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和视听行业 “次元偶像”现况

广播电视和视听行业 “次元偶像”现况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互联网虚拟世界的IP现象,梳理了网络虚拟人的衍生过程,分析了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前景和风险利弊,对虚拟数字人的未来发展及其相关行业有启发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虚拟数字人;网络视听;演化探索;行业前瞻

1概念成长演化

2021年被看作元宇宙元年,也是互联网的“转型窗口期”。元宇宙的概念就是通过数字化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价值与想象空间巨大,而虚拟人则是虚拟世界的核心资产。网络世界的虚拟人对应现实世界的各种角色衍生出数字化的虚拟人IP,其中包括虚拟演员、虚歌手、虚拟主播和虚拟网红等。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新兴大众文化产物,围绕着与他们相对应的文化、娱乐、服务、社交等虚拟内容,构筑成一个主流的新世界。虚拟偶像不再是曾经的“纸片人”,而是打破次元界限,具有自身价值属性,与受众建立关联性较强关系的明星符号。2016年,日本的动漫企业已经开始进军虚拟偶像产业,凭借面部捕捉、动作捕捉、声音处理等一系列技术优势,将真人的表情行为映射到动漫人物,让角色行为更拟人化。其中,名为“绊爱”的虚拟UP主是首位拥有百万粉丝的虚拟偶像,以原创的AI人格设定深受大众喜爱,她经常参与电视台和动漫展等演出,成为行业先行者,引爆了虚拟偶像热潮。随后,日本的虚拟偶像行业呈井喷式发展,2018年更被称为日本的虚拟偶像元年。在我国,虚拟偶像产业爆发期是2020年前后。虚拟化行业在技术和解决方案上取得一系列突破,使虚拟偶像制作成本下降,加上直播电商、短视频等内容行业爆发增长的大环境,虚拟偶像纷纷上线推出。在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哔哩哔哩”视频平台上,2020年上半年,每个月就有4000多个虚拟主播开播。目前,腾讯、字节跳动和爱奇艺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都相继布局虚拟世界的偶像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广阔的新世界。

2多元技术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虚拟偶像逐渐摆脱传统冷冰冰的“机器人”印象,他们在外形上契合流行审美爱好,能够以更逼真、更人性、更自然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虚拟形象的强大表现力得益于近年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技术。AI表演动画技术使虚拟人的表情、眼神、姿态更趋真实,协同制作技术为智能特效引擎的渲染管理提供自动化流程控制。结合强大的算力和三维捕捉,令虚拟偶像从局部到整体都拥有细腻的表达。成熟的工业化流程促进了产业的蓬勃发展,技术优化升级加速了虚拟人的破次元进程。虚拟偶像产业的多元发展,使受众群体从纯二次元文化核心,延伸到受动漫、游戏、直播、综艺、演出、追星等泛二次元娱乐内容影响的新一代年轻人。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娱乐增长迅猛,催生了新的观众市场,增加了虚拟偶像的消费需求。目前,网络虚拟偶像已广泛出现在新闻、综艺、游戏、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各种不同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方面,上至央媒、下至地方媒体,都纷纷推出了形象鲜明、应用侧重又各具特色的网络虚拟主播。

2.1虚拟主播

2018年11月,新华社研发制作的虚拟主持人“新小浩”,首次亮相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小浩”是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节目主持人。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虚拟主持人“新小浩”和他搭档“新小萌”正式上岗主持节目。此外,还有人民网研发制作的虚拟主持人“小晴”,澎湃新闻研发制作的虚拟主持人“小菲”,央视网研发制作的虚拟主持人“小智”,《光明日报》、光明网研发制作的虚拟主持人“小明”等网络数字化主播。以新闻主播身份出现的虚拟偶像,融合了尖端技术,推动了节目形态创新。虚拟主播侧重于实时语音生成和交互能力,通过先进的学习技术,能基于文本实时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语音和动画数据,实现了从简单的语音助手到有形象可交互的虚拟数字助手的转变。虚拟主播不仅能够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提升新闻内容制作的效率,降低制作成本,还能在突发的新闻报道中,快速地生成新闻视频,提高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质量。基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虚拟主播具备多音字自我纠正、变速、数字纠错和韵律纠错等能力,还能自动完成场景音效配乐等工作。此外,通过机器深度学习,虚拟主播可以掌握基于时政、体育、娱乐、财经等不同领域的常识和专业术语,并应用在不同报道场景中。2021年,北京广播电视台研发了我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数字人“时间小妮”。她区别于其他虚拟主播,侧重于用户服务功能,以人工智能和情景对话的形式为用户奉上贴心服务。

2.2虚拟歌手

虚拟数字人应用在综艺娱乐方面,较为经典的是日本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初音未来”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后盾,结合前端渠道运营,除了活跃在网络空间,还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参加综艺节目,代言各种产品,举办个人演唱会等,人气甚至高于许多真人明星。国内的虚拟歌手“洛天依”的核心技术是使用雅马哈公司的VOCA-LOID音乐制作语音合成引擎,以甜美治愈的声线,配合一身中国元素造型,迅速抓住年轻网友的心。VOCALOID歌声引擎经过了20多年的技术研发,5个版本的升级迭代,在业界享有很好的口碑。VOCALOID是用预先录制的声音为基础制作音色库,结合歌词、旋律就可以合成歌曲音频。“洛天依”曾数次登台各大卫视献演,解锁时尚双刊封面。2021年,“洛天依”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与王源等艺人为全国观众演唱和送上了新春祝福。2022年,在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洛天依”与“硬糖少女303”同台演出,为广大观众带来虚实梦幻的全新娱乐体验。2022年,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频率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第一个元宇宙超写实虚拟偶像歌手“叙白”,如图1所示,这也是元音链传播板块的虚拟偶像。2022年1月23日,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31周年台庆当天,由这位虚拟偶像歌手演唱的第一首歌曲《锁定未来》上线。这是新生代虚拟唱作人“叙白”的音乐之旅,这位虚拟少年人从另一个平行宇宙破风而来,用歌声奔赴闪耀的未来与梦想。广东音乐之声频率本次打造的数字虚拟偶像歌手,目标为实现创新模式和商务经纪平台的愿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元宇宙世界。

2.3虚拟代言人

虚拟明星不仅霸屏国内的娱乐舞台,商业代言也被虚拟偶像拿捏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品牌方注意到了虚拟偶像的潜在代言价值,开始将商业的目光放到虚拟代言人身上。以前,以现实世界的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通过明星的个人魅力加深大众对品牌的印象,能够轻易取得目标受众人群的对产品的好感和对商家的信赖。但近些年,顶流明星“翻车”的消息不绝于耳,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品牌解约事件和明星影视作品遭遇禁播、删减、打码等。各种各样爆炸性的明星负面事件充斥网络的同时,虚拟世界的品牌代言人却能在许多方面弥补真人明星的缺陷。虚拟代言人相比真人明星广告费用成本更低,还能避免明星“塌房”风险,企业能够直接与虚拟偶像公司合作,或者推出自己独创的虚拟形象。例如,麦当劳的“开心姐姐”、天猫的“千喵”、屈臣氏的“屈晨曦”、欧莱雅的“M姐”等。除了熟知的商业品牌,湖南卫视的《你好星期六》也启用了虚拟主持人“小漾”作为品牌代言人。虚拟主持人“小漾”不但外形表情生动、形态逼真,还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模拟完成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受到年轻电视观众的追捧。

3产业运营风险

虚拟偶像作为二次元、粉丝文化和创新技术成功碰撞的产物,在众多领域中得以应用并崭露头角,坐拥庞大的流量热度和粉丝群体。但目前,虚拟偶像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更新迭代的同时,资本已跑出了加速度,这难免会带来一些风险。首先,在虚拟偶像产业链的上游,经过数十年的技术迭代,让虚拟人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但技术层面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网络上的粉丝对虚拟偶像的“完美表演”期待很高,不能承受虚拟偶像呈现出来的各种缺陷情况。虚拟偶像的完美光环,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技术故障而幻灭。例如,某网红和某虚拟偶像同台直播的时候就出现过“翻车”事故。该虚拟偶像在表演期间因为系统错误没有声音,观众只能尴尬地看着她哑唱。这件事情发生后,许多网友调侃说假唱“实锤”,纷纷表示要“脱粉”,这无疑对虚拟偶像和代言的品牌方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在产业链中游,品质把控决定了虚拟偶像的社会价值。随着技术的成熟,虚拟人变得更像真人,甚至代替真人活跃在大中小屏各式舞台,让主流受众熟悉他们。资本注入带来的行业“过热”导致恶性竞争,站在虚拟产业风口的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盲目求新求变,为了提升运营IP流量和转化力,刻意为虚拟偶像产品引入不健康元素。例如,有些造型过于露骨,通过言语传递不良价值观等。虚拟人比真人容易被操控,可以轻松实现运营者的目的。虚拟偶像的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风气给年轻人带来不切实际的幻想,误导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有些企业没有严格审查用于机器学习的素材库,不良信息污染了虚拟偶像的对话模型,结果在互动时出现不当言论。例如,“Hololive事件”就是因为敏感言论导致惹祸上身,甚至失去中国大陆市场。再次,虚拟偶像本质是人为塑造的,是以虚拟的真实形象实现粉丝的幻想投射。在产业链的下游,与受众的连接关系决定了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下,俊美的外形结合精准的情感输出,让虚拟偶像走进粉丝内心,为受众带来高度满足感。有些运营者为了谋取利益,利用这一特质,透过虚拟偶像引导粉丝群体,使商业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虚拟偶像受到负文化圈群的影响,出现虚假宣传、恶性营销等情况,使受众对产品或事件产生错误认知,扰乱网络舆论秩序。最后,元宇宙概念充斥着大量泡沫,资本操控、行业垄断、产业内卷等都会给虚拟偶像行业带来风险。因此,初入局的企业更需理性对待,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认知。虚拟偶像的运营难度远远超过想象,因为他们不像真人明星那样会自我成长,他们缺少真实的人生故事,更缺乏原生态的人性特点和性格魅力,唯有依托于人设,输出优质原创内容才是根本。虽然伴随着软硬件技术的提高、行业整体环境向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憧憬,但虚拟偶像要做到理想的完美程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行业持续发展

网络虚拟偶像产业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实现数字强国目标的重要分支产业。虚拟偶像的研发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目前,传统的广电媒体行业进入虚拟偶像领域无疑是迎合风口,为争取Z世代受众展开贴身近战。虚拟偶像产业作为文化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项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相关的政策连续性也还没有跟上,这些都将成为网络虚拟数字人未来发展的风险点。因此,在追逐热点和创新的过程中,避免负文化的侵蚀与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庸俗化、低俗化,必须要制定配套的法规,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大力在虚拟数字人的内容生产和表现形式上下功夫,既确保该产业的发展有正确的价值引领和审美引导,又不乏新颖有趣的生动形象以打造品牌。如此,方可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无限风光。

作者:李伟良 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