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整合思考探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整合思考探析

目前,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3门核心课程展开。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主要包含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项能力课、专业选修课等。本文针对专业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应对策。

1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大部分工科教材都会出现教材内容相对于当前技术滞后的情况。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为例,某教材在维修案例中多处利用北汽EV150车型进行介绍,该车型于2014年推出,续航里程为150km,新能源汽车更新迭代的速度较燃油车更快,通常迭代车型的推出时间在2年~3年,大量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在新的车型上,而目前的成熟教材对新技术的介绍存在明显缺失。出现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如下。(1)教材编写者自身的知识过于陈旧,缺乏主动更新新知识的意识。(2)新技术的保密限制,出于各种原因各个厂家在推出汽车新技术时都会对新技术进行保密,在此环境下难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通常情况下任何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核心不会发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牢基础核心技术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参加培训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另外,与相关汽车维修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将新知识、新技术通过课堂教学或顶岗实习传授给学生。

2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强调培养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教材过于强调理论教学,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要求,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实践教学要有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作为支撑。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实训项目与实训室现有设备是否匹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实训条件应能支持相应实践项目的开展,该问题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予以解决。(1)利用实训室现有仪器、设备,教师通过自编实训教材以适应当前的实训条件。(2)对于新采购的设备,可以先采购教材中的实训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设备。(3)部分实验实训设备厂家能够提供相应的实训教材,能将设备与实训项目的开展进行有效的融合。(4)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及维修企业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为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

3不同课程重复内容较多

目前,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采用的教材内容重复较多,缺乏统一性。如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操作部分内容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等多门课程中均有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授这部分内容,对课堂教学时间造成了浪费。针对教材内容重复较多的问题,建议优先选择同一系列的教材,同一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统一的要求和分工,可以避免不同课程间教材内容的重复。另外,学校在开始教学前可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针对重复的内容,与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对不同课程中相同的内容进行适度删减。

4紧跟汽车技术的发展步伐,积极开设新课程

汽车智能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推出智能化汽车产品。现阶段智能化汽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语音交互识别、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驾驶辅助功能。在此背景下,我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积极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目前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课程已开设了2届,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架构、基本工作原理、关键技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目前现有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相关课程的教材存在2大弊端,一是教材的内容过深,高职学生无法学懂。智能网联技术课程涉及车辆、电子、控制、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很多学科,教材中用过多篇幅介绍识别、控制、算法等内容,对于在此方面几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内容晦涩难懂。高职毕业生是面对生产而非研发岗位,因此过于强调理论的教材并不适合高职学生。二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是当前汽车发展的热点,相关教材缺乏实习实训项目,缺乏实践教学的课程与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相悖的。针对难以找到合适的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相关课程的教材及实验实训条件相对匮乏的现实,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将多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内容,在教学中利用视频、动画等资源将复杂问题简单化。(2)课程教学结合1+X证书考试内容。在1+X智能网联汽车认证考试中有大量的实操考核内容,利用考题库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

作者:杨诚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