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在精准扶贫中应用

大数据分析在精准扶贫中应用

摘要:大数据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成为精准扶贫实践中的重要资源。贵州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首个举办大数据博览会的省份。本文浅析了贵州省相关单位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大数据分析在贫困人员识别、致贫原因分析、扶贫项目选择、贫困户就业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贵州;精准扶贫

贵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以2015年12月底数据为例:全省人口352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93万人,贫困人口占全省比例13.97%;从全国层面来看,全国贫困人口5621万,贵州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77%,贫困人口数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有人将2013年视为大数据发展元年,大数据是一种国家战略性资源,它具有高度复杂性、政府决策有效性、数据规模扩大性、市场价值稀缺性、社会功能多样性等特征,并且大数据技术是促进扶贫开发“精准”的必要动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贵州践行“精准扶贫”提供重要技术支持,贵州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贵州省省会贵阳市2015年在全国首次举办了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仅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还为贵州政府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着微观而重要的作用。

一、大数据分析的具体应用

(一)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户识别,脱贫攻坚第一步即为找出贫困户。传统手段上,乡镇工作人员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排查贫困户,虽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但因贫困人口多在地址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因此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为了提高扶贫工作人员贫困户识别效率,弥补传统识别方式上存在的漏洞,贵州省政府建立了贵州省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系统打通了公安、民政、农业、税务、财政等17个省直属部门(包括国家相关部委)的数据链接,实时共享和比对扶贫对象的医疗、车子、房子、社保、子女教育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发现监测扶贫对象家庭的开支、收入情况,使得过去占用大量人工劳动而耗时费力的贫困户识别在几分钟内完成。例如,黔南州龙里县谷冰村某陈姓农户因病住院,按照新农合报销标准,个人需要负担的治病费用金额已接近贫困标准线,精准扶贫支撑平台当即预警,再由村里评议、县里核查,该户正式被纳入低收入农户名单,当年所有医疗费报销比例也由50%提高到95%,避免了陈姓农户因病致贫。另外,对某些拟申报贫困户的人,若通过大数据系统查询发现其名下有车辆和房产以及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生活困难的,将对其进行申报一票否决。

(二)致贫原因精准诊断。通过收集汇总大量贫困户致贫原因的数据资料,运用大数据分析整理,致贫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因病、自身劳动力不足、因学、缺资金、缺技术、交通条件落后等。针对致贫原因,大数据也能给出扶贫方案供扶贫工作人员参考。另外,贫困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大数据统计分析更擅长处置这类复杂问题,可以从数据库中查找类似致贫原因的贫困户,然后分析类似案例的脱贫方案,最后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给出脱贫致富方案。这种方式相较人工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扶贫云中储存信息量多,相似性案例定位精准度更高;二是大数据查找速度快,比人工翻阅资料更准确、更快速,可以节约扶贫人员制定脱贫方案的时间,极大提高扶贫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脱贫之路精准助力。1.特色产业精准选择。贵州山地多、海拔高,因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气候环境,茅台白酒、都匀毛尖便是贵州独特气候下的著名商品。独特的气候与地貌因素使得各县、各村的适种农作物各不相同,扶贫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分析能更加精准地指导当地农户种植适宜作物。依托大数据存储的海量信息,扶贫工作人员积极转变贫困农户的经营理念,将以前种植的低效农作物改种为高效经济作物,年均收入的大幅增加直接让老百姓看到致富门路。贵州省水城县大多数农户过去都以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主,这些农作物市场价格低,盈利空间狭小,并不能帮助农户实现脱贫。大数据结合水城县的温度、湿度、土壤等因素,在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中对比选择适合水城县气候的农作物——刺梨。当地乡村委员会指导农户种植刺梨后,农户李某算了一笔账:以前种一亩地玉米只卖几百元钱,有时候连自家吃都不够;现在一年纯收入有4万~5万元,种得少的农户一年也能有5千~7千元,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活干、户户能致富”的目标。以往大山里不起眼的小野果,如今成了水城县的“摇钱果”。有了刺梨这一核心产业,水城县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成功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时代新路。贵州好山好水除了适合种植不少特色农作物外,对家禽饲养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食品安全、绿色生态日益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贵州发展绿色家禽也迎来了历史良机。扶贫人员通过大数据收集、储存的全国乃至全球的家禽数据,并将贵州的地形地貌、植被环境、温度气候输入相关系统,大数据系统可快速筛选家禽种类,扶贫工作人员根据大数据系统给出的适宜家禽种类,再咨询家禽业专家意见,便能高效决策出当地适宜发展的家禽产业。长顺县是贵州的农业大县,境内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林地、草坡较宽,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昆虫、嫩草等动植物饲料丰富。经过大数据对比分析,长顺县政府鼓励、支持贫困人员参加绿壳鸡项目养殖。绿壳鸡因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禽种,鸡体型较小、肉质紧实、产蛋量较高,平均年产蛋量可达160枚~180枚,并且抗病力强,喜食青草菜叶。经过近几年长顺县政府对绿壳鸡项目的引导、扶持,长顺县绿壳鸡已被列入国家禽畜遗传资源保护的地方家禽品种,是长顺县唯一地标性农产品,被市场誉为“鸡蛋中的人参”。依托大数据统计分析而进行的精准扶贫,绿壳鸡养殖项目已成为长顺县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支柱产业。长顺县贫困户班某说,自己在绿壳鸡养殖场上班,每月拿工资3000余元,年底还有分红,每年收入有7万~8万元左右。不仅自己的收入增加,养殖场还带动二百余农户一起合伙开办绿壳鸡养殖合作社,现在我们镇有劳力的人都富裕了。2020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告: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电子商务精准导向。贵州藏有不少好产品,可是贵州知名度小,导致不少珍品藏在深山无人知晓。而大数据系统刚好可以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贵州省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农民或者乡村合作社借助大数据分析,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在全国找买家,精准营销、精准推送助力黔货出山。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道路两旁放眼看去一排排白色大棚,农户在大棚里精心种植蓝莓,蓝莓富含花青素,被誉为“水果皇后”。截至17年底,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达5.8万亩,总产量约4500吨,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以前麻江蓝莓主要供应黔东南州及贵阳市的消费者,客源的有限性制约了麻江蓝莓产业的壮大发展。现在麻江随处可见农村淘宝,通过大数据系统对网上消费数据的统计分析,麻江蓝莓的产品信息可以精准投送到淘宝卖家,帮助麻江蓝莓走向全国。另外,通过在全国或区域性的农产品展销会上投放麻江蓝莓质优价廉的广告,也让麻江蓝莓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麻江蓝莓通过大数据的精确导航在互联网的高速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3.就业信息精准匹配。现在贵州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率先实现西部地区县县通高速,贵阳也变成了西南地区的高铁交通枢纽,同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贵州软、硬件环境所吸引前来投资兴业。开办企业需要工人、贫困人员需要工作,大数据就成为企业与贫困户间相互联系的桥梁。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被扶贫工作人员储存在大数据系统,企业招工信息也在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可以将企业用人需求与贫困户条件进行精准匹配,扶贫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大数据系统的匹配结果,在线下为企业撮合招工,及时为企业解决了招人难题,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大数据优势在于精准,避免了失业人员的无效应聘,提高了招聘人员的筛选效率,大大提高了应聘招聘成功率。

二、结语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扶贫发展模式难以进行有效,准确的扶贫信息比较分析,数据失真难以形成有效的扶贫治理和资源分配标准。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探索大数据技术与扶贫有机结合的机制,以改善扶贫的绩效。以“全部数据”代替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思维在扶贫开发领域具备真正的精准内涵,而且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为技术手段的精准识别、精准实施、精准监管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扶贫开发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大数据分析在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多方面发挥着精准扶贫的作用,为贫困者在就业、果蔬种植、家禽养殖、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帮助,为扶贫工作人员在贫困户识别、扶贫产业选择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决策,大数据分析加快了贵州脱贫致富的步伐,贵州脱贫攻坚也助力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美]史蒂芬•E•弗兰泽奇.技术年代的政党[M].李秀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8-81.

[2]杨善林,周开乐.大数据中的管理问题:基于大数据的资源观[J].管理科学学报,2015(05):1-8.

[3]严俊乾.“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35-36.

作者:彭冀川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