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范对策

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日益关注的时代,黑客、病毒、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缺乏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此种安全问题容易影响到人们的信息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的定义入手,不断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威胁,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予以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收集大量数据的计算机存在网络较多安全隐患,如个人信息泄露、企业网络平台信息泄露等。此外,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存在网民财产安全问题。例如,网络欺骗在一定程度上既威胁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也威胁到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的明显特征是流量较大,并且这些流量数据会存储在电脑中。由于数据的海量及其复杂性,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了解途径也逐渐增多。从依靠无线网络或服务器来保护资源,到依靠计算机的隐形终端来保护资源。目前,通过大数据获取的信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部分蔑视法律的人,找到计算机技术存在的漏洞,并且大胆妄为的利用计算机开展犯罪行为。

2计算机时代网络安全的隐患特征

(1)普遍和突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人们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共享资源,这从另一个维度表明,计算机网络世界有利于各种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因此,如果传输的信息资源中混入了病毒,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瘫痪。更重要的是,调查表明,计算机网络病毒在真正出现之前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一旦出现,对社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1]。

(2)高度隐蔽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用户主要是通过电脑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电脑会弹出一些与病毒有关的数据。如果用户忽略这些信息,将会导致病毒侵入电脑,由此可见,大部分用户在购买电脑时,会要求商家安装病毒检测软件。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杀毒软件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清理,一些潜伏时间较长的病毒软件,如果用户没有及时清理病毒信息,将会对电脑造成严重的损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有效运行。

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

(1)网民未能建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认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据调查,大多数网民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没有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问题关注不够。如果用户经常下载含有隐藏病毒的文件,电脑系统检测扫描不稳定,电脑操作不规范,容易被电脑病毒所利用。

(2)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直到现在,计算机网络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更好发展。同时,实际分析表明,计算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软件隐藏漏洞问题,此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风险,为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阻碍。换句话说,如果计算机网络存在漏洞,势必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功能减弱,使黑客很容易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信息数据,严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生活[2]。

(3)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潜藏着安全隐患。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存储了大量信息,但大部分数据都包含病毒。黑客会通过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而泄露个人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被病毒破坏后出现故障,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无助于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4)电脑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安全风险

不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意外的操作错误或蓄意的恶意攻击导致隐藏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出现,不仅威胁到人们的信息安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此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识字率低,对电脑操作没有正确认识,忽视了因电脑错误而导致信息泄露的严重性。因此,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安全风险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每个用户都应该注意这一点,更好地使用计算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4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具体措施

(1)严格加强计算机安全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研究中,逐步进入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无论人们身在何处,计算机网络都可以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例如,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实时查看他们的快递信息和当地的天气情况。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必须严格加强计算机安全防护,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我国已经颁布一整套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此外,相关部门应在较短时间内制定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法规,防止大数据时代用户信息外泄[3]。

(2)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

目前,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企业开始致力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发,以增加经济收入。但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忽视了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发现不利于计算机的进步。应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严格控制和约束相关计算企业。此外,国家可以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监督部门,定期配备专家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管方式用于加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是非常有效的。

(3)注意电脑账号安全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账户是个人信息和资产。如果账号被盗,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造成财产损失。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APP被广泛使用,微信、支付宝、微博等用户账号开始增多。因此,用户应注意保护计算机账户安全,提高账户安全性,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例如,用户在设置账户密码时,必须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更难、更复杂的密码,将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标点的组合,会使密码更难破解。关于账户安全问题,用户应在首次登录的设备上启用密码保护设置,例如要求在登录前进行短信验证。这对于更好地防止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对保护用户个人账户的安全,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优势。

(4)加强对计算机防火墙和安全系统的检测和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下,应该不断完善计算机防火墙系统。并对此系统定期进行检测。最大限度提高用户信息安全性。同时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积极应用防火墙系统,为自身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计算机防火墙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与此同时,防火墙系统可以将信息管理分为内部及外部,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系数较高。这允许用户在我们的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储敏感信息,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此外,防火墙可以检测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排除隐藏在系统中的安全风险,防止黑客或病毒对其进行利用。

(5)注意使用电脑杀毒软件和邮件识别系统

专注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杀毒软件和电子邮件识别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因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用杀毒软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计算机网络策略的运行,而且有助于防止病毒和垃圾邮件的出现。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杀毒软件和邮件识别系统的使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杀毒软件不仅可以配合防火墙运行,还可以检测被防火墙拦截的病毒和软件,有效清除计算机网络中的病毒。另外,邮件识别系统是专门为垃圾邮件构建的安全系统,经查,大部分病毒都是以邮件的形式进入计算机的,要想更好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安装邮件识别系统。邮件识别系统可以更好地清除病毒并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技术上讲,不仅要做好网络保护,更要从管理上提高网络保护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我们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的保护,为保证相关数据的安全,可能会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设置不同级别的密码。用户还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升级网络系统,例如经常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杀毒或升级,以确保计算机的保护系统始终正常工作,并抵御最新病毒,以减少病毒攻击。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区域的保护,有的电脑不允许读写操作,使用U盘或硬盘来防止非授权读取数据。此外,相关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且此类数据不得连接到互联网,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盗的可能性,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7)加强云计算应用

不断完善云计算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数。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对网络信息数据的保护性能。与此同时,云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效计算的优势,传统计算方式中,无法计算较高难度的计算过程。云计算技术可以完成多种计算过程,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准确率,在摆脱内部资源控制的基础上,从根源处提升计算应用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大部分数据都可以应用云计算方式开展,同时还可以减少计算传输。现阶段云计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

5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善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护它,不仅要考虑多方面,还要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田言笑,施青松.试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0):3.

[2]刘勇.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010):169.

[3]易文静.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12):19-20.

作者:魏政花 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