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

融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前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落实工作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形式,这也推动了融媒体的产生,建立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途径的基础上,构建了互相融合的传播媒介。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基础工作能力和素质也需要进行针对性地提升。为此,探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实际工作转变情况,并且分析其工作素养需要提升的方面和措施,是本文着重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

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的过程中,记者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负责新闻信息的采集和整合,能够发现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多种民生问题,同时也可以深入挖掘部分事件背后的真相,将其以客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在融媒体环境中,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加丰富,挖掘信息的途径也逐渐完善,这对于记者的工作是新的机遇,但同时也蕴含着潜在挑战。因此,充分分析记者的基础素质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是当前提升广电新闻工作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融媒体背景下广电新闻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融媒体环境为广电新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传统仅依靠电视以及广播和报纸传播的新闻内容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立在多种数字媒体系统以及软件平台的基础上来拓展自身的生产领域,能够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记者的调查也可以深入民众的生活,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这将成为广电新闻工作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

(二)新闻工作互动性增强。融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多种信息载体,不仅能够为记者提供工作便利,也可以与民众进行互动,当前智能终端、计算机网络、云端数据库等信息媒介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手机、电脑也成为了每个家庭中必备的信息化设备,这导致新闻在传播和形成的过程中与民众之间有了较高的互动效率,通过软件媒体,民众也可以发表自身的想法,传播身边的重要信息,这可以进一步提升记者捕获、整合、追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民众也可以通过官方账号与媒体方取得联系,针对某一事件进行互动讨论,这是融媒体环境为广电新闻工作带来的主要优势。

(三)监督渠道得到拓展。建立在信息互动的基础上,民众也可以通过当前大量的社交软件,实现与官方媒体之间的监督行为。监督行为主要体现在对于事件的报道和挖掘是否具有全面性和贯通性,记者能否从始至终将整体事件的原貌进行呈现,能否挖掘整体事件发展的重要过程,以此来宣传某种积极的正能量思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民众通过融媒体载体进行广电新闻工作监督,可以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新闻内容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稳定新思想的价值。

二、融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记者素质培育背景

融媒体环境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广电新闻工作的重点模式,手机终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社交软件等都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途径和信息获取的载体。实现传统媒体工作模式和现代化智能媒体工作模式的有机结合,注重融合而非替代,才能够进一步丰富当前的媒体工作内容,发挥二者之间的个性化优势,打造综合化的媒体工作模式。而广电新闻记者的工作素养也需要结合“四全”进行针对性分析,发挥媒体人自身的职能,结合当前的融媒体环境,打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工作模式,这才是广电新闻记者落实新闻媒体工作过程中应该发挥的基础价值。

三、融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记者素质培育措施

(一)基础意识素养。关于广电新闻记者的基础意识素养涉及以下几个核心方向,首先,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具备极强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主要依托融媒体环境的庞大数据库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数据来源于多种渠道,记者需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新闻点,并且能够通过多种媒介与新闻事件融为一体,主动获取和接收大量的真实信息,切勿让自身处于被动状态,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前群众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群众需求和改进意见落实新闻工作的针对性调整。以衡水广播电视台为例,全台记者日常发现的新闻线索,会第一时间通过“冀客”App上传至台融媒体中心指挥中心后台,这些线索几乎涵盖了时政主题、社会民生、舆论监督等方方面面,大量数据的汇聚与共享以及各平台各栏目对线索的采集再创作,让整个新闻事件的“时、度、效”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其次需要具备极强的实事求是精神,这是新闻媒体记者工作的最基本素质,尤其是在融媒体环境的影响下,消息的类型较多,这便导致了新闻信息的真伪有待考证,因此记者在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在信息报道的过程中切勿增添较多的主观情感,以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解决民众的困惑、宣扬正确的思想作为主要目的。

(二)基本创新素质。由于融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化智能软件和智能渠道,这些都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途径,但是部分广电新闻记者还不适应融媒体带来的发展优势,在调整自身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适应力较差,且无法根据当前既有的工作优势进行创新,这导致新闻工作内容枯燥乏味,因此在创新素质的引领下,当前广电新闻记者必须要积极借助新型的媒体形式和信息资源渠道,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促使新闻工作向信息化和融合化方向转变。2019年4月,衡水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创作融媒体早读新闻栏目——“声琳其境”,栏目设“时政要闻、衡水新闻、新闻纵横、历史上的今天、生活提示”等几大板块,形式包括图文、音视频等,记者周琳担任主播,用亲和自然的风格梳理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内容兼顾新闻性、导向性和趣味性。目前已300余期,获得近百万次点击转发量。作为媒体融合的一次尝试,它为“衡水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注入了新生力量。另外也要建立在新闻内容和节目核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由于当前人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和类型逐步增加,对于传统新闻内容的兴趣已经被削减。因此,新闻节目和新闻内容需要借助更深一层的内涵挖掘和焦点话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并且强化新闻媒体的重要地位。但是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广电新闻记者必须要秉承公正、全面、客观的理念进行焦点汇聚,切勿盲目追求创新,导致新闻内容丧失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基础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建立在新闻工作本质基础上以及记者岗位职能基础上展开的,在融媒体环境下,记者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以此来有效应对多渠道、多层次的新闻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需要逐步完善自身的创新思路,充分了解融媒体带来的客观影响,进行有效的工作转型。2020年新年伊始,肺炎疫情肆虐,衡水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与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推出《抗击疫情我们一起上》特别报道,将直播车开进各县市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直击疫情防控一线。这期间,广播记者从幕后走到直播镜头前担任主播,用全新的视角和朴素的语言真实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场景,六场直播获得近500万网友观看点赞。

参考文献:

[1]赵文华.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

[2]李彦会.论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J].传媒论坛,2019(17).

作者:白顺义 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