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项目资金管理中运用

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项目资金管理中运用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Z市龙头公益组织——C组织的微公益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该组织在微公益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如下不足: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偏低、对资金管理的依赖性较低。进而从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包括分布式记账、公有链、联盟链、智能合约、非对称式加密等技术在微公益慈善项目中的具体运用价值。本文对于C组织的研究结果利于促进该省微公益组织的发展,促进该省慈善文化建设。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微公益组织;会计信息;资金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慈善领域逐步进入新阶段——以“互联网+公益”为特点而诞生的微公益,已逐步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主流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微公益组织的价值、促进微公益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公益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东省Z市C公益组织的微公益项目①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索如何将从财务领域存促进微公益发展。

一、区块链与微公益组织资金管理的重要关系

区块链技术与微公益组织的各自特征,决定了区块链技术与微公益组织的资金管理具有天然的相容性。一方面,微公益组织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践行着“全民公益、爱心不分大小”这一新公益理念的新型公益组织。作为公益组织,社会公信力自然是微公益生存发展的根基。因此,对于微公益组织而言,维护组织公信力是促进组织扩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微公益组织公信力,本质上是让“公众信任微公益组织”。维护信任度的途径多种多样,因此,维护并提升公信力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财务领域来说,在微公益组织的善款背景大多来自民众捐款,出色的资金管理能力是微公益组织更好地履行慈善职能的基础,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技术成果。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信息不可篡改、信息传播与储存去中心化等技术手段与技术特征,使得区块链技术适合于运用在需要信任背书、对于信息透明披露要求较高的领域。

二、C组织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资金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调研,广东省Z市C组织存在以下不足。

(一)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C组织的公益项目多以慈善项目的形式进行募捐,因此,对于会计信息的公开也分为具体某一项目的信息公开以及组织总体的信息公开。1.单个慈善项目信息公开缺失。以C组织官方网站上披露的相关慈善项目为例。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慈善项目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C组织有多个慈善项目,每个慈善项目所公布的会计信息数量、范围并不统一。以某关爱长者类项目为例,该项目公布了预算资金及包括管理费用提起比例在内的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与占比。而有的项目则以纯粹的煽情类文案为主,并未提及募得善款的使用计划。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收支的披露上。以某一长者爱心餐项目为例,该项目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在网页上以电子表格披露捐赠收入明细为主,既没有相关收付款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加盖官方电子印章,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此外,对于项目各阶段所使用的慈善资金数额、实际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等,上述2个项目在网页中也没有提供任何相关信息。C组织虽然有专门的慈善项目管理条例,并且在条例中明确指出“通过网站向社会公示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C组织在各个项目的网页中也都设置了“项目动态”一栏,但是,以笔者调研的近20个慈善项目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慈善项目无法查阅具体的项目动态。2.组织总体的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该组织虽然明确提出:“每年委托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是,根据其在官网披露的审计报告来看,仅仅公布了2016年及以后的审计报告。同时,2017年C组织在其的信息公开办法中也指出,该组织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次年1月1日起3个月内(即3月31日前)对外公开。”但是,以历年财务报告公布时间为例,2016年财报审计报告时间为2018年1月29日,2017的公布时间为2018年9月4日,2018年的时间为2019年7月16日。因此,从审计报告的公布数量、公布时间来看,该组织审计报告的公布速度都十分滞后,公布数量偏少,大大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可用性、纵向与横向的可比性,削弱了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的监督价值。

(二)对资金管理的依赖性低。作为微公益组织,C组织的慈善项目多以互联网募捐的形式开展。该组织在互联网募捐背景下,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互联网募捐绩效水平偏低。通过分析C组织2017、2018年度相关财务报表可知,C组织的慈善资金来源以捐赠收入为主,近两年占比分别为98.38%及97.78%。其余的收入则为政府补助收入、利息收入(不到1%)、自筹资金收入。2016年及其之前的收入则100%以捐赠收入为主,而这些捐赠收入中也多以互联网公开募捐为主。再看互联网公开募捐的具体绩效情况。以C组织披露在官网上的近120个慈善项目为例,笔者按随机抽样的原理采取了分层抽样,抽取了27个项目,同时记录每个被抽取项目的“目标募集金额”“实际募集金额”“捐赠人数”。一共抽取得到27组数据,以“实际目标满足率”为互联网公开募捐的绩效考核指标②。通过Excel数据统计整理分别得到120个慈善项目实际目标满足率统计图及各项目的捐赠人数统计图,见表1所示。%的慈善项目目标满足率低于10%。由此,可以基本推断出:C组织的120个慈善项目中绝大多数慈善项目难以获得满意的慈善资金,或者说所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满足最初的预算目标③。而根据笔者在轻松筹及水滴筹随机抽取的27个慈善项目情况来看,各项目目标资金满足率最低90%,最高满足率110%,平均目标满足率为97%。因此,与轻松筹等募捐平台相比,C组织对于互联网募捐的使用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捐款人数少。捐款人数是影响公募资金满足率的重要变量,其与目标满足率、实际募集资金有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从捐赠人数来看,27个样本项目中,有25个、88.89%的慈善项目捐款人数低于1500人。而根据同样原理,在抽取的27个轻松筹的样本项目则显示:水滴筹中的单个慈善项目中最低捐款人数为5500人,最高为5万人,绝大多数慈善项目捐款人数在1万人以上。通过统计计算及捐款人数方面的标杆对比情况,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目前C组织捐款人基数偏低。其次,捐赠人数与实际目标满足率、实际募集金额之间成强相关且具备极显著差异④,即捐赠人数的提升对于提高目标资金满足率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因此,C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公募绩效偏低。而作为具备互联网公募资格的微公益组织,如何发挥出互联网及本平台优势是C组织必须面对的发展考验。

三、区块链技术在C组织资金管理中的运用

根据C组织在会计信息披露、资金管理的问题,区块链主要在以下方面助力解决该组织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时间戳技术、联盟链与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客观、公正、无偏地反映组织的经济业务活动。因此,区块链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会从“信息实时公布”“信息全面公布”两个角度入手。信息的实时公布。时间戳技术下,当C组织的某一慈善项目嫁接上区块链技术时,系统会在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将本次时间间隔内产生的交易信息生成一个区块,并向全系统广播本区块信息,当该区块经过系统中其他信息节点的验证时,该项区块信息会写入每个信息节点的原有区块链中,从而实行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如此,慈善项目在每一个阶段的信息、每一笔资金流动情况等都可以清晰明确地查出,有效解决了慈善项目信息分阶段公布甚至是年度公布的滞后性问题、财务信息仅仅披露加总数据难以追溯到单笔资金流向的问题。信息的全面公布。这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布渠道的丰富性方面。分布式记账使得系统中所有节点的账本信息完全一致,这使得公众从任何一个节点上的账簿都可以查阅到全方位的慈善项目信息。对于特殊信息,联盟链的建立可进一步丰富会计信息公开渠道,提升信息公开力度。比如对于涉及到C组织机密的会计信息,或者对外公布后带来的社会价值明显低于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会计信息时,C组织可以通过联盟链——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每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选择向符合会计信息公布标准的特定对象公布。如此,利于解决C组织不同慈善项目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不完善的问题。

(二)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与资金募集流程。通过优化资金募集流程、缩短募集到一定额度资金所需要的时间。利于单个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募集到更多的善款,进而完善C组织的善款募集能力。C组织的慈善项目从提出到正式开展网络募捐,往往需要经过提出项目构思、信息核对、项目审批、挂网募捐等流程。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对C组织的信息核对、挂网募捐等流程的优化来提升资金募集能力。分布式记账在项目信息核实中的价值。项目核对的本质,在于对信息真实性、项目实际价值的核对。在当前信息的中心化储存模式下,一个慈善项目往往需要向政府、街道办、银行(尤其是针对具体某个人或者某类人开展捐助项目时,受助者的实际资产负债情况是必备的审核项目)等多个信息中心求证。直至所有信息求证完毕之后,信息的记录、整理、汇总也需要耗费颇多时间。而在项目信息核实环节,慈善组织可以将慈善项目审核需要使用到的“信息中心”集合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每个信息中心都是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在分布式记账技术下,每个节点都储存了系统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当一个系统中一个节点的信息发生修改,则修改后的信息会自动同步到系统中所有的节点上,从而实现了各个节点的账簿信息完全一致。如此,在开展慈善项目的支持性活动时,得益于各个账簿信息完全一致的情况,省去了逐个信息点获得信息的环节,加速了项目开展进度。同时,在各个信息中心的相关信息可以相互印证的背景下,减少了各信息中心因为信息不一致而产生纠纷,减少了影响项目开展速度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信息储存的去中心化或分布式记账技术使得开展支持性活动所经历的环节减少、流程简化,利于降低企业相关费用支出,间接提升了实际募集资金的额度。智能合约在挂网募捐中的价值。区块链在平台操作中亦有用武之地。目前的C组织乃至全国的微公益困境在于,微公益组织虽然会在募捐平台上设置每个慈善项目的捐款额度、受助对象、项目执行周期等关键信息要素,但是何时关闭项目募捐平台、何时将募集的善款汇总清点等流程往往是由微公益组织内部人员控制,因此,极有可能发生诸如募捐平台关闭时间延期、善款汇总清点不及时等操作性风险的发生,影响着慈善项目的开展。在挂网募捐环节,智能合约技术的运用利于进一步优化募捐流程。具体的,智能合约运用到区块链领域的逻辑为:在慈善项目发起前,C组织设置一定的规则、条件——诸如:捐款额度、受助对象、管理费用提取比例等,在项目发起过程中,满足一定的捐款额度,计算机自动关闭募捐平台,提取相应比例管理费用,而后由系统自动执行相应的资金拨付程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参与程度、优化了募捐流程。如此,一个慈善项目从提出到正式进入网络募捐,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进而延缓了项目开展的速度。而在区块链下,信息的传播、记录流程得到再造,慈善项目开展速度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四、结语

科技改变世界。从财务角度看,技术进步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进步。传统的会计记录模式、会计信息储存模式终究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财务最终需要经历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升级改造。同时,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安全等特点也利于重塑公益行业的公众信任度,促进公益行业的透明化、高效率发展,进而提升社会的人道主义温度。虽然目前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还处在探索层面,在很多的具体的细节处仍需要打磨,但今后随着区块链技术探索的逐步深入,区块链于微公益事业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作者:张家乐 齐威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