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计算机的使用已经逐渐的成为我们生活以及工作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计算机系统的频繁的更新换代,导致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式渐渐脱离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这容易造成教学过程脱节的后果。因此要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教学理念,通过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出以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实践

1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由于计算机是近代人民智慧的产物,利用计算机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授业方式,因此在教育上,很多方面都有它的不成熟之处,特别是有关于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教学。利用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使用计算机内各种软件的基础上,来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从某种方面而言,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其实是在教学生掌握计算机内的软件。但在数字信息时代的今天,软件的改朝换代速度难以想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育学生们如何掌握软件使用的过程中,着重于教育学生如何增强自我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以及方式越来越丰富,传统的班级式教学以及不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要求,于是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成为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带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光是要培养学生对软件的操作理解,更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为社会不断地在变迁,要让当代学生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能充分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以迎合社会的需求。因此教育的方式主要以下几种:①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知识结构,不光是软件,对硬件作用也应当有所了解,这对于深入计算机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懂得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维修和安装,熟练的掌握软硬件的操作方式。③一切的教学是围绕着计算机应用为目的,因此让学生对目前已有的最新操作系统熟练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可能适应社会需求。

2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2.1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往往是有限的,心理学家表明,在一堂课的进行中,学生的最佳接受知识的时间段是开课后的五分钟到二十分钟,若要有效率的将知识灌输到学生们的脑海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摸透本堂课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时间,保证能在最主要的时间段完成教学的重要内容,剩下的时间由学生们自我思考创新,这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作用,引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2分层教学

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以及悟性因人而异,在过去传统的班级式教学当中就有以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班的概念,计算机应用教学也同理,将学生们以学习能力进行分配教学,使学生们都能以最高效率的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例如在excel软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excel软件包含的内容丰富且复杂,若是套用死板的教学方式,会很难使得学生们掌握主要的运用方法,往往学生一知半解,只会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理解,就算是学会了某些功能的操作,也将记忆不深,更不会对这个软件产生兴趣,如果将某企业的工作效益制成表格,融入教学内容当中,通过教师示范操作,自然而然地会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得学生们印象深刻,被该软件所吸引,这样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兴趣。

2.3要始终教育学生合理健康的上网

由于当代青少年的自我克制能力有限,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成了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方面看,网络对于学生们的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线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注意到某事物它周围潜在的联系,并且能够加以分析,得出更为深度地结论。同时学生们还可以从网络上摄取到大量的开放性知识,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现代地发散性思维方法,并且这是一种高效率且便利的学习方式。从消极方面而言,学生对于自我把握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的吸引力抵抗能力低下,往往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将大量的青春浪费在无意义的娱乐软件上。再加上网络社会鱼龙混杂,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上当受骗,造成大量的财富损失甚至精神损失。网络只能是网络。网络使生活变得简单,但简单不等于生活。网络以符号将现实幻化,但幻化也不等于现实本身。正像那简约的键盘无法代替多彩的世界那样,置身网中也无法代替变革现实的实践。因此在网络的教育上,要时刻传输网络安全以及相关的知识,培养他们合理合法科学的使用网络的思想。并合理恰当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自我充实,不可浏览不良信息,沉溺于虚拟空间无法自拔。

3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教育者所探究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明辨是非,自我去搜寻有效的知识内容,这会使信息技术教育高效率的发挥其作用,相信只要追寻新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就会迎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夏俊博.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

[2]温卉.浅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改革[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3]杨雪梅,程琦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探讨[J].科技广场.2011(05).

作者:傅菊春 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