以及需要个人标签的设置———个人ID。尽管在网络平台上,受众以匿名的方式来交流,但是一个人的账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ID来找到信息的账号。那么ID就代表了我们在网络中的个人形象。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同样是个体存在,只是相较于现实,我们从真实的人变成了数字化的存在。虽然许多网站要求用户注册时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但是信息时依旧会使用匿名,在虚拟世界里,如若走投无路,也可以重新注册,获取新的网名。尽管网名身份可以不断变换,但是一个网络平台的主流意见和观点却不会随着身份的变更而改变,这种群体压力依旧存在。即使注册了新的ID,依旧固执己见,和主流意见背道而驰,同样会面临被孤立的威胁。因此,网络世界也存在和现实世界一样的群体压力,个体依旧会因为群体压力而陷入面临被孤立的困境,只不过是人们害怕被孤立的心理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现实生活转移到了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生活中。

(二)部分网民进行人肉搜索,甚至网络暴力,使网民在发表意见时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一个舆论环境中,有些网民对一些少数意见反应激烈,对其进行争论、指责,甚至是辱骂和人身攻击。更有一些不理性的网民,夹带着自己的个人情绪,对这些少数意见持有者进行人身搜索,将其私人信息曝光,发展成网络暴力,使其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些少数意见持有者仍然需要面临舆论的压力和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发表意见和看法时会有所顾虑,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甚至保持沉默,使得少数意见群体越来越少。可以说,一些不理智的网友是导致某些情况下“沉默的螺旋”加剧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依然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发挥作用,引导舆论的走向。“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经常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滤和中介作用,他们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虽然受到了冲击,霸主地位不在,但“把关人”的功能并未消失,其权威性、公信力和成熟的运转机制以及大量的精英人才和稳定的资金支持依旧对社会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进而成为意见领袖。传统媒体在舆论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传统媒体所发表的意见在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而一些民众被传统媒体所影响和引导,表达意见和看法时逐渐向其靠拢,使得本意是主流意见的多数意见变得越来越多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传播环境的变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已彻底消失,而是产生了一些变化,以更多的形式和方式依旧发挥着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成龙.打破沉默的螺旋———社交媒体用户的意见表达研究[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4(00):34-58.

2.陈华明,李畅.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沉默的螺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2):154-157.

3.宋美霖.“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1974-2016)[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12):139-142.

作者:沈春娥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