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中逐渐失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基于此,就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分析传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并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设计中平面构成的重要作用。但是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就必须要结合新时代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在平面构成方面的要求,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

一、传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的自身专业素养较差。对某省2019级学生的艺术类高考生进行统计,其人数超过3.4万人,只有两成的艺考生选择高职院校。但是高职院校中有超过80%的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课程或艺术设计专业。这就说明,高职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非艺考生或者是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为了保证学校生源充足,很多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一般采取文理兼收的方式。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美术基础与专业素养成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次,生源质量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的文化底子差。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往往是因为文化课程分数不高,在高三阶段临时学习美术特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导致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知识文化素养基础薄弱。平面构成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学生的文化底子差会对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再次,硬件设施水平不高。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有限,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不能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需求来及时地更新与引进硬件设施,这不仅影响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最后,教学评价单一、不全面。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大多采取传统的评价方法,教师通常是在学期结束前统一收学生的设计作业,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交作业前赶作业,不仅作业质量不高,也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二、基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

实践的几点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与创新能力,就必须要针对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加强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具有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中就要求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是艺术专业学生从简单的绘画向设计转变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学习具象向实现抽象创作转变,对于未来学生创新设计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平面结构设计变形案例,学生只有对设计来源、设计变形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在教师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逐渐培养创新设计思维。

(二)选取优质专业教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想不断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就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情况与认知特点,选取一些个性化、创新性的高职平面构成教材。一本适合的教材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学生问卷调查,来选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材,要选择理论知识精要、设计案例丰富、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优质教材。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向学生讲解平面构成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关联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平面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明确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结构设计理念等相关的知识穿插其中,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某教师在广告专业学生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详细地分析了平面构成的知识,并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实际设计案例,并对该设计案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平面构成的构成原理和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三)创新平面构成课程的训练途径。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合理的应用多种辅助教学工具,积极创新平面构成课程的训练途径。教师要认识到平面构成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手绘为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手绘训练,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手绘训练也可以使学生将平面构成设计中一些个人心得、个人设计思维有较为个性化的体现。教师在平面构成设计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绘画、水彩、书法、篆刻等作品,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平面构成设计的专业知识与灵感。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了几种不同的印章篆刻设计方案。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于印章的应用较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篆刻印章的设计特点,让学生设计、篆刻自己的专属印章,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地运用平面构成设计的相关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大胆创新与创作。可以根据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学习情况来设置一些与平面构成相关的练习。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师向学生布置练习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平面构成专业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学生在完成该作品的时候结合本专业的平面构成知识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研究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一一点评,并对与平面构成设计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将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摆脱以往教学中过度依赖西方理论的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需要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教师要每周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看学生每周上交的作业变化情况,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期成绩要采取“平时表现40%+期末作品60%”的组成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往教学中学生在期末赶作业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学生互评、自评的评价方式,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后续学习中才会更有针对性。综上所述,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要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具备设计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不断的改进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平面构成思维能力与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捷,刘洋,夏洁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设计构成》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218-219.

[2]门超.高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视角[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4):81-83.

[3]王春霞.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个案研究: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J].艺术研究,2015(1):130-131.

作者:范晨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