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

“互联网+”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

文章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的重要性和技术支持,随后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的特殊优势,最后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的发展策略,包括科学编写教材内容、积极融入读者建议、大力开发多种形式智能终端、完善数字信息资源、优化应用模式,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互联网+”技术发展,不但使人们生产生活发生了直接改变,同时也改变了现有教育路径,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当中,逐渐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由于涉及多方面知识,所以如果专门为其建立实训室,会极大提高教学成本,而且由于资金限制即便建立实训室,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动手操作的需求。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教学,学生便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极大提升的上课效率,还能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而通过“互联网+”开展数字化教学,让学生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更加方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实现自我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不仅如此,传统教材上列举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只适合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相关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和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学习这些落后知识,会严重影响就业。并且由于传统教材不符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必要建设新形态教材,不仅可以对传统教材进行补充,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知识。同时与传统教材不同,新形态教材通过将静态知识内容与动态数字资源融合在一起,更加符合教师和老师的需求,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对教材的兴趣。此外,新形态教材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增加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互联网+”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基础技术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逐渐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各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将会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并将其融入到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上。并且随着“互联网+”这一模式的出现,使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当中,从而也促进了教材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加入二维码技术,使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获得与教材相关的数字资源,这种新形态教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进行学习,实现碎片化、移动化、自主化和互动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更加容易掌握相关知识。不仅如此,因为新形态教材建设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可以不断进行更新,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知识的需求,保证学生所需知识永远处于行业最前沿,同时新形态教材还可以根据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使教师能够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更详细的教学。此外,通过数据、云计算技术,相关人员还能准确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优势

3.1扩大教材销售规模

由于传统教材可以通过旧书市场或者图书馆等地方进行流通,使得教材的销量大幅度降低。而新形态教材因为价格高,很少有学生会单独购买,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学校用公费进行购买,这就导致经常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并且新形态教材是和纸质版教材一起打包进行销售的,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以通过数字资源来带动纸质教材的销量,扩大教材销售规模。例如:很多出版社都会将4A在线教育进行捆绑销售,在购买其数字资源时便会一同购买纸质教材,因此极大增加了纸质教材销量,而且学生本身也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无论是对出版社和作者还是对学生来说都非常有利。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新形态教材可以有效扩大教材销售规模,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教材的需求。

3.2方便差异化销售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有助于实现教材更新和差异化销售,新形态教材中的纸质部分比较重视各种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理论,所以无需进行全面更新,至于其中的数字部分的更新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某些线上资源能够进行合理更新扩展。除此之外,高职中不同专业的教材内容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即便是年级相同的学生也存在教材需求差异。而新形态教材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对教材版本和教材价格进行灵活调整,全面促销,尤其是某些线上资源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实施效果进行合理收费,促进实现教材的个性化定价。

3.3促进数字化资源更新

精品共享课程资源主要借助共建、共享模式,大力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发展,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某种局限性,像是某些免费共享的数字资源,后续开发建设不及时,进一步缩窄数字资源共享范围。至于新形态教材则主要以打包销售模式为主,进一步减少教学资源价格,可以促进建设者以及利用者实现利益平衡,对数字资源更新可以发挥出某种积极影响。大部分条件下,传统教材主要是以一次性产品的出售形式为主。但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信息技术有效应用,进一步扩大教材传统销售压力。新型教材通过后期数字资源收费以及广告植入等方式进行盈利,由此能够看出新形态教材良好的持久发展能力。

4“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设新形态教材具体策略

4.1注重教材合理编写

新形态教材中对于信息承载的纸质教材而言,需要将关注重点放到基础理论知识和发展规律当中,使整个系统更为精炼,提升系统完整性,有效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主线,结合纸质教材内容,可以借助代表序号以及图标针对数字资源具体类型和内容实施科学标注,适当搭配二维码,如此可以方便学生直接利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积极扩展学习和深入性学习。此外,因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授课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存在某种习惯性。为此针对新型及教材内容的建构和应用,还需要考虑到相关教师的适应性,进一步控制教学推广难度,扩大推广覆盖范围内。新形态教材整体设计编写中需要坚持纸质教材为核心,在全面开发设计各种数字化配套资源基础上,促进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全面融合。打造数字化资源是对纸质静态教材的合理补充,可以使整个纸质教材充分活起来,提升教学互动性,优化教学效果。新形态教材设计中,需要率先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面向专业人才设计相关培养目标中,需坚持实践和理论知识全面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优化学生可持续发展与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有效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高职院校中的相关教学队伍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合理设计确定相应的人才教育目标。促进课程体系全面重构,针对高职院校中的某一专业,在对社会中电子信息工程实际岗位要求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准确把握企业职业能力,判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领域特征。联系具体就业岗位,对电子信息工程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环节工作技能和所需知识点,最终构建校企合作研发下的双线交织课程框架。比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三个课程平台属于基础职业课程平台、扩展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

4.2融入读者建议

数字课程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图片、视频、动画和程序等进行有效搭载,进一步扩大提升教材对于素材类型利用度。对于图片和动画的描述设计应该坚持以学生读懂为主,具有较强直观性,能够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关于学生自主检测系统构建,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教育人员应该积极探究怎样合理利用编排内容以及演示文稿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科学评价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方便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够联系最终评价结果,对评价,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实现教材和读者之间的良好交互体验,相关问题都是需要重点处理内容。数字化资源教材的首个使用者便是一线教师和学生。其对于数字化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关于教学资源构建,教师和学生具有更大发言权。在新形态教材建设应用中,需要对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进行深入调研,不但优化和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创建优质的新形态教材设计编写队伍,打破当前校内仅有校内教师的设计现状,除了十分了解教材内容的校企合作编写队伍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较为了解信息技术的出版人员,积极参与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和设计工作,构成三元主体形式研发团队,对各方优势资源实施全面整合,形成高质量新形态教材,教材编写成员需要全面激发出自身优势,加强合作、科学分工,深化交流和沟通。

4.3大力开发多样智能终端

目前的数字化课程通常是以网页浏览器的方式为主,例如现有的爱课程新形态教材一体化学习网站,该网站内用户注册数量用户初步超出2800万人次。随着学生对于智能手机应用次数的持续增加,可以进一步加强APP开发工作,例如APP相对而言存在一种封闭性特征,能够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读者在实际应用APP软件中,可以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内容。APP软件在合理设定强制占用终端屏幕基础上,可以更好保障读者在学习、阅读等实践过程不会出现其他操作,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注意力。目前指纹识别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和发展,可以借助APP对某个体的数字学习资源实施应用控制。但在APP实际开发环节,应该面向IOS以及安卓等不同平台,合理开发不同版本,考虑相同平台下智能终端的支持差异性。例如运算速度和屏幕分辨率等,如此可以提升系统整体兼容性。新形态教材设计需要充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不同专业学科创建科学逻辑结构,联系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专业课程建设要求,组织教材编写队伍实施综合讨论分析,教材体系结构涵盖多功能平台、数字资源以及纸质教材。其中系统平台作为新形态教材系统中的基础支撑,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促进数字资源和纸质教材全面融合,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教材体系模式。

4.4完善数字资源

针对新形态教材实施全面开发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转化传统思维模式,密切联系新时期的教育需求,实施全面优化、更新和补充。数字资源构建不是简单的扫描纸质教材内容和加工,构成数字化文件,需要进一步创新转化教材的传统编写模式,强化交互性学习内容,例如在建设数字化教材资源中,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动画、图表以及情境模拟等方式把各种抽象化和复杂性内容进行全面简化,呈现出一种深入浅出的生动形象,辅助学生从多种层面和多样角度系统了解影视现象和影视规律,减轻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资源建设中除了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组件质量之外,还需要针对知识图谱构建以及各个知识模块实施有效的衔接处理,设置快速检索模块,提升不同知识点之间挑战速率。数字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够对具体授课内容的课前导学、课堂组织以及课后拓展发挥出良好的辅助性功能,把课程知识点进一步创作为视频或动画等形式,和纸质教材中的图文内容实施全面关联,利用智能终端以及无线互联网可以顺利获取各种价值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创作重点在前期准备环节,率先针对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块实施科学的教学设计,随后联系具体教学实践要求,详细列出相关资源列表,对不同章节名称、资源类型以及知识点等内容进行准确标注,最后联系资源列表内具体知识点,教材设计人员负责编写相应的拍摄脚本,除了选择团队创作的学习资源之外,还可以在数据资源库内添加学生自主创作的教学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案例支持。

4.5优化应用模式

开始正式应用新形态教材进行教学授课前,相关高职教育人员和学生的应用经验相对较少,进一步优化师资资源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探索形式简单有效的数字资源应用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应用效率。为帮助教育人员顺利解决数字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引领学生高效获取各种数字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合理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调动学生对于数字资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出新形态教材自身价值功能,开展深入研究。和传统教材比起来,新形态教材主要优势便是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持续扩展相关数字教学内容,并实施合理修正与及时更新,引领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打造高素质设计团队,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更新。

综上所述,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发展要求,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合理构建新形态教材,这也是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建设内容,是新时期全面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可以进一步突出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观念,为此需要教育人员针对新时期建设新形态教材相关内容展开实践探究,积极研发在线课程,助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作者:唐健豪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