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标题制作浅议

电视新闻标题制作浅议

摘要: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优秀的新闻标题制作,则是增强新闻报道吸引力的第一要素。任何类型的新闻,都需要一个好的标题。社会新闻讲述群众的身边事,因烟火气十足而深受大众喜爱。社会新闻的标题要求生动丰富、形式多样、抓人眼球、不拘一格。如何制作优秀的新闻标题?应注意哪些原则?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参与社会新闻改稿审稿的经验,以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近年来所播新闻的部分标题为例,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视;社会新闻;标题制作;制作技巧

一、简洁精炼是新闻标题出新出彩的关键

电视新闻标题好比“新闻眼”,在新闻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更要以创新为使命。加之电视屏幕的空间有限,标题停留时间较短,要求标题能在一瞥之间让观众了然题意。因此,如何让标题短小精悍、引人入胜,是每个电视记者和编辑亟须探讨的问题。好的标题要高度概括,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对容易引起高度关注的题材,标题可开门见山,直接讲述核心事实。如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机长刘传健在飞机挡风玻璃破裂的极端情况下临危不乱,凭借高超技术和过人的心理素质将飞机安全降落于成都,避免了一起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5月15日,《天天630》派记者采访了刘传健的妻子,当天独家播出了标题为《好样的川航英雄机长是重庆人》的报道。此事件全国关注,《天天630》的这则新闻报道时效迅速。标题中“川航机长”“重庆人”这两组关键词,瞬间抓住了观众尤其是重庆观众的眼球,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以这条新闻的内容来看,还有几个可用标题:《川航机长妻子:没想到丈夫这么勇敢》《工作时是机长在家是“女儿奴”》《丈夫曾是轰炸机驾驶员这次英勇救下一飞机乘客》等,但这些都不如《好样的川航英勇机长是重庆人》这个标题。“川航机长”“重庆人”,这几个字对于重庆观众而言,贴近性和关注度可想而知。再如《男子持械抢车伤人公交司机救下十岁小女孩》,这则新闻报道荣获了2019年度重庆新闻奖消息类节目一等奖。报道的是一男子泄私愤连伤五人后欲抢公交车,在车上胁持一名十岁女孩,意欲用榔头行凶时,智勇双全的公交司机先关闭车辆发动装置,阻止歹徒抢车,后抓住时机解救身处危险的小女孩的事件。这则新闻的标题没有使用一个形容词,却清楚地交代了事件梗概。上述两则新闻报道,除题材本身极容易引起市民关注外,标题制作也相当成功。而对于一些题材较普通的新闻而言,如何制作标题才能引人注意,出新出彩?笔者认为,应捕捉最与众不同的新闻细节。举个例子,市民马女士在某家具门店定制了品牌家具,对方迟迟没能制作安装到位,马女士找上门去,对方称自己缺少周转资金。为尽快完成装修,马女士竟借给老板23万元,结果老板收钱后便失联。这是一则普通的因消费纠纷引发投诉的新闻,改稿的时候笔者将新闻中最不可思议的部分,就是马女士借给老板23万这个细节,在标题里点明——《定制家具未按期完成消费者借他23万老板失联?》,高度概括新闻中最有吸引力、最有趣和最有谈资的细节,并体现在标题里,让人不想看下去都不行。除此之外,出彩的新闻标题还应适当制造悬念,埋下伏笔。伴随社会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跃进步,信息铺天盖地,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碎片化阅读盛行。无论是电视媒体、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标题对观众的视觉影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地广电相继成立融媒体中心,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新闻的探索越来越多。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标题是内容的眼睛。海量视频中,标题起得好,获得高点击量的几率就更大,更容易被平台推荐。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而言,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同等重要。传统媒体要在避免成为“标题党”的同时,学习新媒体思维,多在标题上制造悬念,学会适当“卖关子”。比如,《震惊!630铁粉竟到电视台门前求真相》,原本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报道的是《天天630》颁发热心观众奖,有观众为核实真假前来电视台求证的事。该标题适当地给观众“卖关子”,自然比《630发奖婆婆来求证》这样的标题更有吸引力。还有一类新闻值得一提,就是与儿童相关的新闻。稿件若涉及儿童,可在标题里直接点明。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具有独特价值与潜能的个体,同时他们又具有脆弱性,需要成人的保护,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与儿童相关的话题如“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五个领域的内容[1],始终是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新闻中但凡涉及儿童,可以把与之相关的部分高度概括,写入标题,如《17天女婴遭遗弃抱孩子来的有两人》《比特犬拴在人行道四岁男孩路过被咬伤》等。

二、准确严谨是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的生命,更是新闻标题的生命。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浓缩精炼,依托内容而存在,无法游离于内容以外。好的社会新闻标题不拘一格,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互联网时代,社会新闻被转载、抓取、传播的速度极快,其标题制作更应准确严谨,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跑偏事实,不能夸大其词,不能一味追求夺人眼球。“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2]。涉及突发性灾难事故、人员伤亡,易形成舆情的新闻报道,标题要求更加精准、严谨。以《网传奥陶纪绳断小孩坠崖记者调查并无人员伤亡》为例,报道的是网传知名网红打卡景点万盛奥陶纪一游乐设施绳索突然断裂,乘坐者一小孩坠崖的事件。有游客将拍摄的视频上传至网络,一时间被广泛传播,但事实上视频内容并不完整。《天天630》记者前去调查后发现,该景区仅发生游乐设施绳索断裂一事,并未发生乘客坠崖。对此,记者最初拟写的新闻标题是《辟谣电缆钢丝脱落无人员死亡网友质疑安全检查是否到位》,一审后将其改为《谣传奥陶纪电缆钢丝脱落出事故记者调查无人伤亡》。因为“网友质疑安全检查是否到位”过早地下了结论,事故情况和原因尚未明了,应着重强调“调查后无人员伤亡”的事实。二审时,又修改为《网传奥陶纪绳断小孩坠崖记者调查并无人员伤亡》,将“谣传”改为“网传”;“电缆钢丝脱落出事故”改为观众更容易理解的“绳断小孩坠崖”。因为“出事故”是定性的词汇,不能将其定性为“出事故”;“无人员伤亡”前加了一个“并”字,有强调意味。经过这几处改动,使标题更加准确严谨。涉及人身安全的新闻,标题不能夸大其词,故弄玄虚,要以事实为准绳,直接揭示最核心的事实。比如,《有图也并非有真相嘉陵江沉船是假的》,报道的是有网友拍摄了嘉陵江沉船的照片在网络上传播,但所谓沉船并非事实。事实是为响应环保要求,嘉陵江边造成污染的餐饮船只被拆解,江水涨潮后淹没了这些被拆解的船体。再如,《钢管插过工人身体竟然是视觉错位》,标题先下结论,后讲因果。经记者调查后说明真相,流传网络的这张图片,实则由于拍摄角度的偏差,使钢管看似插进了工人的身体,造成受众误解。涉及生老病死的新闻,标题要展现人文关怀,要保有对生命的敬畏。如《去世母亲留下存款记者帮忙了却心愿》,原标题为《取四千元死亡存款遇尴尬记者帮忙了却多年心愿》。报道的是向先生母亲去世后,她在银行存留的4000元需要其子女三人到场办理公证后才能取出,但向先生的姐姐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到场公证,于是向先生找到了630记者帮忙一事。对于采访对象向先生来说,自己的母亲去世是一件不幸的事。原标题中“死亡存款”的提法既不准确,也缺乏对死者的尊重,改为“留下遗产”或“留下存款”更合适。涉及纠纷类新闻,标题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对存在争议的人和事不随意定性下结论。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制作社会新闻标题时偏爱夸张,玩噱头,甚至追求耸人听闻的字眼。男女恋爱纠纷,标题时常可见“渣男”“花心女”等提法;消费投诉类纠纷,在未明确事实的情况下,“黑店”“黑心商家”等轻易定性。一旦标题中出现这类带有结论性质的字眼,即使随后采访再怎么深入,如何澄清事实,最初报道的倾向性都会先入为主地带偏舆论走向。也正因如此,新闻播报后被投诉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反,《是不是预存物管费业主物管说法各不同》《女子怀孕想生子男友看法不同起争执》《装修合同简单草率事后双方都添烦恼》等新闻标题,就更客观中立。还有一些新闻,由于事件本身具有娱乐效果,标题可增加一些娱乐元素,适当娱乐化。如《恩爱秀出新高度替夫顶包把车开》,丈夫酒后驾车被查,妻子护夫心切,披头散发跑来顶包,民警比对监控视频后查明真相,夫妻二人这般行为令人啼笑皆非。《望海花都常“望海”宏帆路上频“扬帆”》,位于宏帆路的望海花市地势低洼,一下雨就可能被淹,改建迟迟不动工,商户颇多怨言,这个标题很有反讽效果。《账户多了八千万,幸福来去都太突然》,某市民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多了八千万,原来是错把银行的演示版账户看成自己的账户,闹了笑话。还有《汽车天窗被吹掉轿车一秒变“敞篷”》之类标题,风趣、幽默,带有反讽的效果,吸引读者眼球。娱乐化的标题讲究自然贴切,不能让人看后觉得不舒服。比如,《七岁男孩打网游花七万夫妻上演“混合双打”》《十岁男孩因对作业应付了事被父母“混合双打”》,这类因孩子犯错被父母体罚的新闻,标题中经常见到“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的字眼。把“单打”“双打”“混合双打”球类运动的专用词汇引申到体罚孩子上,标题的娱乐化让人觉得刻意、生硬,有“看热闹”“认为孩子活该”之嫌。这样的标题显得轻浮、缺失分寸感,应尽量避免。

三、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一)短小精悍显重点。因电视屏幕空间有限,对新闻标题的字数有一定要求,字数稍多的标题需排列两行,分为上下两句。具体来说有这几种类型:上句描述背景,下句陈述事实,如《刚定了小目标健身房却关了》《恩爱秀出新高度替夫顶包把车开》;上句陈述事实,下句交代后果,如《老鼠从天而降食客受了惊吓》;上句站在甲方立场解释问题,下句基于乙方视角阐释观点,如《谈恋爱女子怀孕想生子男友意见不同起争执》;上下两句都是对同一事情的描述,显示事件的严重程度,如《粗心老爸耍手机憨态萌娃很生气》。简单地说,分为上下两句,字数相同的标题,若采用对仗对偶的形式,会使语言更加凝练精简、结构更加工整,在视觉上给人整齐美观的感受,且比一般陈述句更具感染力,便于记忆。短小精炼,突出重点和关键词,也更容易被观众“看见”。

(二)朗朗上口多押韵。当观众阅读电视新闻的字幕如标题时,通常以默读为主。因此,使新闻标题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是增强吸引力一大技巧。不少优秀的新闻标题,都是押韵的。比如,《天上经常掉东西这回是个娃娃鱼》《贤惠媳妇撑起家街坊邻居把她夸》《管道漏水比较猛居民觉得好心痛》《拍卖买到避难层个中教训实在深》《警花抱娃指挥交通云南汉子两度泪崩》《清早下河游个泳一不留神救个人》等。因为押韵、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巧用数字更生动。制作标题时,可以合理使用数字。数字的引入,能给人精确之感,使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如《养生馆里打了一针八旬老太突然失声》,八十四岁的刘婆婆在不具备医疗资质的养生馆里打了一针,导致突然失声,引发投诉。《老汉贪嘴连吃七天柿子医生手术取出五个结石》,在外务工多年终返乡的郭老汉,由于多年未尝家乡味儿,嘴馋自家地里的柿子,七天吃了一百多斤,导致柿子的果胶、鞣酸与胃酸发生反应,形成柿石。郭老汉因此胃痛不已被紧急送医,在医院取出了柿石。标题里“七天”和“五个”这两组数字,让观众心生好奇,激发他们往下看的兴趣。《乘客乘坐630路公交车后拨打“天天630”栏目热线爆料》,一位乘客乘坐630路公交车时,钱包失而复得,他随即拨打630热线电话,表扬拾金不昧的630路公交车驾驶员。原本这两个“630”所指毫不相干,但记者出人意料地把这两个数字联系到一起,既陈述了事件本身,又是为栏目做了宣传,心思巧妙,一举两得。此外,《险女子被压车轮下/幸二十人抬车救人》《假警察骗人六小时真警察释疑一小时》《价值万元铁疙瘩当废品七元就卖了》等标题里的数字,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四)方言词汇接地气。电视语言是跟观众拉家常式的交流,不能过于文绉绉,带给观众亲切感相当重要。因此制作标题时,文字应口语化,可巧妙运用个别耳熟能详的方言词汇,使新闻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如《合同签得“实打实”兑现承诺“空对空”》,合同签得具体,履约却不到位。重庆话里“实打实”有实在的含义,“实打实”对“空对空”,工整且对比鲜明。还有《重庆女孩傻“耿直”喝酒无度害自己》《又是一家健身房倒闭退费问题依然“够得扯”》《一岁萌宝好“千翻”“无证”驾驶伤了人》《签大单请客“喝麻了”遇盘查醉驾“载重了”》等报道的标题,引号中都是本地的方言词汇。这样的标题既鲜活又生动。

(五)设置悬念引好奇。为引发受众的好奇心,标题可以采用一些容易引起好奇心的词汇。比如“这几招”“这几个方法”“这一句话”“应该这样做”等等,还可以用一些疑问词,比如“如何”“难道”“何必”“究竟”“何尝”“居然”……如标题《怒拆地板为哪般?一时冲动酿祸端》《密林深处有人家流浪小伙他是谁?》等。这类词汇容易为受众制造悬念,吸引其关注。

(六)多用动词显动感。多用动词,增强动感。无论是正在发生的,已经发生的还是将要发生的新闻,都是动态事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新闻标题也应体现出动感,多在描述和表现事物的动态上动脑筋,让标题体现出活生生的现场感。换句话说,就是把标题与观众感知的变化场景联系起来,使之生动鲜活,动感十足,从而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观众。比如《千人大排队,只为女神医》《为赡养老人吵了一天,兄妹三人不欢而散》《花呗借呗很潇洒账单一来头变大》等标题中动词的运用,很好地呈现出动感的画面,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四、结语

网络时代,社会新闻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在海量的视频中,谁的标题起得好,谁就更容易受到关注,获得的点击量就更大。换言之,好的标题是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好的标题要高度概括,一语破的;要鲜活明快,一见难忘;要揭示真相,一言九鼎;要笔触犀利,一针见血。新时期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制作一条富有新意的新闻标题,不仅是一个带有形象思维的创作过程,而且是作者不断提炼新闻主题,深化新闻内涵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应反复推敲,精心琢磨,力求制作出更多的精品标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苑立新.中国儿童舆情报告(202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3.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32.

作者:刘静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台〔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