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应用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应用

摘要:供应链金融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全程监控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来建立互信机制,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节点企业信用风险、交易真实可靠性风险和供应链关联度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几大主要风险。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领域,可利用其特质有效建立互信机制,防控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供应链关联度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信用风险

基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者能够共同建立一个联盟网络,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各方之间将基于透明可靠的信息平台,可追溯性流程或区块链数据进行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开展供应链金融,精准营销等业务。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2019年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1次会议强调“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由链上各参与方共同确认并各自记录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信息,不可单方面篡改,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领域,可利用其特质有效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是一种为提高质量和效率,基于客户需求导向,通过资源整合方式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全周期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真实交易背景为前提,从供应链核心企业出发,建立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基础上的,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通过供应链金融,一方面供应链中小微节点企业获得资金,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与供应链企业间的真实交易结合起来,深化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供应链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点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全程监控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来建立互信机制。供应链金融关注的不是单个客户或单个业务,而是核心企业、整个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及相互的业务,其呈现出参与者多,涉及业务多,风险多样的特点。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包括:

(一)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里,核心企业是通过某种共同利益所产生的凝聚力把相关企业整合在一起并吸引在自己周围的主导企业,在供应链中居于关键位置,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是节点企业,核心公司是节点企业围绕着组织生产活动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金融机构在评估核心公司信用状况、交易真实性和风险性以及供应链整体实力等的基础上,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向链上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果核心企业陷入信用危机,出现资产流动性、债务融资、现金流等风险,则与之相关联的中小微公司会受到牵连,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流通也会受阻,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

(二)供应链节点企业信用风险。供应链节点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但中小微企业存在固有风险,内部治理结构、管理监督机制相对不够健全,加上征信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约束力不强,中小微企业违约概率较高,加大供应链金融风险。

(三)供应链交易真实可靠性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最显著特点是自偿性,而交易的真实可靠性是实现自偿性的关键前提。如果交易缺乏真实可靠性,企业通过虚假的业务合同、伪造的凭据等来取得供应链交易融资,则融资取得的资金很可能并不用于生产经营,而被投到高风险的投机活动中,同时偿还也缺乏业务持续发展带来的现金流保障。

(四)操作风险。传统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有大量员工以手工的方式参与整个过程,信息搜集整理大多是人工处理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可能会出现账目核对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五)供应链关联度风险。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合作时间、交易频率、信息共享程度、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的影响力、供应链所在行业的成熟度及特点及供应链的长度及资金流状况等方面是评估供应链风险整体情况的重要因素,其中供应链关联度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供应链各环节业务领域上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建立起协同关系,资金流转是个良性的闭环,而如果供应链关联度不高,难以跟踪管理到各环节,资金流转可能会出现缺口。

三、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途径

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性、防篡改的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能有效建立互信机制,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等难题,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

(一)区块链应用于防控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金融基于信用,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是独立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1],供应链平台的数据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导致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所能参考的数据来源十分有限,对数据真实性的核实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核心企业一般只能获取到一级供销商的详细信用信息,无法全部覆盖供应链条上的多层供销关系,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2],而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正是中小微企业。区块链为解决企业的互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哈希函数采用防抵赖、防攻击的共识算法,使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对区块链节点之间进行验证,以联盟链建立跨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在区块链共识机制的作用下,每一个节点将会审核交易的真实性,且各个节点都产生共识时一笔交易信息才会生效,同时每一节点的详细信息写入区块链后,会被印上时间戳,这些时间戳一旦被篡改会留下痕迹,从而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可靠、易于溯源。区块链智能合约是一种能够实现自我验证和执行计算机指令,不需要人为干预[3],在区块链构建的信任生态中,核心企业的信用可转化为数字凭证,通过智能合约防范履约风险,使信用可沿供应链条有效传导,提高履约效率,降低信用风险,链上创设数字凭证后,智能合约可拆分流转节点企业资金,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从而解决了中小微企业难以直接获银行授信的问题。

(二)区块链应用于防控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存于区块中的供应链金融交易数据是公开透明的,信息一旦发生变更,将自动实时传至各客户端,即链中信息的所有变化均会被实时传播和知晓,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区块链会自动保护数据不被篡改,规避人为操作风险。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企业间结算无法完全通过系统自动完成,不可避免地需要人参与,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下,供应链金融各方通过供应链网络连接起来,智能合约将交易资金的结算路径固化,合约设置条件一旦触发,合约会自动执行,多级业务场景下能自动完成清算结算,不需要人员参与,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出错和降低人为干预的操纵风险。同时,由于交易数据的公开透明、实时传输,合约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与系统设置不相符,系统会自动预警,使金融机构可以及时追踪到异常情况和违规行为,信息的易于溯源对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会起到监督作用,多重作用下降低违约风险,提高多环节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的回款保障。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票据多为纸质,电子化票据可信度难有保证,影响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去中心化等特质可实现票据数字化,提高电子票据的可信度,进而促进资产证券化成功率的提升。对融资方而言,有助于降低操作及合规成本。对投资方而言,动态实时的信息验证渠道能提升投资者信心,减少沟通成本。在资产包形成阶段,通过对信贷历史表现、资产违约情况、多头借贷等数据进行分析,精细化地对每笔资产进行风险评分,实时更新上链,达到优化资产增信效果。对资产穿透式的管理,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可篡改、可溯源的技术特点大大降低信用风险、定价风险。

(三)区块链应用于防控供应链关联度风险。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要求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各环节业务领域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形成高效协同的合作关系。区块链的应用,将使供应链各环节、供应链各方处于互相协作、相互监督的环境中[4],各方信息得以共享,金融机构可实时、全方位地掌握整条供应链的状态,有效跟踪到各个环节和资金流转情况,及时对风险进行预防和应对,有效防控上下游履约风险协同共振。

四、结语

供应链金融有着参与者多、涉及业务多、风险多样等特点,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面临信息不对称、交易真实可靠性难以核实等风险防控难题,制约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一致性、防篡改,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互信机制,能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为防控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关联度风险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利于推动供应链金融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供应链竞争力整体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奇.基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0-171.

[2]鞠娟,汤春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4.0模式研究[J].金融纵横,2020(03):57-62.

[3]刘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应用研究——以智能保兑仓融资为例[J].商讯,2020(01):5-7.

[4]付一夫,赵一洋.国家定调的区块链,将如何重塑供应链金融[J].金融经济,2019(12):18-21.

作者:陈雪芬 单位:广东烟草珠海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