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探讨

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具有应用性、操作性和基础性特点的专业,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到了中职教育阶段,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知识的传授发展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当前中职教育倡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就以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我国特色教育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更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 将来走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让中职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就应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满足毕业市场的需求。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的意义

中职院校是培养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当前信息技术行业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也就是说,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现阶段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出现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相脱节的现象。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增强中职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对专业的实际应用价值有更多的了解,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有更高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为学生实践技术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作用;例如,在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photoshop平面设计中,可让学生在技术手段运用、处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以及相关软件之间的连接和转换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平面设计技术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可促进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带领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完成从学生身份向职工社会身份的过渡,为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铺垫。由于很多中职生过去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抗压能力较弱,当他们面对有工作经验的前辈时通常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因为犯一些错误被指出后心理受挫。而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会带领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实践体验,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鼓励并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动力,指导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学会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乐观的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说,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1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及方法

现阶段,中职教育已经进入到教育教学模式的转换时期。为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根据岗位要求,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与岗位要求的对接,采取案例教学或者项目教学,真正做到教学有用、有趣、有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与此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其与岗位要求的关系,以保证所构建的教学体系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2.2按工作场景布置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的心理素质从很大程度上源于职业活动所处的环境。因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要想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与企业生产相协调的工作场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为此,在具体实践中,中职学校规划建设“岗位教室”,凸显与企业真实岗位的联系,其工作台面及有关设备也尽量与企业真实岗位相对接,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型、生产性及认识性于一体的工学活动空间,以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爱。

2.3按生产过程实施教学活动

每一行业所对应的生产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行为规范,目前中职院校所执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关于“岗位实习”的相关安排。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技能培养模式的禁锢,只是重视对学生工作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岗位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传递,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形成岗位技能。针对此种情况,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岗位教室”内进行一系列的岗位操作,严格按照社会中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及岗位标准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着装到工具摆放等都与企业要求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能人才培养。

2.4在顶岗实习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想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综合技能,需要对他们实施学习、实训和实践分阶段的教学活动。如一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及专业课程内容掌握薄弱,社会经验不足,不适合参与顶岗实习;二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技能,也有了一定的实训经验,但需要考取一些专业的技能证书等,所以也不适合顶岗实习;而三年级的学生基本完成了教学计划中的任务,且经过了两年的教学与实训的培养,有了一定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他们进行顶岗实习,对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为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教师可倡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活动,为将来更好的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2.5创造条件,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强化校企合作,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调动企业参与中职学校办学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想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中职学校就要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为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比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要广泛争取与之相关行业的支持与参与,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岗位;其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利用行业、人缘、职教集团等优势联系合作企业,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从而让企业、学校和学生都能受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之,现阶段,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和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帮助学生更早地适应企业情况,逐步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彩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4):181-182.

[2]耿云.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401.

[3]陈留香.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2):126-128.

[4]谷杭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96-97.

作者:李振生 单位:辽宁省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