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摘要:2016年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在会议上着重强调需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运用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强化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随后探究了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为实例,重点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计算机教学

引言

我国党中央明确规定需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所有教学活动都需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来开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在职业教育的改革方案中提出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向而行。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还应在各专业的技能培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想,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道德层面的建设。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伟大使命,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高职院校必须抓紧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教学环节的融合。

1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目标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开设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育一批牢牢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以该教学目标为导向,对社会上的各个岗位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围绕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构建的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确保自身设置的教学内容与外界社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元素,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型技能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围绕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才能真正将专业课程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在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2.1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即专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占据了主要地位,通识类课程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类别上来讲主要属于通识类课程。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单独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完全融入到专业课的教育中,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的这类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会出现下述两点主要问题: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安排数量会明显少于专业课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具有主导地位,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排课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数量要远远少于专业课程。有些高职院校甚至一周只安排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排课如此之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第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联系将不够紧密。现行的教育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若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便无法适当联系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来开展教学。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理念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二者间的关系十分矛盾,若高职院校保障了专业课教学的质量与数量,那么势必无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目标。二者间的矛盾关系便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源头,高职院校可将课程思政改革定性为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间的矛盾关系,使二者能够有效融合。

2.2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若想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必须对各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推动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只有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征来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才能收获良好的成效。因此,高职院校在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守下述几点原则:第一,高职院校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三观的塑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思政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明确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的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需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来推动改革。由于不同专业课程在主要特征及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结合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及教学模式来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第三,高职院校需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上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现阶段高职院校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探讨二者之间的融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合理的融合途径。

2.3一部分高职院校直接照搬了其他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改革模式。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然而对于这些优秀的宝贵经验一些高职院校直接照搬应用,根本没有考虑是否与学校的发展情况相符合。由于不同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及教学活动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他校的改革模式,否则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借鉴其他学校的改革经验时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3课程思政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路径——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为例

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种类繁多,所以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能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以课程思政为基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首先需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该专业课程除了教授学生具体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实际的操作技能外,还需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科普我国计算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认同感。第二,需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包含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授完具体的理论知识后,便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训教学来帮助学生消化巩固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按模块进行划分,划分完模块后计算机教师需充分挖掘每一模块中和课程思政有关的元素,随后结合相关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也需围绕课程思政的理念来展开,例如教师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截止时间,学生需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的实训任务,运用这一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计划组织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将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进行详细记录,随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一流程来培育计算机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只有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能养成不畏艰难、积极面对困难的优秀品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来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过程。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元素。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word编辑文档时便可以利用案例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需选择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文档作为案例讲解的具体内容。例如教师可将今年的两会内容制作成案例文档,学生除了在案例讲解中能够学会如何运用word编辑长文档外,还可以接触到和两会有关的思政内容,学生的思政水平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第四,制定合适的教学评价模式。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时通常会将传统的笔试作为考核方式,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考核十分之少,课程思政背景下这类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已十分落后,教师必须对此加以改进。例如,教师可在该基础课的实训环节设置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考核内容,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善可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成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结合课程思政的具体理念来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随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需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每一项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作者:魏军 单位: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