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下分布式记账应用

区块链下分布式记账应用

摘要:分布式记账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开放独立、安全可追溯等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记账系统。它拥有多副本机制、密码学技术、智能合约和共识基础等多个特征,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减少交易和监督成本以及提高审计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研发与前期运维成本高、公链监管难、对从业人员冲击大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应从技术、立法、人才三个层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分布式记账;区块链;会计转型

1分布式记账内涵与特征

1.1分布式记账的内涵。分布式记账法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信息等特点的一种点对点的分散化虚拟清算的新型记账方式,在数据爆炸时代和高频交易下应运而生,简称DLT(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其实质为某个公开或封闭的网络进行数字化交易,记录存储数据,形成由单个个体节点相联组成的共识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这种公共可见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本,不仅继承了传统记账的精髓,而且能够承接更为复杂的经济事项,简化复式记账的流程。

1.2分布式记账的特征。1.2.1多副本机制,有效防范账本被丢失或损坏。PBFT(PracticalByzantineFaultTolerance)即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其主要应用于数字货币和步萌区块链,是一种状态机制副本复制算法,即服务作为状态机进行建模,在分布式系统不同节点进行副本复制。此种机制下,既削弱了可能滋生腐败的中央控制权,又减少了信息丢失的可能,使会计信息记录得到了有效保障。1.2.2密码学技术,具备天然的防篡改能力。在点对点(P2P)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信息可通过非对称密码学中的数字签名技术进行信息的秘密传输。数字签名技术是密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实现过程一般是由信息的发送者通过一个散列函数对要传送的信息进行散列之后,产生其他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同时接收者用发送者的公钥对经过加密处理的私钥消息进行解密,是保证消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一种算法。1.2.3智能合约,引入了事中、实时审计的能力。智能合约中的“智能”二字,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预定设置的特殊日期和密钥使合同自动执行交易。智能合约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操作,还可以摆脱手动填写表格时通常会出现的人为错误,通过使用自动化软件代码,不再需要中间人服务,可节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1.2.4共识机制,有效避免少量节点的作假。共识机制在去中心化的思想上解决了节点间互相信任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虽然在运行方面还难以全面实现,但这种机制设想应用于记账上能够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提升整个系统的公信力。而且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使每个交易环节能够被真实记录下来,信息无法被篡改作假,故每个节点的信息上传更易达成共识,形成信任的良性循环。

2分布式记账的应用前景

安永(EY)在2019年上半年已经正式推出第二代EY区块链分析器和零知识证明隐私交易协议,第一代仅供公司内部使用,公司的审计团队可以通过多个区块链账本中收集使用公司交易的所有数据。安永的全球区块链科技创新领导人PaulBrody表示,安永将会提升公有链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并同时提高平台的运行和利润计算速度。分布式记账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不止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行各界的大公司都在争夺区块链的技术红利,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分布式记账的优点进行具体介绍。

2.1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分布式记账的共识基础能够有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分布式记账打通了信息不能互通的“这堵墙”,与传统中心化结构不同,分布式账本的各信息输送节点呈网式散开,由点到面再到三维立体,加大了信息传输的负荷量,奠定了信息共享的基础。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其实可以看作一个全球在线数据库,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它能够实现多端点实时信息交换,对于会计记录的查询更为方便、快捷、准确,做到了会计数据随取随用,能够实时记账,降低了交易滞后性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缓解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为信息不对称所致,而区块链技术下的分布式账本突破了信息层面的阶层限制,这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病痛”,还可以提升信息跨阶层间的流动性,间接缩小贫富差距,削弱“马太效应”。

2.2减少交易和监督成本。区块链为溯源防伪提供了新的工具,它具备去中心化的特性,不依赖于某个组织和个人,利用可信的技术手段将所有信息公开记录在“公共账本”上,被认为可以解决传统溯源防伪业务中的“信任问题”,降低会计的审计成本以及社会的监督成本,而且链上的数据具有时间戳的功能使其不可被篡改,与商品溯源防伪业务中数据的记录要求颇为吻合。

2.3提高审计效率,拓展审计新可能。审计其实际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而分布式记账的核心原理也是解决信任问题。分布式记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能够减轻并优化核查这份“信任”的工作量和流程,从而使单位时间内能够做更多增加企业效益的事务,提升审计效率。这样的特性包括:(1)时间戳功能,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记录过程无法被人为恶意修改。(2)去中心化的网状格局,这种点对点的运行机制赋予了审计人员更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减轻多方博弈的束缚。(3)智能合约,增强了事中、实时审计的能力,审计函证和盘点工作均可实时进行。(4)密码学,就像对装载信息的盒子上了一把锁,确保信息交易的安全性。

3分布式记账运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研发和运维成本高。技术成本主要分为研发创新和运行维护两方面。一方面,研发期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一般技术攻关的过程比较漫长,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研发人员将上下而求索;另一方面,分布式记账的运维成本主要涉及数据存储扩容和吞吐量等亟待解决的运营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从系统需求出发,优化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共识算法、分布式体系架构以及业务流程需要大量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而这些运维成本在前期往往不可小觑。区块链本身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即分布式共享总账,这样一套全球通用的庞大数据体系建立起来,会有很多掣肘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分布式记账铺设应用的技术难度。譬如,首先,对数据容量的考量,如何使数据库既能存储海量信息,又能保证其完整性?其次,如何保障信息完备和系统的正常运作,以防参与数据记录的某些节点崩溃?最后,新事物会在立法上有怎样的建树才能防止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呢?

3.2监管或成为难题。按理来说,分布式记账由整个网络的所有参与者共同记录这一特征,本身被认为是可信任的机制,但现阶段技术水平还无法对自身的风险进行监测和管控,所以有必要借助法律和政策进行监管。那么,监管主要难在哪里呢?无疑是上面提到的技术问题,量大难裁。严谨的法网编制和技术的成熟度息息相关,但监管者利用密码学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代码形成密钥,以满足现阶段的信息安全诉求。区块链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私有链的特点是读取速度比公有链要快,运行成本也更低,不过潜在风险是可能存在“寻租”行为;公有链的特点就是难以具体监管。但在2019年11月中国乌镇举行的世界区块链大会中,为聚焦于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加速推进技术进度,将联盟链技术定为区块链应用发展的主导方向。公有链和联盟链融合是大方向,两者的结合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信息跨越。

3.3对财务人员的就业产生冲击。分布式记账系统中的智能合约将打造电子合同服务系统,即一旦满足付款条件,系统可自动根据合同条款的指令进行开具发票和付款执行,包括从数据存证、供应商按需定期发货、企业收货确认,合同执行完成的全过程。全程无人化操作既可确保信息在交易过程中真实客观,也可简化财务核算以及各部门签章等繁琐的办手续流程。分布式记账和人工智能会计的本质,让我们看到“无人会计”在企业开源节流方面贡献巨大,这必将重创财务就业市场,淘汰可被替代的基层财务人员,一旦从业人员转型的速度没能超过技术更迭的速度,造成的影响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应积极思考未来对财会专业技能的需求方向,完成自身对专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的转型,紧随由技术引发的时代潮流。

4推进分布式记账的对策建议

4.1技术难题上,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攻坚克难。除了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引入之外,金蝶也曾金蝶智能财务机器人小K,它主要具有三大能力:感知能力、计算能力、认知能力,能够对大数据进行建模因果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在庞大数据流的交汇中完成对未来的预测。人工智能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大,在财务管理上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如对相关交易活动的自动规范管理,保障数据信息可靠准确,而且有助于健全财务风控体系等。那么区块链在扩容、存储等方面的难题,或许提供一个已知的算法给机器去解析、执行,可以逐步攻坚克难,有利于加速推进分布式记账的进程。虽然前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会因数据量庞大而上升,但形成规模效应后研发和运维成本高的问题会逐步消解。

4.2行业监管上,应逐步建立新的相关记账法律法规。由于分布式记账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还存在很多的空白和缺失。为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良性成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19年1月10日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家会相继出台更多的相关法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2019年了《加密货币监管标准》,因为区块链技术匿名交易的特点,可能使其成为犯罪分子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新工具。分布式记账目前还在孕育中,也许过早的治理会抑制其技术创新,但凡事预则立,应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加强对分布式记账的实质性监管,降低新兴技术应用的风险,也是我们财务人员应有的忧患意识。

4.3会计就业上,应加快财务人员的转型以适应趋势。分布式记账的运用无疑将重塑财务职能,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本文认为,财务人员应向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个方向转型。战略财务,即学历高又有丰富的会计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优秀财务人员向战略层面的转型。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具有一定的战略思想和广阔认知,牢固的财务知识结构则为基本要求,更多地可以向体系设计维护、风险战略管理、资本价值管理以及人际运营能力等方向上转型。共享财务,则是指非本科毕业的普通财务人员的转型。不过此“财务会计”非昔日所指,这些本来从事重复性高的人员可以利用已经积累的实战经验,通过一定的培训,到财务共享中心从事机器暂时无法上手的工作。对企业来说,此时的人力成本必然低于使用高新技术机器的成本。业务财务,是以管理会计职能为核心的复合型财务人员的转型。目前财务人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长于理论而实务零经验,另一种则是拥有长期从业的实践经验却匮于战略管理认知。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并行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依旧寥寥,我们不仅要在会计领域深扎,还要往“跨学科”这个缺口努力。要想缓解财务人员的就业困境,还需会计从业人员“自救”。2019年6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上海管会教育培训有限公司举行了“智能财务师”认证项目的签约仪式。智能财务师(FAI)是未来会计行业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是传统财务人员转型的出口选择。不仅是FAI这类在新兴技术下诞生的新证书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还要培养前瞻性的战略目光,随时关注行业动态,加强数字思维。后数字化时代下,对编程和法律的掌握会慢慢成为我们的盔甲和武器。

参考文献

[1]杨宏,董浩洁,罗宝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应用探索[J].价值工程,2019,38(28):55-57.

[2]温晓妮.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应用的可能性探讨[J].中国管理会计,2019(02):64-71.

[3]吴丽梅,丁洁,王深茏,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财务共享模式架构[J].会计之友,2019(02):149-154.

[4]张伟,董伟,张丰麒,等.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支付、清算和结算中的应用[J].金融会计,2018(02):46-52.

[5]钟玮,贾英姿.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J].会计之友,2016(17):122-125.

作者:马园园 欧绍华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