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及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当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也会随之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网络舆情传播囿于其传播信息多样、传播速度快以及传播隐匿性强等固有特点,会对重大事件的舆情走势造成一系列影响。对此,本文基于重大公共事件视阈,在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厘清舆情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针对网络舆情传播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提出应对策略和化解方案。以期为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一些可行性举措。

【关键词】重大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应对策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空结构中,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讯息的主阵地。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整体上看,学界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网络舆情传播对公众的影响研究以及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等方面。这些既有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和建议,也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期间隐藏的社会矛盾往往会在一些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凸显出来。事实上,一些网民并不清楚事件的真实面貌,面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往往人云亦云,跟风转发不实消息。不仅造成网络舆情的混乱,也给政府部门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时造成阻碍。如何处理好重大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的影响,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仍然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此,研究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社会热点事件所表达的各种观点、各种意见所汇聚成的舆论漩涡,是社会舆论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很多网民通过在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事件的观点。而网络舆情所固有的传播信息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隐匿性强等特点也给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如何应对舆情态势的变化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传播信息多样

众所周知,当下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为网民的网络活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中的信息包罗万象。在日常生活中,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基本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获取。网络中多种多样的信息,在满足人们日常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让人们置身于碎片化信息的包围中,逐渐淡化了民众对于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当社会上出现热点话题时,网络上的相关信息也会蜂拥而至。这些信息往往会裹挟着传播者很强烈的个人倾向,这就会导致公众接收的信息并不全都是真实而可信的,正如“谎言说上一百遍就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在舆情形成阶段,“同群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会使得谣言占据上风。具而言之,一些受众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各种信息并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极其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牵着鼻子走,造成事态进一步扩大。

(二)传播速度极快

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互联网的快速性使得舆情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广泛传播,这是其他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网络中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是,传播速度在以空前的加速度进行更空前的提升,人际传播重新成为主流传播方式。”[2]但随之而来的是,监管部门对信息把控效率的降低。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一些在事发现场的网民就会利用智能手机等网络工具将自己所见到的情况及时地到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网络舆情也会随之产生。一些较为敏感的画面传播出去后,很容易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添油加醋下演变成抹黑中国的工具。这种突发形成的网络舆情,会使得政府处于被动的应对状态。

(三)传播隐匿性强

广为人知的是,网络空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世界。网民在网络上从事各种活动时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量,往往不愿意透露真实的身份信息,而是使用一些流行的网名和昵称。互联网世界中有一个说法很形象地反映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即“你永远不知道网络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互联网的隐匿性就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生新的嬗变。互联网隐匿的特点在给网络社交活动增添“朦胧”美的同时,又极其容易被一些心术不正的网民利用,成为其散布不良言论、传播不良信息的障眼法。“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现实交往中的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大为降低,使得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交往活动相对自由。”[3]因此,受网络固有的隐匿功能,以及网络监管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网络上一些匿名网民恣意妄为。每当有重大公共事件或者舆论热点问题发生,网络舆情总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潮。虚假有害的信息沉渣泛起,给一些不明真相的公众造成错误的导向,严重影响网络的空间安全稳定,加大了网络舆情的把控难度。

二、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舆情传播扩大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

在互联网没有全面普及之前,公众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所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也相对滞后。事实上,世界各国针对媒体所报道的信息都有一套完整的审查制度,我国也不例外,这种做法是为了保证传播信息的合法性。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审核后才能相关信息,而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网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事件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借助网络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观点看法。网络舆情的传播增加了民众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拓宽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

(二)网络舆情传播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

随着网络舆情传播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表达想法观点主动化变得愈加明显。这就使得以报纸和电视为主打的传统媒体的地位日渐衰微,而网络媒体则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在一些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最开始也是由网络媒体报道出来,后续一些传统媒体媒体才开始跟进。例如,2019年10月10日晚,江苏省无锡市的高架桥垮塌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手消息是由现场目击者上传到网络空间中。在经过大量转发、发酵后,事件被公众广泛知晓。而传统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就稍显滞后。这些变化就会迫使传统媒体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怎样在报道中快速掌握一手信息,怎样在舆情传播中掌握主动权成了传统媒体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则给予了传统媒体新的机遇。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官方政府媒体入驻。利用这些网络传播平台不仅可以及时信息,更可以给网民提供一个发言互动的机会。显而易见的是,网络平台已经逐渐成为传统媒体未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政府宣传的重要阵地、民众发声的重要渠道。

三、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舆情传播易导致舆论方向难以控制

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为民意表达、舆论形成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去找到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直抒胸臆的平台。而网络平台具有隐匿、自由、即时性等特点,便成为当下网民发表观点的最佳渠道。它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当某个重大事件在网上被披露后,网民就会迅速作出反应,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去,使得热点事件持续发酵,甚至可能造成舆论失控的局面。每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总不乏一些好事者甚至境外的敌对势力通过传播不实信息引发公众的负面情绪,扰乱社会的稳定,严重阻碍了政府对事件进行善后。并且囿于当前网络平台监管机制较为松懈,就使得这些人更加有机可乘,使得舆论的传播方向犹如脱缰野马,更加难以控制。

(二)网络舆情传播易使网民产生不理性行为

“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理性受众并不占据绝大多数,很大一部分受众是非理性的,这部分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给网络舆情传播的把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简言之,在网络舆情传播中,受众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是决定舆情态势的关键因素。可观察的实践经验表明:现实中网民对于小道消息所表现出来的关注度和阅读兴趣远远高于真实信息。尤其是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民众的猎奇心理就会促使其想去了解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信息。这恰恰就给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网络的特点就是网民人数众多、信息传播快且互动方式便利,这既是优点,但有时也会被某些人利用。尤为要紧的是,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很容易受到一些带有“色彩”言论的煽动,在线上或者线下产生跟风的不理性行为,严重影响网络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三)网络舆情传播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挑战

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始终处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前沿。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网络舆情中融入了很多诸如民生民情、政府吏治、重大安全事故等热点性、敏感性话题。民众对于这些话题的关注度在网络舆情的传播中被无限放大,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多重风险和考验。

四、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做到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

政府公信力是决定网络舆情影响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信息的及时透明程度,以及普通民众对政府行为和言论的信任程度都是能否及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一般而言,政府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越强、应对越迅速、公开信息的速度越快,舆情热度也会降低得越快。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如何做到及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是对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就要求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应当仔细倾听民众的诉求,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召开相关事件的新闻会对重要信息做到及时,切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立足公开透明这一舆论报道基本点,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势头、消除谣言的生存空间。

(二)实施积极有效的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引导的目的就是改变网民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言论观点,其实质就是引导网民改变态度的过程。”[5]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会很自然地通过网络媒体上传播的信息来了解事件的真相。因为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更加即时和多元,这就使得网络媒体的地位在重大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中被无限放大。网民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会习惯追随一些“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依赖这些在网络空间中有充分话语权的人来了解所发生的事情。现代传播学认为,“意见领袖”在舆论导向扮演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官方等主流媒体应当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加强主流媒体在微博等网络阵地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并积极培养一些“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舆情上的引导作用,与网民充分互动。从而将受众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采取强力必要的法律规范

坦诚地说,积极引导是在应对网络舆情传播的不良影响中应当优先采用的柔性措施,但也要树立底线思维。采用以积极引导为主,强制管理为辅的方法是切实之举。在重大公共事件形成舆情热点后,对于不良非法、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舆情信息,单纯地依靠主流媒体的引导收效甚微。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技术监管和法律惩处等强有力手段进行管理。一方面网络媒体平台要从信息传播的源头上加强自身的把关能力。对在网络平台中传播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筛查和过滤,鼓励其他网民对不良行为进行积极举报。对出现的不良或者非法内容采取必要删除和封号等惩处措施。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完善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更为详实细致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相关法规的人员,一经查实,绝不姑息。有效打击一些铤而走险分子的嚣张气焰,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结语

立足重大公共事件的实然境况,秉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战略思维,是应对好网络舆情传播影响的内在要求。在移动智联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记者,人人也都可以是新闻评论员。总而言之,面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舆情,我们自己要做到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做一个不被杂乱无章的“碎片化”信息左右的独立的思考者。其次面对网络中的不良言论,我们也要敢于亮剑。政府部门不仅要重视社会舆论状况,更要做到在重大事件中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更要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调控网络舆情,拒斥不良信息的传播影响。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参考文献:

[1].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6-4-20.

[2]张健挺.网络暴力、信息自由与控制——传播速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104-109.

[3]张元.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困境与规范建构[J].理论月刊,2017(9):158-163.

[4]樊岚,李永福.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编辑之友,2019(11):51-54.

[5]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

作者:戴苏杭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