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的数控技术校企合作分析

“1+X”制度的数控技术校企合作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家“1+X”证书已经开始取代传统证书在职业院校中逐步实施,企业对其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围绕“1+X”证书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改革的两个主体,学校和企业必须更加深入合作。作为试点专业之一的数控技术专业,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培养模式、评价体系、运行机制等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1+X”证书;数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1+X”证书制度是国务院对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的一次改革,文件下发后,各专业相关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均积极开始探索。“1+X”证书包括一张学历证书和其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这样可以改变以往职业院校的学生技能较弱的情况,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专业之一,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意义重大[1]。

1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

作为数控机床生产和研发的龙头企业,华中数控公司联合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先后研究并起草了《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份文件。其中,数控车铣分为初级和中级,以传统数控机床为设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且完美地完成机械设备的加工。而多轴数控机床加工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机械加工,目前在国内数控强势职业院校开展。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即拿到初级和中级的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获得了最核心的技能等级证书后,可以向相关的技能证书靠齐。单从数控专业来看,其就业涉及的作业内容和岗位也很多。不单单是数控加工,往深入说,可以从事数控维修,这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工技术,还有电类的知识,因此还需要一个电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果从事与数控相关但是更有前景的智能制造领域,则可以获取同样由华中数控所主导的智能制造单元维护和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两个技能证书。当学生真的拥有这些证书时,无论是对于就业还是个人能力,帮助都将是巨大的。所以无论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专长能力方面来看,还是从学生的个体特点来看,一张数控证书不能完全反映数控学生的具体技能水平,数控“1+X”证书将数控车铣加工和多轴数控加工作为数控专业核心的必须获取的证书,同时将电工、智能制造等相关证书作为扩展技能,鼓励学生积极获取相关证书。学生在经过相应的训练后,取得相应的证书,然后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证书为其安排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工种。这样既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招工效率和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人才,这是企业、院校和学生的“三赢”[3]。目前,行业内已经认识到实行“1+X”证书制度不是简单地引入一个新的考证制度来取代传统制度,而是希望通过在职业院校中建立一个全新的考证认证制度来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行,引导校企合作的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各大职业院校一起讨论制度和文件、设备的操作、考试内容等,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交流。随着“1+X”证书制度的深入开展,企业也将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育模式等各个领域,因此,最终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2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的校企合作

与本科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结合紧密得多。因此,如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话题。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结合学校理论基础扎实和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博采所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在此之前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教育部门的文件为主导。而在“1+X”证书制度下,如何开展数控专业的校企合作、完成教学和评价体系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2.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在当地教育部门和地方企业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办学思路,将企业引进课堂,可以选取长期合作的数控加工和数控研发等企业商议共建合作办学,建立一批订单班,也可以引入多家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将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和企业可以从签署订单班协议开始,逐渐深入合作,之后参与学校若干专业性极强的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最后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企业在办学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将参与学生的管理,可以从自身出发对招生、学生的职业发展、学生的就业以及相关专业建设做出规划和及时修正。作为学校,则可以解决学生就业这个大问题。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极度适合企业,可以做到简单培训后即可在相关企业上岗,将会受到广大企业欢迎[4]。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要做到尊重企业,将其放在平等位置并赋予其相关权利。

2.2探讨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校企合作,学生在实习期之前基本全部由学校负责培养,培养方案、授课计划、授课内容以及实操均是由学校主导,企业最多提意见,并没有过多地参与教学。而在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基本由企业负责教学及实际操作。这种方式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中间存在极大的隔阂。因此,校企双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合作。

1)组建“1+X”证书教师团队。数控车铣加工“1+X”证书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且每个证书均有笔试和实操两部分。正好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一支综合实力强的教学团队。结合学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和企业工程师操作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在这两部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团队建立后,双方可以开展深入的交流和学习,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接触最新的数控机床和相关的加工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企业工程师也可以来学校进行学习,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或者给企业员工一些上课的机会。这样这个团队的教师必将是符合学校及企业背景的新型“双师型”教师,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然后可以在整个学校推行“1+X”证书制度,让每个教师都能获取相关证书,企业也可以每年组织新员工来参加考核进而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

2)校企共建“1+X”考证站点。“1+X”证书的认定对数控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里“1+X”证书考证模块是必须取得的,而考试站点认证是数控专业发展的未来,各院校均在筹备和申请建立“1+X”证书考试站点。就数控专业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院校不满足“1+X”证书考试站点条件。比如:“1+X”证书考试站点对职业院校的实验场地、设备以及监控等相关硬件均有一定要求。解决这一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与起草这一“1+X”证书的企业进行合作,邀请他们来参与“1+X”证书考试站点建设,请他们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在完成合作后,一方面可以开始站点的硬软件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开始申请建立考核站点,同时开始组建独立管理团队,负责学生培训以及设备管理和维护。共建认证站点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等限制,也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完成设备和技术升级。而且高职院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企业、退伍军人和农民工的培训,完成院校的考核目标。

3)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正。在“1+X”证书的文件以后,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之适配,传统的方案必须改革,新的“1+X”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校企合作完成。校企双方均可以对方案提出建议,然后双方进行讨论和修正。与此同时,对数控专业应该设置哪些课程、课时应该如何分配进行确定,并且开发更加合理的教材。此外,邀请企业参与实训室的管理,使整个生产现场管理与企业一致,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4)企业参与教学。课堂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途径,“1+X”证书制度必然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对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建立一批“1+X”课程,依据《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笔试课程,进行模块化、项目化教学,依托实操部分进行任务化教学的课程建设。将企业工程师引入到实训课程中进行数控加工核心技能知识点的讲解及经验的传授。同时,由企业工程师承担和参与制定实训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并且要求其按照现实的生产车间进行管理。在教学设计上,多分享一些企业实例,如一些生产过程中违反安规造成人员死亡或者伤残的案例,借此强调生产过程中遵循安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训的教学设计上,结合实际数控生产的具体岗位职责来设计教学内容,提供具体的职业生产环境。依照具体的案例来设置教学任务,以真实操作程序和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性,采用各种线上途径,如MOOC、超星学习通等,既可以满足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也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检查学生作业等[5]。

3数控专业“1+X”证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对于这个新的契机,校企之间的合作必将达到新的高度。校企合作前期很容易,但坚持10年以上的较少。因此,为了使双方的合作能够长久且健康,必须有一套完备的机制来切实有效地保障合作。

3.1合作的前提

合作对于双方均有较大的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就业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学生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不仅是教育部对学校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报考院校时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因此,学校需要企业来吸纳学生,同时学校也需要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而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忠诚度高、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是其发展的人才战略。从社招招聘到的员工很难融入其企业文化,也很难有一种企业像家的感觉。因此,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双方共同的目的。校企之间以此为目标,可以展开深入合作,从而实现共赢。

3.2成立相关委员会

任何的合作均需要长期沟通,成立一个负责管理的委员会,建立相关的运行制度以及执行人员极其重要。委员会由各个学院的主要领导和企业相关领导组成,建立一个双方均认可的制度,明确双方的职责,签署相关的文件,对于委员会的人员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委员会从各自的队伍中选择教师团队,成立“1+X”师资团队。无论是从企业还是从院校选择优秀教师,必须对应部门同意才能够执行。因此,只有在建立委员会之后,才能更好地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

3.3建立奖励制度

为了调动推行“1+X”证书制度的积极性,可以将通过率等纳入奖励范围。奖励人员可分为教师奖励和学生奖励两部分。一方面,一定的奖励措施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也愿意给优秀的学生和订单班提供奖励或奖学金等。奖励制度主要起到激励作用,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主动参与“1+X”证书事业中。国家对于“1+X”证书也是积极引导,对于报名的学生或者企业人员,费用给予一定的减免,能激励更多的人来获取证书。可以预见未来必将出现一批高质量的数控加工人才。

4结语

事实上,校企合作已经在职业院校中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1+X”证书的新机遇面前,数控专业需要把握住机会加大校企合作。在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肯定会涌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多沟通交流。沟通是一个基本的桥梁,当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希望未来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数控专业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制造业人才。

作者:颜俊 方达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