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模式创新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区块链技术,将物流金融中的仓单质押模式进行创新升级。首先,根据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构建智能仓单。然后,结合区块链技术将智能仓单转换为等额的智能标准合约。最后,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购买智能标准合约的方式为仓单质押企业融资。这种仓单质押的新模式有效拓宽了仓单质押业务的应用范围,有利于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仓单质押;智能仓单

仓单质押是物流金融中应用面最为广泛的一种抵押融资模式,在钢铁、煤炭等众多行业中均有多年的应用,然而因为仓单的不可流转性等原因,仓单质押运作模式一直不能离开商业银行来运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有效的将仓单质押业务与互联网金融有效衔接起来成为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仓单质押模式、区块链技术和债券式仓单来逐步阐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融资新模式。

1文献综述

仓单质押模式是一种存货质押的融资模式,涉及到融资企业、物流公司和银行三家参与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质押率、风险控制方面。于洋、冯耕中[1](2003)在国内较早地分析了物资银行业务的起源及其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两种物资银行业务模式,以及物资银行业务运作中可能的风险及其控制办法。于辉、甄学平[2](2010)研究该业务的核心风险控制指标———质押率的决策问题,并运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理论和VaR风险计量方法,研究了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权衡风险收益两种情形下质押率的决策。晏妮娜、孙宝文[3](2011)设计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商业银行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在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受资金约束的零售商通过仓单质押融资的最优策略。袁勇、王飞跃[4](2016)通过解构区块链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区块链系统的基础架构模型,并阐述了区块链及与之相关的比特币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应用现状。王硕[5](2016)分析了国际支付领域区块链支付模式与传统支付模式的差别,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扁平化的全球一体化清算体系。张绍可和柯可[6](2017)设计了基于P2P网贷平台的仓单质押融资新模式,运用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将多家物流企业整合起来形成质押仓单的规模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平台与P2P网贷平台对接起来,形成了新型的仓单质押融资运作模式。何蒲、于戈[7](2017)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方案,该数据库由参与系统的所有节点集体维护,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安全等特性。蔡维德、郁莲[8](2017)对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及区块链建模进行研究,提出了账户区块链(AccountBlockchain,ABC)和交易区块链(TradingBlockchain,TBC)的双链设计模型。并提出了链上代码并行执行模型应用原则。柴正猛和段黎黎[9](2018)设计了仓单质押业务中银行与物流企业相互之间有效监督的演化策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动态方程和动态相位图分析仓单质押中物流企业和银行群体策略的演化过程和结果。唐政[10](2019)归纳了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植入供应链金融的3种场景设置,从中借鉴相关操作方式,针对传统仓单质押业务的风险点,提出了“区块链+”仓单质押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郭菊娥、陈辰[11](2020)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突破“信息孤岛”的传导机制和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障碍的技术路径,并提出建设“区块链+”生态体系、建立信用引导机制、降低资费门槛和专项立法等保障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机制。

2区块链技术的构成与功能

2.1区块链及其构成。区块链在短短1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发展初始阶段的可编程货币,而是逐渐丰富,囊括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基础设施。区块链标准1.0版中,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系统的通用模型由区块、账户、共识、智能合约4个主要部分构成。每隔一段时间,区块链将链上各参与主体产生的数据打包为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通过非对称密钥将参与者身份生成“账户”,用于记录当前的信息,各参与主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有经过约定比例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这些规则通过算法在多节点之间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区块链上的编码定义参与者之间的承诺,并自动执行,这部分被称为“智能合约”。

2.2区块链的功能。区块链具有去中介化、不可篡改、共识机制、开放性、匿名性、跨平台等特点,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多层次功能。区块链主要能够实现信任模式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和经济治理机制三个维度的功能:(1)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系统信任模式。区块链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的新规则,提供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信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信任模式多种多样。区块链提供的交易信任由机器和算法确定,通过构建一个依赖于机器和算法信任的交易体系,解决在匿名交易过程中的相互信任问题,所有参与者通过密码学原理确定身份,采用自组织的方式,依靠共识机制实现相互间的信任。(2)区块链技术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信用信息在经济社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区块链为信用信息的存储提供了新结构的数据库。区块链提供了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储存方式,成为数据和信息记录的最佳载体。区块链用密码学原理存储和关联信息,并以链式结构关联各区块,使得存储的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保证了信息上链之后的不可篡改性。区块链将信息进行多点存储,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保证了信息的透明性和可用性。区块链能够使其存储的数字信息成为可信信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3)区块链技术提供新型经济治理机制。区块链为各种情境下多种形式的应用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治理机制。区块链提供了可编程的经济治理机制,其可编程的特质使价值能够在互联网中获得标示并且流动,在使信息可信并资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可信传播和资产的价值传递。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各项约定和交易的执行机制,可以自动执行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实现智能合约的构建和标准化输出,使交易过程由程序自动执行。

3区块链技术与仓单质押模式融合创新

运用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领域的应用来设计仓单质押融资中的仓单,赋予仓单可拆分、不可篡改的特性,在这两种特质下可以重构原有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新模式,其框架如图1所示。构建由融资企业、物流公司、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和社会投资者形成的仓单质押融资生态圈,具体融资流程如下:(1)融资企业将质押货物运到物流公司指定仓库,并向物流公司递交抵押货物详细信息,包括货权的合法凭证、货物的规格、数量等,还包括质押申请材料。(2)物流公司核实货物信息后,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出智能化的仓单,并将仓单交给物流金融融资机构。(3)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开始根据仓单给定的货物信息,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来评估仓单货物的数量、质量和市场价格等相关信息。(4)专家团队根据仓单信息和调研结果,研究确定质押率、质押期限和利息等融资交易必备的数据值。(5)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将平台专家审定的仓单融资相关信息反馈给融资方确认。(6)融资方对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发来的平台专家审定仓单结果进行核对,同意后将签定确认合同,否则结束。(7)物流金融融资机构获得融资方签定的合同书,将这份仓单交付到物流金融融资投放平台。平台将仓单兑换成若干份标准的融资合约,并面向全网。(8)社会投资者能通过物流金融融资平台出资购买标准的融资合约,融资方获得相应的融资款。(9)融资期限到期后,融资企业完成对融资合约的回购,向物流金融融资平台支付对应的本金和利息等相关费用。(10)社会投资者收到融资合约的回购费用,将质押在物流金融融资平台的仓单激活。(11)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将激活的仓单发放给融资企业。(12)融资企业向物流公司支付仓储费等相关费用后,凭仓单提取质押货物。区块链技术让仓单质押业务与互联网金融有效地衔接起来,但是创新后的仓单质押模式如何规避新模式下的风险,其风险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1)质押物市场价值跌破质押警界线,相关信息由市场监测部全程动态监测。(2)市场监测部根据市场价格下跌趋势,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价格走向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制定详细的质押物补充通知,发放给融资企业。(3)融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策是否按要求补充质押物。(4)融资企业按照市场监测部要求补充质押物到物流公司指定仓库,物流公司将补充信息写入区块链智能化仓单中。(5)如融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了拒绝补充质押物的决定,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启动质押物提前拍卖变现程序,保证社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6)物流金融融资机构将拍卖变现的资金提前与社会投资者结算,并完成相关仓单融资合约和票据的核销工作。

4结论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识机制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各类票据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数据失真等诸多破坏性问题,对全球的社会经济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重构了仓单质押业务模式,成功地将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者引入到仓单质押业务中,极大地拓宽了仓单质押的资金来源。并对基于智能合约的仓单质押新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流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如何确保社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进行了有效设计,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新模式的顺利应用提供了保障。仓单质押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后使得普通标准仓单变成了智能化的仓单,解决了普通仓单不可拆分、不可流转和易篡改的问题,为动产证券化提供了更多的路径,并将实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与社会投资者的闲置资金有效地衔接起来,对盘活社会固定资产和提高社会闲置资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引导社会资金从虚拟产业进入到实体经济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通道。

作者:颜浩龙 王晋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