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中亲和力作用

播音主持中亲和力作用

摘要: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是新媒体时代公众对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素养的新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的发声人及信息内涵的直接传递者,其语言的亲和性、伴随性能够降低媒体的话语高度,增进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并以语言的艺术在公众与媒体之间搭建情感的桥梁,有助于实现媒体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的目标。文章分析了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作用,重点探究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播音主持;亲和力;作用;提高措施

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审美取向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播音主持人员降低话语高度,增强自身亲和力,以彰显媒体“贴近群众,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的社会价值。播音主持的亲和力集中体现在其语言表达方式上,亲和、伴随、平民、生活化的语言能够增进与公众间的情感。但“亲和”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态度依然是决定播音主持亲和力的关键因素,要做到严而不肃、低而不俗、平而不庸,既需要播音主持人员坚持工作的基本原则,传递正确、积极的信息,又需要播音主持人员掌握语言的艺术,增强播音主持的亲和力与伴随性。

一、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作用

(一)有助于播音主持人员形成个性风格。前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主持人李瑞英曾言:“播音腔是一个贬义词,播音是不能带‘腔’的,有什么样的稿件,就要赋予什么样的播音形式”。由此可见,字正腔圆、刻板僵硬的播音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播音主持风格。亲和是基于播音主持人员对生活的感知、情感、态度衍生出的一种随意性强、变化丰富的播音主持形式,与播音主持人员个性、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播音主持中的亲和力有助于播音主持人员形成个性风格,继而使播音主持更加符合社会主流审美观念。

(二)有利于提高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播音主持是受众与媒体间的桥梁,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素养、态度将直接影响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在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人员主动降低话语高度,选择交互式方法尊重受众的看法,用亲和的语言发表见解或揭示稿件信息的内涵,能够增强信息、情感、情绪的传递效果,使受众在收看、收听节目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继而提高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

(三)能够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媒体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渠道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受众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竞争。播音主持中的亲和力,彰显了媒体的温度与态度,体现媒体以公众为本的经营理念,亲和力也成为公众与媒体间的纽带。

(四)能够增强公众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播音主持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能够拉近其与公众心灵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体育现场的报道中,播音主持人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够增强公众对体育赛事的代入感;再如在报道重大事件时,播音主持人员对事件中的人物给予真挚的关心、对不幸者的同情与问候等,都能够强化公众的参与感,继而引发公众的深思。

二、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提高措施

(一)彰显个性,努力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开启了电视新闻改革的新篇章,倡导新闻报道以民为主,调整语言风格,以亲民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这为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提升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但在“说新闻”之风盛行的播音主持环境下,要想真正体现播音主持的亲和力,就需要在亲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以避免走入“人云亦云”的误区。例如某省电视台以“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一生”为主题创设了法制专题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将民法典生动地比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并以人的一生为时间线,简单介绍民法典保护人权的法律知识,体现民法典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价值,语言通俗易懂、主持人与镜头的交互感极强,用朴实、亲民的语言向公众解释专业的法律术语,不仅能增强新闻节目的普法功能,还能提高公众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认可程度,充分彰显播音主持人幽默但不失庄重、专业但不失亲切、简单但不失深刻的主持风格。

(二)二次创作,体现播音主持的深刻内涵。播音主持人员只有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才能找到播音主持与公众生活的“契合点”,既能向公众揭示稿件信息的内涵,又能增强播音主持的感染力与凝聚力。为此,播音主持人员要在播音主持前仔细阅读稿件,与稿件编辑人员一起商讨让播音主持更具艺术性、表现力、亲和力的有效方式。同时,播音主持人员要深入学习稿件所反映的精神,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及思想觉悟才能保证播音主持的正确方向,在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性地融入播音主持工作中。

(三)平易亲和,切实贴近公众的实际生活。播音主持人员在报道贴近公众实际生活的民生稿件时要注重语言的亲和性以及态度的亲民性,并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民生事件的始末。同时也需要走出语言平庸、表达泛化的误区。其一,要正确理解播音主持的生活化并不是照搬生活语言,而是要将生活语言巧妙地插入播音主持中;其二,要准确界定所谓的“时尚用语”,当前网络用语似乎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时尚,大量缩写词汇的运用以及违反传统诗词的拼凑表现出大众语言艺术的失落,但部分播音主持人为迎合公众在信息播音中过度使用网络词汇,导致播音主持失去其权威性。为此,播音主持人员要合理运用网络词汇,如可以运用“喜大普奔”,该网络词汇是四个成语的组合体,表现出高兴、喜悦的心情,用于民生报道中可增强趣味性,但部分词汇,如“靓女”等则会导致语言低俗,因此不适合应用于播音主持中。

(四)把控节奏,增强播音主持的叙事作用。适宜的节奏是彰显播音主持亲和力的关键。通过调整播音主持节奏能够增强播音主持的感染力,继而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把控语言的节奏并不是简单地控制播音主持的时长,而是要基于对稿件的理解与感受调整语调语速、正确运用连音、重音等技巧,在播音主持过程中适当停顿,以反映稿件的思想与内涵,例如稿件重在弘扬社会正能量,播音主持人的语调要铿锵有力、语速适中,传递坚定的信念与积极向上的精神。节奏的把控需要播音主持人员深厚的知识积淀与刻苦的基础训练。为此,播音主持人员可以深入学习《中国播音学》中的理论与方法,该书是播音主持界前辈数十年来播音艺术创作的结晶,对于播音主持具有极强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播音主持人员可在业余时间观看前辈珍贵的播音主持影视资料,如林如前辈深情朴实的语言表达和富有韵味的声音体现其饱满真挚的情感;方明富前辈具有音乐美的音色和饱含激情的主持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精神的熏陶。播音主持人员要将上述技巧融入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语言风格使节目成为公众获取有益知识、塑造高尚灵魂的精神家园。

(五)注重细节,展现大方得体的个人形象。传统媒体时代下,信息固定在电视等“大屏幕”上,随着手机、平板的普及,小屏幕成为公众喜爱的观影方式。同时,演播室主持人也通过手机与现场记者进行即时连线。与之相适应,播音主持人需要注重着装、妆容、表情、动作等细节,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服装的样式与颜色,保证妆容清新、简单,并通过表情向受众传递情绪与情感,展现大方得体的个人形象。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现自己实际的生活方式,与庄严形象形成“反差萌”,使公众感受当代播音主持人员的青春与活力。例如辽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于欢开通了抖音账号,自己的生活动态,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她语言规范、表情庄重得体,在生活中尽显青年人追求时尚的特征,用亲切的“东北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让公众看到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亲切、朴实的一面。同时,于欢也向公众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趣事,增强公众对新闻节目的参与感。结束语播音主持中的亲和力有助于播音主持人员形成个性风格、提升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增强公众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为此,播音主持人员要在保证亲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注重对稿件的二次创作,积极寻找播音主持与公众生活的契合点;平易亲和,切实贴近公众的生活实际;把控节奏,增强播音主持的叙事作用;注重细节,展现大方得体的个人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强.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亲和力刍议[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2):260-261.

[2]孙宇茹.简析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与提升[J].新闻传播,2020(12):91-92.

[3]崔雯.探究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J].新闻文化建设,2020(04):102-103.

[4]李一凡.探析播音主持的亲和力应用[J].传媒论坛,2020,3(07):61+63.

[5]汪怡.播音主持亲和力的重要性及其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0(07):143-144.

作者:王江红 单位:焦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