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生态环境和制度建设探析

网络舆情生态环境和制度建设探析

摘要:在网络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代社会,网络为公众发表观点、表达情绪提供了可能的环境,网络舆情也成为议论社会热点事件、传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因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以及机制运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认真关注网络舆情、收集经典案例、分析网络大事件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方面提出管理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现状;生态环境;制度建设

一、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概念解析

(一)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概念解析。网络舆情是指网友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对当下流行的社会问题提出个人看法的一种方式的总体状况,它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是当下社会的大众倾向的代表。基于网络舆情的观点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态环境则是指影响整个网络秩序的运行,公众正常参与网络生活的一切因素的总称。因此,网络舆情生态环境是否良好是判断新时期网络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1.直接性。网络具有直接性,不仅仅是说,公众可以直接接收到信息,而且在事件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社会发生某一有影响力的事件时,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政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做出最适当的解决措施。但是网络世界有利也有弊,热心人士可以传递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积极信息,而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也可以煽动性的不实言论,从而带偏舆论方向,为解决此类事件增添难度,以达到扰乱政府工作的目的。2.渗透性。网络是信息的一大载体,是宣传教育的一大利器。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又被网络世界层层包裹。使用网络的人数庞大,利用网络宣传范围广,可以有效地达到解读国家政策,学习国家最新方针政策的目的。但是,如果运用不当,监管不严,就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因此,网络舆论可以宣传国家政策,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歪曲国家政策,拨乱人心。所以在利用网络舆论的宣传作用时,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意外发生。3.双面性。例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最开始可能只是网友的猜测说,这次事故与小轿车女车主有关,然而传播越来越广,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就变成了真的,甚至所有的女司机都有过错。一时之间,人们的关注点变了,女司机便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谩骂,网络暴力使她遭受巨大折磨。因此,利用网络舆论时要注意其双面性,积极发挥正面作用,只要有效的网络制度管理就可以阻止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进行负面社会动员、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基于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特点和现实意义而言,网络舆论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我们要学会克服木桶效应,取长补短,发挥优势,解决短板,才能使网络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二、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1.网络用户调查。根据新浪客户端用户发展报告可以看出,网络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网络用户正在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增长。从一开始的智能手机不能被普遍使用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在因为网络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网络舆情的影响。(1)正面影响2018年7月11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员工举报自己的公司存在疫苗造假。事情发生之后,国家药监局会同吉林省局组成调查组进驻该公司展开全面的调查。十天后,网络上了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文章,该文章迅速火爆微信朋友圈,在微博等新闻资讯平台上掀起轩然大波。于7月23日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指示。网络让整个事件暴露在阳光之下,在公众的监督下,实时传递最新进展,这是网络舆情为我们带来的便捷方式。(2)负面影响以昆明官员“艳照”事件为代表分析,此事件以一条名为《捡到U盘,疑似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视频,请纪委收货》的帖子为开端,随贴附带的3张照片一时间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云南网称“经昆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检验部门认定,该照片为人工拼接修改后形成”。然而昆明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在转发该消息后20分钟内就删除此条微博,这个做法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因为市委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关工作含糊不清,未能解除公众疑惑,导致舆论继续发酵。该事件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核心证据来印证官方的说法。3、网络舆情的生态环境的现状。现如今,网络环境并不乐观,网络暴力现象随处可见,最近似乎愈演愈烈。网络舆情的生态环境恶劣,必然引发网络暴力,从而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根据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微博用户倾向于年轻化。网络越来越年轻化,会导致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社会,同时未成年人由于缺乏分辨信息正误的能力,而不正当的网络舆论会误导未成年人,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可能离开网络而存在。因此,规范网络秩序,自觉有序上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

(一)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网络舆情的治理应该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是一样,他们都应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的追究责任制度,让每个人为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任。因此,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可以在公众心中放入一杆秤,让他们在发表言论前多加思考,理智发言;同时也可以让法律意识存在于每个人都心中,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而言,不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如此一来,我相信网络生态环境会更加有秩序、更加干净整洁。

(二)建立技术保障机制。现今各种软件都可以发表言论、视频音频等,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随意发表会引起轩然大波,导致网络环境混乱,甚至会引起社会秩序的动乱。因此,加强技术建设,对各个网站和互联网运营商建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技术保障措施,以此增加网络的法律保障环境,让网络监督更加严格,网络透明度增加,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建立可信的机制。鉴于网络信息的门槛较低,很多平台甚至都不需要经过特别严格的身份认证就可以成为其用户,但是这样很难确保每位用户的动机都是单纯的。因此对于信息的平台要求就会提高,所以平台准入的门槛也将随之提高,让网络信息的内容价值更上一层楼。如今国家大事都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难免会有一些平台在信息时产生偏差,对人产生误导。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可信的信息机制,确保信息传递无误,做到“上情下达”,避免过分解读或者理解不到位的情形出现。

(四)建立民主的监督机制。网络之所以还有很多黑暗的、不为人知的角落,多半还是因为不够公开、透明,才会引来许多质疑和猜忌,也才会让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只有当网络舆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都公布于法律的阳光之下,摆在公众眼前时,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的产生。正所谓,让一切权力暴露于阳光之下,我们才能生活于阳光之下。民主监督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是规范政府行为,维持网络舆情正常走向的重要机制。

四、总结

网络舆论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便利,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宣传平台;但与此同时,它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网络舆论的来源入手,控制信息的,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公安机关要做好防护措施以及网络清洁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煽动社会群众;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素质,提高其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改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并非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才可完成。

作者:李聪 郑?蕾 单位: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