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该文以CDIO模式来分析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中外建筑史课程,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现状来分析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以及采用模块式项目教学来探讨教学实践改革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CDIO模式;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经多年的共同探索研究,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应用模式,即CDIO教学模式。CDIO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与实践,将课程与课程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实现相关的预定培养目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一教学模式对我们今天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改革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与社会脱节、实践教学过程较少、讲课形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现象。笔者基于CDIO模式,探讨了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改革方法。

1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现状

中外建筑史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形成特点、不同民族建筑的特色及文化艺术内涵,也为室内设计专业其他课程开拓了设计思维方式。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1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中外建筑史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形成特点,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及艺术修养的基础上,还需要思考对国内外现存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学方式以课本知识教授为主,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结合PPT及图片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当下内容严重脱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并且教学形式单一,并没有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1.2理论与实践严重失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虽然记住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场所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综合能力、设计思维固化,在未来走入工作岗位后会很难适应工作环境。

1.3评价形式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中外建筑史课程评价形式比较单一,由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基础作业提交;期中成绩大多由理论考试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就是单单的一个大作业,按照小组分工打分。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的过程性及综合能力的评价,也严重与实践脱节,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No.2,2021SumNo.518行考核[1]。

2CDIO模型下中外建筑史课程改革目标及方法

想要解决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思考“我们如何教、教什么”。依托CDIO教学模式,课程须有精心规划的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项目(O),构建室内设计专业上的“四段三级”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其对本课程形成较清晰的总体认识。四段主要指:(1)构思。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学生能力培养、知识应用价值四方面去探讨。(2)设计。课程项目设计分成三级,由易到难逐渐递进;(3)实施。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和项目教学实践入手;(4)运作。主要从项目设计入手,对其进行后期的模型制作,以拓展课程知识面以及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实用性还要考虑到整体的美观度。为了更好地为实践服务,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对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将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生涯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有关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还能结合sketchup、LUMION等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等。此外,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外,还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审美判断力以及完善的知识结构[2]。

3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改革措施

3.1优化课程内容。中外建筑史课程内容体系较多,涉及面较广,对该课程的教学在保证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增加实践操作练习。笔者通过对这几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打破了传统的西方、中国建筑史讲解方式,不按年代来讲解,将整体课程分为8大模块,在每一模块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建筑历史框架结构,还要让他们能够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以专题模块为单位,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宫殿、宗教、园林建筑等内容组织整体教学。例如在专题讲解中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理解知识,引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在分析他的作品的同时,要求学生课后对苏州博物馆、火车站等做调研分析,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分析、制作PPT、进行汇报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正符合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教育思想[3]。

3.2创新教学手段。中外建筑史课程中某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很难通过PPT或课上内容直白地表达出来,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斗拱等结构,通过二维的图形展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借助sketchup三维软件,让学生理解建筑内部的结构,让学生通过模型的搭建直观地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PPT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前置课前任务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课中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后让学生小组调研与课上相关的内容,例如讲到园林建筑时,让学生调研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析园林建筑的布局以及景观的设计手法,同时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以及该如何运用。广大授课教师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课堂知识内容并将其与社会及生活有机结合。

3.3采用模块式项目教学。在项目设计中,将项目分成三个模块,通过这三个个模块层层递进,推进本门课程的内容设置。第一个模块要求每位学生对学校的场地进行调研,分析学校场地的优劣势,并设计一个小的景观建筑,分析该景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前期调研—概念构思—模型制作—动画制作—小组汇报这一过程来综合评价个人的能力。第二个模块的场地相对大点,同样还是结合学生的生活,通过调研校园周边或苏州城市的公交站台、地铁口,分析调研事物的性质及功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改造。每组学生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设计,结合苏州传统地域特色或文化元素来设计,并通过LUMION制作动画让大家直观地进行感受。第三个模块涉及的场地有30000㎡左右,教师给出三个地块及设计任务书,每组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部分进行设计,结合苏州传统园林的设计要点、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提炼,设计出具有苏州传统地域特色的建筑及景观设计。通过这三个模块的设计与分析制作,让学生实现从个人到团队不同角色的转变,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模块式项目设计紧贴学生生活,从“生活即教育入手”,从小的学校设计案例到公共交通工具,再到大的场地设计,让学生思考设计的意义及目的,通过一次次的小组调研、PPT制作、项目汇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新时代下如何保护与更新传统古建筑[4]。

4结语

本文基于在CDIO“四段三级”模式,分析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目标改革及措施方法。最终发现,通过CDIO“四段三级”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不断增强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静 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