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给电视采编带来的挑战及操作策略

媒体给电视采编带来的挑战及操作策略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入突进,国家传播体系逐渐得到重构,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及探索给电视采编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在分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操作策略,以期为推动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电视采编;挑战;操作实践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业迎来了发展变革期,融合发展成为其发展变革的重要趋势。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在国家媒体融合发展政策的导向下,各地市的各类媒体采用多种方式探索并践行媒体融合发展及重构,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探索中,电视采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电视采编面临的困境,探寻合理科学的发展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中电视采编特点

(一)传播模式及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

媒体融合时代,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在电视媒体中,为信息传播营造了多元环境,在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传播范围的变化[1]。当前,我国新闻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元,手机、电脑、平板及其他媒体传播方式来传播信息,还可利用网络直播方式实时快速地传播新闻,以最真实场景和最快时间、最生动的一手信息进行传播,真正地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新近性的特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步转型,网络媒体和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媒介传播和搜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受众也能利用网络平台的兼容性随时查阅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针对不同信息开展合规且自由的评论,发表自己独特见解[2]。媒体融合发展中,受众接受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与观众的互动性加强,受众话语权也得到提高。在媒介融合环境中,信息传播模式的丰富多样化为受众提供了较强的视觉冲击体验,音频、文字、图片集视频等呈现方式有效地强化了信息流通效率及速度。受众能够通过不同渠道及平台在第一时间内查找自己所要的信息。此外,信息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社会相关信息内容,也有生活、娱乐等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二)突破传统信息限制

传统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在交通、网络及硬件设施的限制下,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存在时空局限性。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中,信息传播已经打破时空限制,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生产者和者,所以信息内容的时效性更强,传播速度也更快,不管受众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在第一时间内搜索到最新信息,从而提高了电视传播的整体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整体传播的品质[3]。信息传递模式也发生重要转变,不管是信息整体品质还是其真实性、时效性都得到根本性提高及改善。此外,在信息处理方面,媒体融合环境中,电视采编信息处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尤其是5G技术的应用使社会信息交换速度及频率整体提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电视新闻传播效率同样提速,新闻种类也更加多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为更好地吸引受众,要求电视媒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承载量必须更大,所以,媒体融合发展中,电视新闻媒体必须不断创新,增加信息承载量,以满足融合发展的需求。

二、媒体融合发展中电视采编面临的挑战

(一)采编技术存在短板

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及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对采编人员知识及创意的依赖,其技术投入多集中在电视设备方面,而非对采编工作的技术投入。但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只有建立自有渠道,在内容生产上顺应互联网传播特性,通过流程优化、VR/AR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布局、社交渠道,信息共享、内容共融互通,实现各种媒介资源与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4]。然而,地市电视媒体与部级主流媒体相比,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知识储备和内容展现,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采编流程重构上亟需提高。虽然许多市级媒体融合实现了信息内容和技术应用的共融互通,但依赖的技术是由外部获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获取缺乏规划性和统一性,影响采编工作效率。在现实操作中,电视新闻采编时间较长,信息采集、信息传播及制作都较慢,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一条电视新闻信息需要经过现实搜集、策划、采访、报题、剪辑、写稿配音和传播等过程,在此过程中,都需要依赖先进采编技术设备,借助新技术设备方能有效地提高采编工作效率。采编技术的投入较少,尤其是地方电视台,采编工作技术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即使有些电视采编技术设施得到提高,但具体的技术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采编人员无法熟练地应用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视采编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人才流失严重,采编队伍老化

人才资源是媒体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在媒体融合环境中,传统电视媒体吸引力显著下降,原有电视采编人才流失严重,一线采编岗位人员年龄偏高,队伍建设较为困难,且知识结构老化媒体融合发展也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鉴于媒体发展竞争的加剧,传统电视媒体薪酬待遇没有竞争力等,给电视媒体采编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有一份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传统媒体对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签约三方签订协议后主动缴纳违约金解除协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媒体经营状况不佳,导致队伍不稳定,使得优秀电视采编人才的流失及引进难问题,采编队伍严重老化,且有恶性循环的趋势。

三、电视采编工作融合发展的操作思路

(一)探索深度融合与区域数据开放联动可能性

当前,地方政府均已形成了数据生产力价值和开发利用公司,并构建了数据汇聚及开发部门。有些媒体已经尝试在媒资库建设、新闻内容的精准推送、信息采集、用户资源运营、产业开发及终端管理等环节应用了大数据技术,一些媒体提出打造文化科技数据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在电视融媒体平台利用纵向连接实现上下级媒体资源的连通,从横向上打通媒体同社会各个领域的大数据资源,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及新闻生产及传播速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能够实现电视新闻从可读性到可视化传播大趋势。通过重建人才的使用机制,加快薪酬制度改革,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资收入和待遇,使现有人员通过职业再学习提升自我,实现知识、技能的再升级,从而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市级电视媒体融合中心要利用参与实践的主体优势,关注民生,把握好公众和政府各自的诉求及立场,凝聚共识,求同存异,进而实现电视作为主流媒介的职能价值。

(二)创新机制体制和操作模式

媒体融合发展中,人才至关重要,电视新闻媒体要采用全新的机制体制及操作模式,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逐渐消化历史性问题。电视新闻媒体要从自身媒体融合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化创新性探索,将电视新闻APP平台独立起来,以股份制的方式构建统一的新型APP,将其作为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试验点,作为采编工作提速的创新点和新尝试。让电视新闻的媒体融合真正体现出移动优先战略,从而推动电视新闻在人才、技术及资源方面向电视移动端平台集聚,而后不断地消化和吸纳传统电视媒体的存量资源,重新构建新型电视新闻主流媒体平台。在强化新闻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基础上,让新闻工作者感受到新闻工作带来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解决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困境,进而想法留住人和注重吸纳新人。当前,照相机、手机的拍摄功能大幅提升,实现了人人可拍摄可采访的局面,电视媒体可借鉴过去的通讯员机制,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领域培养通讯员,引入有偿供稿机制,实现新闻的快速采集,丰富节目内容。

总之,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中,市级电视媒体发展在转型升级中给采编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采编人才流失严重且存在技术短板,电视新闻媒体若要改变此状况,推动融媒体发展,应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和操作模式,探索深度融合及数据联动开放的可能性,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层面推动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宣梦迪.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20.

[2]李乐园.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途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07):137-138.

[3][4]杨梅.王利平.借力蓄能,助推全媒体融合发展成“势”——《云岭先锋》全媒体发展解码[J].传媒,2019(24)

作者:袁西蕤 单位:许昌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