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考核体系构建探析

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考核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考核是电类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核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为例,将考核方式划分为平时考核、实验预习考核、实验过程考核、实验报告撰写考核四个环节。突出过程化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具体实践,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考核;过程化

1引言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教高函[2018]8号”《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学习过程考核,深入开展教学改革[1]。为此,各高校积极行动,探讨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学位课程,其课程实验的考核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判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水平,进而调整教学设计。课题组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为例,探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过程化考核办法,对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实践习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考核体系现状

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课程实验考核方式并不能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上传统的课程实验成绩往往取决于实验报告成绩,导致实验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只关心实验数据结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没有提高。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实验预习被忽视

实验课程的课前预习,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3]。在实验课前的预习中学生需要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相互验证,使实验过程更具目的性,才能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内容。实际情况中,教师虽然布置了实验预习任务并且提前下发实验手册,但实验预习并不在考核范围内或者没有考核标准,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实验预习任务。结果就是课程中学生各种问题不断,实验过程没有目的性,达不到实验教学目的。

2.2实验项目难以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原有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项目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是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手册的流程,按部就班的操作就能顺利完成实验,实验考核目的也只是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不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

2.3实验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中,只重视学生实验数据,而忽略学生的实验过程表现。一般实验成绩由实验平时考勤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共同组成。由于没有详细的实验过程考核标准,只要实验数据正确并且实验报告内容完整和书写规范,就认为学生实验过程良好,最终实验成绩得分很高。这就导致学生只注重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实验结果,甚至不能避免学生抄袭实验报告而得高分的情况存在。

3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为例,构建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方式

我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学时共80学时,其中实验课程共16学时,理论和实验学时比为4∶1。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大于实验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因此,构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科学的、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于有效评价学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工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1科学设定实验过程考核重点

一般情况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考核重点内容和授课的重点知识和内容是相一致的,考核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有的实验项目设计中并没有为学生明确指出实验过程考核点,学生不清楚在实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经常会出现学生拿着实验结果数据询问实验教师是否正确,而不是通过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去判断数据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清楚的知道实验项目的重点是什么,这就需要利用考核重点来引导学生。因此在每个实验项目的内容设计上应该配合实验过程考核重点,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更应该清晰的指出其重点考核的内容,以给出学生明确的实验预习和实验操作指引。我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共16学时,为了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课题组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每个实验项目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并且每个实验项目均给出重点考核内容,以指引学生有重点进行实验预习与实验操作。同时根据实验项目不同的认知目标,将所有的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元件的测试方法以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基础性实验各考核点占比分别为:实验设备操作40%,实验过程30%,实验结果验收20%,小组答辩10%。综合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由于认知目标不同,所以其实验内容设计和考核重点也应不同。综合性实验各考核点占比分别为:实验设备操作10%,实验过程数据40%,实验结果验收30%,小组答辩20%。

3.2加强实验预习考核

在教师进行实验课授课前,均会为学生布置实验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一般包括理论课程复习、学习实验手册、熟悉实验步骤等内容。但经过实际调查,由于没有实验预习的考核,学生对于实验预习任务往往不认真、不重视,甚至不去完成实验预习任务,从而达不到实验预习效果。因此,良好的实验预习任务设计以及与其相配合的考核方式设计,能够督促学生主动的完成实验预习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的完成实验教学目的。近几年的“雨课堂”等辅助教学资源设计了很多过程考核手段[4],因此课题组在实验预习阶段引入雨课堂作为考核工具。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共安排有八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前均安排有实验预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预习,课程组录制了实验预习的微课视频。这些微课视频内容包括实验理论知识的复习与讲解、本次实验目的讲解、实验内容讲解、实验步骤演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力争让学生爱实验前更好的理解相关实验项目的理论背景知识,掌握实验项目操作步骤和流程。课题组同时利用“雨课堂”考核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题目。这些题目针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设定,依据答题情况,实验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实验预习情况。学生除观看微课和完成题目考核外,还需利用电子仿真平台软件进行实验项目的仿真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电路的仿真设计、各种电路和元件参数的模拟测量、模拟整个实验项目的操作步骤,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经过上述逐步分解,将学生的实验预习任务设计成为观看微课、题目考核、实验仿真和撰写报告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均可进行在线考核,从而减轻了实验教师负担。四个部分在整个实验预习考核所占比重分别为观看微课视频占10%,正确回答预习题目占30%,实验仿真任务占40%,预习报告撰写占20%。

3.3构建科学规范的过程考核体系

在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中,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验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三个环节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实验表现以及实验预习情况;实验验收成绩主要是学生实验数据结果正确与否;实验报告成绩主要考查实验报告撰写内容是否完整和结论是否正确。整个考核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因此考核成绩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重新制定了实验考核成绩组成。实验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比10%、实验预习成绩占比30%、实验过程成绩占比40%、实验报告撰写占比20%四个环节组成。平时成绩内容为学生是否按时提交各项考核资料和实验表现,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预习成绩为学生实验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过程成绩为在实验过程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情况,根据实验项目类型不同其考核重点也不相同,主要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报告成绩为报告撰写情况,重点是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实验总结,主要考核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素质。考核体系既体现了对理论知识水平、基本技术与技能、专业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同时又有综合协调与沟通能力的考核[5]。

4总结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规范的实验考核体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了学生自我提升的教学目的,从而建立了一种内在驱动的学习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改革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凤娥,孔令德.电子技术实验成绩分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105-108.

[2]顾秋洁,谭爱国.模拟电子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3):81-84.

[3]桑林,付强,师楠,等.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117-118.

[4]许红梅.电路分析考核体系构建与教学质量评估间关系的初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221-222.

[5]王培元.新工科背景下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建设探究[J].轻工科技,2019,35(2):168-169.

作者:董建彬 王军芬 马艳玲 单位:河北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