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摘要]校企合作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纽带和桥梁。该文在分析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之后,总结了现行的校企合作课程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对现有的校企双方资源进行优化,并重新构建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思路,才能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学方法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基本表现及校企双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过程中,各个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思考着与专业发展合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无疑是最佳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校企合作课程支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设置应更注重思考适合各自院校及所处地域企业的特色,研究并制定校企合作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从而起到强化校企合作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育、教学进步与产业发展的“三赢”人才培养格局。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结构,能够突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业,实现教学服务企业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利于培养出企业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国外高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经验丰富成果显著,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借鉴。由于国情与教育模式的不同,不能将海外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思路生搬硬套植入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国内部分高校由于地域行业的不发达及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明显。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大三,在现有的校企合作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与安排中,教师往往强调其创意的新颖性,导致教学偏重设计方案形式及图面效果,忽略了对设计材料、结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是设计方案实施不可或缺的内容。除此之外,具有针对性的装饰结构、施工工艺及工程造价等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程脱节严重,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培养的“软肋”,不利于学生很好的适应社会。导致以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职业培养定位不准,授课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变,脱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信息不对称;(3)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环节不完整,忽略了组织课程教学方式、课程评估、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及课程反馈与总结,降低了教学效果;(4)教学内容差异性大,各个学校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不同教学内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教学内容偏重程度不同。以上分析说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需要重新构建。

三、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转变。重新评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以“面向市场、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围绕此目标,深度分析市场需求,明确专业教学培养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的课程比重并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方向”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企业对接,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为突破口,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转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优化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及合作方式。建立人才需求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学术互动平台,借助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与前瞻的社会视角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内容应有的放矢地逐步转变,不能激进的打破现有教学平衡。夯实基础知识,组织好基础课程模块教学;推进产学研新模式,将其与专业实训实验室、校企合作有效结合,组成产学研教学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校企共同构建精品课程,实现企业核心技术需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供优秀的教学教材,还提升整体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最终达到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3.师资队伍融合建设。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的融合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建设的基础。应紧密围绕“专业+创新”融合的模式,建设以“双师型”、设计专家和高学历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授课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贯彻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学理念,能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学生在校内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学习,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转化实践应用能力。校企双方教师交错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

4.产学研平台建设。构建创新性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打通生产、教学与科研环节,增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科研环节,教师通过科研项目或企业项目制定教学课题并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思路参与教学,教学产出成果可在企业孵化成生产技术。构建全新的服务型平台,实施产学研新模式,将其与人才培养、专业实训实验室、校企合作有效结合,共同组成产学研教学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精品课程,实现企业核心技术需求与高校课程构建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供优秀的教学教材,还能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提升整体课程教学水平,增加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5.校企合作课程教学融入“工作室”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开放探索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工作室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工作室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借鉴专业公司运行机制,引导学生成“项目立项→实地调研→项目分析→头脑风暴→草案设计→提案竞标→深化设计→现场监理”整个流程,学生在每个环节中通过成员协同合作这种模式的训练,在毕业后具备很强的工作角色转换。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感受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6.“四方立体化”教学机制。建立标准的企业、学生、学生团队、教师“四方立体化”教学机制。主要有以下特点:(1)跨专业和学科教师的组合授课、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中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教师的互动协作;(2)统一主题式模块课程,并分层设计由浅入深教学规划,有机地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并在推进过程中消化吸收知识;(3)推进项目化课题教学,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丰富课题实践性;(4)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学生自评与学生团队评价,提升“信任TRUST”意识。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纽带和桥梁。反思现行的校企合作课程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何优化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及合作方式,以此促进新的教学模式与实践方法,重新构建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意识构架,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教学体系,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梅荣,黄锋华.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3).

[2]芦静.基于创新设计思维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

[3]姬文瑞.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设计,2016(18).

[4]杨哲.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6).

[5]李亚楠.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求知导刊,2016(05).

作者:马军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