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差异教学浅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差异教学浅析

摘要:传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吃不透”、“吃不饱”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差异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从而兼顾到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差异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班级中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建多元化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有所提升。为此,展开差异性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顾及到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确保各个层次学生能够有所提升。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从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分析来看,受成长环境与学习条件等因素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有些学生停留在对计算机的初步了解阶段。很多从小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或者是在小学初中学习过计算机课程的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由于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势必要顾及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失去对计算机课堂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大。

(二)课程教学层次有待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术,学生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软硬件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要学生对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以案例展开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此外,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层次,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计算机教学。

二、将差异教学应用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上机实践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难以帮助每个学生进行解答与指导。为此,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计算机课程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以4~6人为一组每组中安排一名基础较强具备一定操作能力的学生,2-4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再加一名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并安排每组中基础较为扎实、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教师要为组长布置学习任务,让其在小组中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带领小组成员共同成长与进步,组长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要为小组成员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组内开展交流讨论,从而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以任务为驱动开展差异教学。在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具有实践性与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掌握计算机知识。任务驱动法能够行之有效的提升差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接收到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后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完成,还有些学生直到课程结束也不知如何完成,为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课堂任务时,要做好层次划分,需要在课前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深入分析教学目标。掌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在遵循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分解,为各个层次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难度递增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尝试拔高任务,鼓励基础与能力较强的学生尝试附加题。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基础任务内容,达到本堂课教学的基础要求,这部分题型难易程度适中,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拔高任务为计算机基础较强具备一定操作能力的学生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运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尝试解答。拔高题型通常会将课外拓展练习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设为附加题型,鼓励学生尝试探究。例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老师在讲授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数据相关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在Excel中运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数据,要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公式编辑方法。如,自动求和、函数求和、求平均数、求最大值、最小值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利用Excel2010绘制上学期考试成绩统计表,并计算出总分与各科平均分,对于每组中A层学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观看任务驱动实例演示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B层次与C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对其电脑进行控制,为其进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计算出各科的最低分与最高分,此时需要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配合,A层次与B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可以帮助C层次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以此作为基础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在为学生设计拔高题时,要求学生将校园歌手大赛中评委打出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去掉然后求出总分,此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拔高作用。对A层次与B层次学生来说,考验其知识整合能力与探究能力,在其完成练习内容后可以帮助C层次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作为附加题要求学生将上学期的考试成绩以从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序,作为课后探究,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尝试操作。

(三)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价与反馈。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差异教学法能够通过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为学生进行评价与打分。能够达到教师基本要求的学生可以为其打3分,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为其打4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为其打5分,如果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帮助其他同学完成拔高题或附加题则为其进行额外加分。教师为学生进行评价打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过程及结果。日常课堂打分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期中期末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督促有退步的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对于有较大进步表现的学生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能够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起到及时有效的督促作用,鼓励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中。

三、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科学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差异分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实现差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与打分,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朱卫红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