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心理育人工作的探索

互联网+下心理育人工作的探索

摘要:互联网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网络强国的发展规划对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加,而是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探索都存在不足。该文从心理育人工作层面出发,在心理育人工作的课程教学、咨询服务、宣传实践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育人;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实践探索

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网络从最初仅仅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和手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社会形态。它正在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重构着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生发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1]“互联网+”是时展的趋势,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改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1基于“互联网+”背景开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充分融合,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相加。“互联网+”具有跨界、创新、重塑、尊重人性、开放、连接等特征,“互联网+”通过其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的逐步突破(例如5G技术在中国的普遍运用),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新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庞大的网民数量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其中在经济发展、文化自信、改善民生、军队建设、党建等环节都提到了互联网。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互联网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高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育人各项工作的要求。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全方位融入各行各业。21世纪以来,社会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领域一直重视以网络为研究视角,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也必须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宣传实践、咨询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环节要利用好网络,创新方式,占领网络阵地。

2深刻认识“互联网+”对心理育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应用的快速普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突发,给学校育人工作和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中,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渠道和新手段,不断创造出新平台、新资源,需要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内容、工具、方法、体系。心理育人工作延伸到网络世界后,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方法、内容必然需要进行深度改革和探索,面临更多的挑战。

2.1“互联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联系越发紧密,二者不断互动与融合。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习惯通过网络建立和维持人际交往,甚至过度依赖互联网,长期与现实生活隔离,缺乏真实的社交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当前,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方式、思想活动过程、个性心理、行为方式乃至网上话语的形态等方面都出现了新情况和新规律。近年来,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我认知偏差,甚至出现角色混乱和人格障碍。此外,部分学生长期沉迷社交媒体,受不良网络信息影响严重。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现象形成的不良导向会扭曲青年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缺乏与现实生活的交互,道德情感力、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均有所弱化。

2.2心理教师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深入实践探索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思想认识和实践创新上都亟须加强。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缺少互动;或是简单地将授课内容搬到PPT上,在课堂教学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通过翻转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面,对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H5等新媒体技术手段缺少有效利用;在研究领域,对于如何应对“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针对互联网时代心理育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存在不足。

2.3心理育人工作尚未针对“互联网+”进行系统化设计

心理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尚未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化探索网络心理育人工作。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来看,“当资源形态、教学场景、评价方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增加的时候,教学设计就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决策。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3]。教师将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陪伴者。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并未进行互联网课程的研讨和实践。在宣传教育环节,要创新宣传方法,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新阵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实效。在强化咨询服务方面,要主动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搭建更加便捷的学生心理自助服务体系,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在心理预防与干预环节,要加大研究力度,了解新媒体等互联网技术对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等心理健康领域造成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探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中的方法。

3“互联网+”背景下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的要求,心理育人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互联网思维中用户第一、人人可享、强调差异化的思维模式具有一致性。心理育人工作在课程教学、宣传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方面都需要用到互联网思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心理育人工作全天候、全覆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菜单式、差异化的内容供给。社交媒体的发展打通了教育者与学生深度互动的多元渠道,学生不仅是心理育人内容的学习者,更是内容的创造者,双向叠加的心理育人活动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互助,形成多方育人合力,营造了心理育人生态氛围。

3.1实现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双联动,推动课程创新改革

5G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5G技术的核心能力。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将线下网络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拓展课程教育平台。除了进行线上课程设计外,还要通过互联网加强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和反馈。例如,通过AR/VR技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多维度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扩大课堂中混合现实内容和视频的容量,将课程中的话题和知识点同步设计为符合新媒体特点的形式进行创作、宣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加强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3.2打造心理宣传“云平台”,增强宣传实效

依托智能融媒体技术推进内容宣传和载体创新,建立网格化传播渠道,深入推进宣传工作阵地品牌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新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首先,积极延伸第一课堂,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心理实践活动内容。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世界精神文明卫生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网络互动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和互助。注重线上线下联动,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微课堂”“微公益”“微栏目”等精品和公益广告,通过情景剧模拟学生面临的现实困境,提供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产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联系。在学生入学、毕业、考试季、社会实践等重要时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增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3.3利用新技术,打造便捷、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紧跟时代变化,贴近学生需求,探索运用心理咨询服务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心理咨询服务实效。一方面,可以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便捷、实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心理咨询可以降低部分学生的“羞耻感”,通过网络建立稳定良好的咨访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基于手机端的预约咨询服务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建立咨询案例库,加强案例研究,提升咨询水平。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全过程数据分析,掌握心理咨询来访者的画像,进行用户画像分析;通过分析来访者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等,对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提供实时预警;通过分析数据,科学分析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通过分析咨询师采取的咨询方法和流程,为心理咨询服务的各个环节提供决策依据。

3.4利用大数据,打造实时、精准的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

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实时便捷的心理测评及评估系统,方便学生实时自主地进行心理健康监测。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全覆盖,通过分析数据实时监测测评结果,增强心理测评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此外,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化布局,建立“校—院—班—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建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后,各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权限实时查看重点个案转介、评估、分级管理情况,以便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和文本研究,针对一些隐藏较深、难以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积极探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心理监测预警体系中的方法。

3.5突出优势,打造专业化的网络心理育人教师队伍

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结合,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授课者,传统的心理教师角色受到冲击。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对心理教师授课技能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课程团队的组建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加重要,每一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课程设计,积极创新,实现知识的多渠道传播。其次,课程思政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课程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心理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实时引导。最后,心理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社交媒体在学生中适时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策划、分解,使之成为宣传教育、课堂教学一体化设计的重要内容。

作者:耿梅芳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