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吉林省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的教学实施的现状、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为高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有效实施、完善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开展“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探索,服务于吉林省地方医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应用的结合越发的紧密。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医学的各个方面,医学信息技术发展也对医学人才的职业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由传统的单向计算机教育向“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转变成为一种可行性的探索。

1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1.1国外现状

从美国医学院校来看,美国医学生要在本科毕业之后才可申请读医学院,而本科阶段就是所谓的“医预”阶段。在“医预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相关基础课程,而计算机课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医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和需求出发,结合专业应用主题,选取与信息技术密切关联的知识,实现了医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整合。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选择主要为数字计算机在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医学图像导论以及生物信息学导论,这些作为当前医学发展中与计算机衔接的课程,在美国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

1.2国内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教育招收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根据招生性质可分为统招考生,单招学生,中职对口转段生等多种形式。进入学校统一编班。基本上所有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都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会简单和办公软件的操作除了基础必修课程之外,还对二年级以上的医学生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本科院校的教学情况会相对的更加丰富多元。以北大医学部的计算机课程为例,会增加诸如计算机概论、医学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数据库等课程。总体来看,我国医学院校对计算机教学比较重视,普遍认为其职能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应当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计算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学生的学情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少同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薄弱,还停留在上网、聊天、娱乐等简单应用方面。有能力的同学还存在着吃不饱的现象。计算机课程大多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和认知偏差,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上认为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不相关,学习兴趣较低。存在着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无关论,忽视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

2.2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短暂,课程学时数有限,将计算机课程的学时压缩的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学时数内,教师很难发挥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设置过于集中统一和单向化,忽视学生的学情基础;教学内容选取上,与现代计算机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拘泥于教材的限制,课堂教学内容大多与专业内容无关。专业结合不够,缺乏学科联系,融合度偏低。

2.3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

相对来说,医学类院校对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偏低。很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的开展,都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教学设备。适应不断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高度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课堂硬件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解-演示-实践的教学环节,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应用讲授之外的其他教学方法的计算机课堂的开展受到软硬件环境的限制。教学方法显得不够灵活。

3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路

3.1课程设置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主要就是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当辅助教学的作用,提供帮助,支持和指导。教师一定要脱离传统观念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适当的增加教学时数,给予学生充足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实践探索时间。教师给定了学习目标以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需要时间的保障,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融合。再次,增加“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选修课程。对学情较好的同学,可以辅修选修课程。比如,结合医学美容专业,我们可以开设含图像处理技能与美容设计相关的课程,结合护理专业,开设医学导诊等需使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课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建模等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临床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课程。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大部分医学专业中找到契合点。基于以上几点,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时间保障,同时也要结合专业性质进行课程设置。

3.2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学情能力上考虑,首先,我们可以在学生入校时进行一个计算机能力的摸底情况测评,按照学情能力,全校进行排班授课,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分别设置教学内内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主要以熟悉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学会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为辅,对于大部分基础适中的同学,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和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上。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好的同学,在扎实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熟悉办公软件使用的基础上,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将计算机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任务,主要是和生产,社会实践相关,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办公软件进行药品销售的策划、病人数据的统计与查找。可以开设简单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其次,对于“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我们要更加贴近专业,符合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爱好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案例。

3.3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的教学及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不断的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着力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注重讲授知识思路的引导和启发,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尽量丰富教授知识的全面性,由浅入深;同时应结合多种多媒体技术增强师生互动,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化技能,结合教学环境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直观易学,在需要的演示的地方,建议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MOOC法,目前MOOC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地流行起来,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去完成学习任务,方便温故知新。而且很多网站还提供了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供参考。例如,中国慕课、爱课程、智慧树、学习通等。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人人参与负责。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情景教学法,将计算机的使用融入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应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同时精炼总结内容,着重突出重点知识,指导学生边听边练、注重流程,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呈现清楚、脉络清晰。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3.4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尝试混合式的线上线下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线上的预习,进行课前的准备,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线上或线下的授课方式,课后,教师可以在线上答疑、作业,开展讨论等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增加与专业的贴合度,比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牙齿建模课程,计算机教师可以和专业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牙齿建模课程的任务点。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

3.5教学评价

将结果考核变成过程考核,以往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以试卷为主。学生可以通过背诵知识点,获得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鉴于此,我们可以尝试将结果考核变成对过程的考核,考核成绩不以单一的期末试卷分数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的态度和知识阶段性的掌握,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按照Window10系统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四大部分分别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更加科学和客观的显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学生也会认为整个教学过程都纳入最后的教学评价而不敢松懈,专注度会更高。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学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占比建议3:7。同时,对于一些开展校企合作的医学相关专业,可以适当地引入企业评价,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的计算机能力需求。“计算机应用+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目的就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在于让学生能够打牢基础、注重实践、全面掌握必备技术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学生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学习下去,这就是“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打牢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课程知识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都能够在这样的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求知欲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2):53-57.

[2]王喜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75.

[3]王萍.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9):85-87.

[4]李学,张立新,李小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3):66-67.

作者:侯伟冬 王霏 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