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1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导,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通过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项(上述赛项是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历年参加的相关赛项)所要考核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剖析,进一步梳理并确定课程体系和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此外,充分将职业技能大赛与校内教学一体化实训室、创客工坊、校外实训基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等资源平台进行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更为他们岗位见习、毕业就业等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为了避免以往为了比赛而盲目参赛,急促而窘迫的局面,主动将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将竞赛目的内化到人才培养规格中,将竞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2]。通过日常课程教学来推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含校级与省级)的积极性,利用职业技能比赛反过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2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教学内容,推进“做、学、教、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装备制造大类下的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竞赛内容一般同时涉及“机械类”“电学类”和“机电综合类”等相关课程,并且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多方面专业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还要具有敬业乐观、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优化上,应根据学生学情,以及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整合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项目,并以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作为载体,推进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做、学、教、赛”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需要一方面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适当淡化,另外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讲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技能为中心”的基于“做、学、教、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诸如:项目法、任务驱动法、实物演示、案例教学、微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组协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着力将竞赛内容及要求,贯穿到课程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项目之中。

3以校级职业技能测试平台为基础,建立常态技能大赛机制

通过学校实施的“金牌工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每学期覆盖全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校级职业技能测试平台(该平台与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部分项目相一致),并把校级职业技能平台测试成绩作为相关课程成绩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作为学生参加省、部级技能大赛选拔的重要参考。此外,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技能大赛机制,在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和平台的基础上,做好大赛指导教师队伍和参赛学生梯队的组成工作。

3.1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

依据教师专业特长、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在省级、市级教师职业技能比赛、微课大赛、信息化技术大赛、青年教师大奖赛等比赛中的表现状况,本着“自愿参与、公开竞聘、择优组合”的原则,建立大赛指导教师队伍。

3.2参赛学生梯队的筹建

通过宣传和鼓励,依托校级职业技能测试平台,让学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校级职业技能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每个赛项择优选取4~6人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培训结束后,进一步遴选出最终参与省赛与国赛的选手。为确保竞赛队伍的稳定可持续性,在竞赛结束后,聘任参赛选手作为实训室兼职管理员,同时在低年级学生中成立相应赛项的课外兴趣小组,通过老带新方式,提前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4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除了能够胜任日常理论教学外,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即具备“双师”素质能力。作为指导职业技能大赛的教师,要想取得优良的竞赛成绩,就必须潜心钻研大赛的相关专业内容、评分标准,努力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训练。在课程教学和大赛指导中,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比赛与师资队伍建设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应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技能大赛来锻炼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指导技能大赛的能力是很好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都成了安徽省教育厅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其中的中高级“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5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促进校内外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实训室的建设既要满足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培训的功能,又要满足课程常规教学时学生实习实训的功能。因此,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体现“现代化、职场化、信息化、体验化”[4]特点的专业实训室(实训中心)。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为保持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相一致,本着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积极同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组建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的基本特征,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岗位适应性实践Ⅱ(顶岗实习)课程项目设置上,与技能大赛紧密联系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之间,保持职业能力相互递进的关系。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参赛选手对于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实施能力,还检验了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以及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生产效率、岗位创新能力和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鉴于当前我校实训室专业管理员不足的现状,为了切实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关于实训室6S管理各项细节要求。探索将相关实训室管理交予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组成以实训中心主任为主导、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为主体的实训室管理机制。积极宣传、广泛动员低年级学生建立相应的竞赛项目兴趣小组,形成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参与实训室管理的新梯队,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率与完好率。

6结语

通过建立职业技能大赛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采用“做、学、教、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建立与职业技能大赛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大赛参与机制,最终取得学生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成果和职业技能大赛成绩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田亚丁.职业技能大赛是促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276-276.

[2]陈益飞.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4-7.

[3]苏伟.职业技能大赛依托下“四维立体”教学模式的建设与优化[J].教学考试,2017(11):12-12.

[4]魏兴,张伟,江玉才.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系统建设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63-65.

作者:江玉才 杨晶 单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