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运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与原则,然后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项目;学生分组、任务分解;项目教学的实施;成果展示与交流评价。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成果展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计算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的紧缺资源,而培养大量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正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1]。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教师第一节课讲授计算机知识,第二节课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练。整个教学过程看似给予了学生实践和练习的时间,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是学会操作单一的技能,缺乏整体的认知,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都比较差,离复合型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2]。随着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教学法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法是基于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参与整个工作任务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中要积极实施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巩固理论知识、增强职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纷纷引入项目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优化项目教学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与原则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来自西方的一种职业训练教学方法,在西方社会职业训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入我国后,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实施一个社会或企业的真实项目,从资料的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总结。通过项目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建构;而且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增强学生自学和知识逐步内化的水平。与自主学习不同的是,项目教学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教师全程参与项目教学全过程,因而项目教学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第一,参与的广泛性。教师是项目教学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是项目教学法的主体。师生共同完成项目教学。第二,项目选择的合理性。项目教学是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项目教学法选择的项目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要贴近教学内容,而且要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又要与学生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联系。第三,项目评价的多元性。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该突出过程性考核,而不是终结性考核。教师对项目教学中参与者的评价不应该关注其分数和成绩,而应该重点考核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技能掌握情况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技巧、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和配置等。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因而项目教学法更适合该门课程的授课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项目

项目教学法是围绕项目展开的,项目是项目教学的主体。项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关乎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成效。以往很多计算机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搬以往的项目,或者随意选取一些项目,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事实证明,那些学生不感兴趣或脱离教学内容的项目,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甚至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资源。第一,项目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项目,学生越感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有的教师在圣诞节到来之时,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制作贺卡等,就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教师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进行自主选题,由教师进行审核和把关,从中选出最合适的项目。第二,项目要难易程度适中。事实证明,过于简单的项目并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无法在项目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反之亦然,过难的项目也无法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不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开展。项目难易程度的选取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能力确定,项目设计要切实可行。第三,项目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为教学服务的,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不仅要包括基本的知识点,而且也要能够在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项目教学过程中还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经济、语文、数学等,使其成为多项知识点的结合,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版的“环保”黑板报。该项目教学的实施除了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技能之外,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字编辑能力,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学生分组、任务分解

项目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项目选定之后就要进行学生分组,分组是否合适直接关乎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在以往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让学生自己分组,结果学生大多选择好友或舍友为一组,实践证明,这种分组方式并不合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合理分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通常以3~5人为一组比较合适,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学生自主选出小组长,小组长对整个小组的课程项目教学进行规划设计和任务安排,在项目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制作电子黑板报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先对制作电子黑板报的相关要求进行说明,包括字符编辑、段落设置、页面设置、表格的编辑。必要时可再次进行举例演示讲解,同时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素材资料,让学生能有较好的制作基础。然后小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小组成员分别负责资料的收集、文字设计、图案处理、格式排版等任务。为了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小组长要制作任务分解表,这为以后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的实施是项目教学的核心和主体部分。这一环节主要是小组根据项目教学的要求,进行资料搜集、任务分工、项目实施、制作作品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互相沟通交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找到最佳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项目实施开始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或资源,如在让学生制作电子黑板报的项目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页设计,学生可浏览这些优秀的网站,从中寻找有用的素材,学习其制作风格,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路。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既不能大包大揽,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也不能任由项目教学停滞下来,学生无所事事,浪费宝贵的时间。在电子黑板报的项目教学中,有些学生对图文排版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进行颜色填充,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背景”组中打开“页面颜色”下拉列表,选择“填充效果”选项,在“渐变”选项卡中按照教师要求设置页面的“颜色”和“样式”。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评价

作品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需展示制作完成的电子黑板报,并选出代表对作品进行陈述,包括完成该项目的计划、思路、方案、方法,以及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存在的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质量高的电子黑板报在全年级进行展览。作品展示结束后,进入点评阶段。点评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几个阶段。通过小组互评学生可以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分享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教师点评则是教师指出小组作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能有效编辑文档,还要学会插入图片并调整与修改。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三、结语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都从中获益。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提高,实现了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周铮.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通讯世界,2019(11):288-289.

[2]张建伟,刘广兵.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205.

作者:李世科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