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库型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初探

谈水库型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初探

[摘要]  通过对咸阳市长武县亭口水库景观环境设计的探讨 , 论述库区环境设计的原则 , 通过亭口水库“听•亭•庭•婷”的设计主题 , 提出水库景观环境设计的思路与方向 , 提升了亭口水库人文景观 , 美化了库区整体生态环境。

[关键词]  水库;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水利工程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 , 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 将水利工程的功能性与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融为一体 , 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水库是拦蓄洪水、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 , 推进水利工程生态建设 , 有利于补齐水利工程的生态短板 , 展现水利工程绿色优美的面貌 , 促进水利工程的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咸阳市长武县亭口水库景观环境设计为例 , 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湿地设计与绿化设计将传统水利工程转变为生态水利工程 , 恢复并改善水库工程的生态环境 , 传承并弘扬生态文化。

2    工程概况

亭口水库属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 , 地处县境东部。亭口镇作为长武县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 , 近年来 , 以建设“丝路古驿、红色热土、乌金重镇、山水亭口”为引领 , 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果畜富镇、商贸活镇、文化兴镇”战略 , 镇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亭口水库位于泾河干流与黑河交汇处生态修复区内 , 水库以南为林业生态区 , 水库以北为农业生态区 ,G70 高速与G312 国道途径 , 交通便利。亭口水库所在区域空间人流量相对较大 , 有一定程度的集散功能 , 又处在县域生态景观轴线的起始点 , 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性必要元素。亭口水库工程包括亭口水库枢纽工程、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两部分。工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向彬县县城、长武县城生活及彬长矿区重大能源化工项目供水。反调节蓄水工程位于亭口大坝下游右岸中塬沟内。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从亭口水库坝后电站尾水出口起 , 管线辐射至彬县县城、长武县县城、马屋电厂、彬县新民塬化工区等地。亭口水库工程是《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2008-2012 年)》确定的重点水库建设项目 , 是陕西省“十二五”十大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之一 , 是陕西彬长能源基地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对彬长矿区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次库区生态景观环境提升方案设计遵循上位规划理念 , 依托整体规划布局 , 积极融合空间生态元素 , 重点对水库坝体及反调节水库坝顶平台、坝后生态绿地及坝后管理站进行景观绿化提升 , 通过路网梳理 , 地形空间处理 , 绿化植物配置及配套服务设施设置 , 共同营造一处风景秀丽、怡人生境的库区生态环境。

3    库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水库景观设计是以保证拦蓄洪水为基础 , 塑造库区整体生态景观 ,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把库区规划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 , 共同发展。要原则如下:(1)安全性原则 , 生态景观设计是以不破坏城市水系统的安全性为前提条件即供水可靠、防洪安全、生态平衡。(2)可持续发展原则 ,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做好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的同时 , 兼顾项目整体开发与周边地段土地的开发 , 把经济增长与生态结合起来 , 平衡经济投入产出比 , 在发展中树立生态意识。(3)以人为本原则 , 以人为本 , 库区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不同层次民众的需求 , 为人提供一个丰富、多样、优美、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体现人本主义精神;(4)文脉和历史延续原则 , 自然景观塑造和整治与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 , 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 恢复和提高库区周边景观活力 , 并挖掘水系深层次的历史价值。

4    库区景观环境设计

4.1    整体设计分析

亭口水库属于二类水源 , 水库景观环境设计以休闲观景为主 , 周边尽量少建设基础设施 , 避免产生垃圾。水库周边设置标志系统 , 宣传保护水资源。在功能上 , 能够满足周边游人户外休憩交流活动需求 , 如科普、休憩、静思、骑行、慢跑等;在文化上 , 将水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贯穿整个设计;在特色上 , 结合现场“山、林、谷”的山水格局 , 重点打造滨水生态景观和山林生态景观。包括景观栈道 , 花田湿地等滨水休闲环境 , 以及林地氧吧 , 坝肩观景平台 , 登坝步道、阳光草坪等生态景观;在植物上 , 结合山水格局 , 通过栽植景观树种营造一条特色坝后环路 , 结合地形设置生态季相林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建设中 , 采用生态透水材料 , 以及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运用低冲击影响模式 , 营造生态节能环保的休闲绿地。同时利用坝后尾水滩地 , 通过设置景观栈桥、平台等亲水场地 , 丰富地域休憩活动类型;在坝肩布置景观制高点 , 观赏水库及周边环境;在滩地水系里通过栽植水生植物 , 实现鸟类招引与生物自然增值 , 形成崭新的生态自然湿地野趣环境。

4.2    整体设计布局

针对亭口水库库区河流自然状况、生态功能、开发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 以亭口水库、反调节水库为骨架 , 以生态治理为导向 , 紧紧围绕亭口镇“绿色名片”的目标 , 突出库区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 , 形成“两带、四核、十区”的空间布局 , 全力推动亭口镇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见图 1。两带:即库区内蓝水生态带与绿植生态带。以现状流域、水源为导向 , 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核心 , 打造蓝色水生态带 ,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四核:即以主坝区、反调节库区、坝后绿地、新建管理站为核心 , 以“听•亭•庭•婷”的设计主题 , 创“畅听”之语——运用听风、知水的自然手法结合安全生产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循“芮亭”之态——集科普、休闲、观光等于一身的生态窗口;营“雅庭”之构——使功能与生态内涵复核构成的生态厂区;造“玉婷”之势——多样生态景观元素与自然符号演绎的新型水利风景区。 十区:即文化科普区、综合办公区、湿地观赏区、坝后绿地体验区、反调节水库绿地休憩区、反滤滨水区、现状综合办公区、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主坝功能区。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主题活动空间 , 让库区绿地成为周边故事与生态生活的发生器 , 加强库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 使游客从山水得到灵感 , 拓展人气与活力 , 开展休憩活动、运动健身、林中漫步、水利观景等 , 服务于周边工业区及社区市民 , 来一次与山林的亲密接触。

4.3    坝址区典型设计

4.3.1    坝间设计

在亭口水库与反调节水库之间 , 根据现状地形 , 设置一处生态湿地 , 来水经过坝后蓄水池的沉淀 , 经生态湿地净化后流向反调节水库。生态湿地以林地迷宫、花卉园为特色 ,在纵横交错的绿林中加入生态湿地 , 林湿结合 , 修复库区周边生态滨水空间 , 营造生态空间节点 , 营造丰富变化的慢跑道与步道系统 , 实现滨水、穿越、穿林、过桥等多样化的时空体验 , 局部设置亲水木栈平台、阳光草坡、湿地栈道、丛林广场 , 改善坝后滩地环境 , 提高生物多样性 , 增强库区绿地与城镇周边绿地的联系 , 让亭口水库坝后区域重现生态活力 ,感受水声 , 鸟声 , 风声回荡其中 , 加深水库风景区建设的体验宣传。同时绿地实现雨洪资源管理与污染零排放 , 保护库区周边水质 , 成为水土保持设计在中微观尺度的典范案例。

4.3.2    坝肩设计

此次共有两处坝肩设计 , 分别为主坝区坝肩广场与反调节坝肩广场设计。主坝区坝肩广场以中心观景亭、微地形、入口景观标识石 、泄洪观光平台为主 , 在初入上坝区域后设置精致的景观巨石 , 与生态绿地结合 , 中心区域设置中心景观亭 , 让亭口水库名如其地 ,“亭”通“停”“汀”寓意水停 , 汀步漫步。反调节水库坝肩广场主要是以上坝平台与库区码头组合而成 , 多以生态化处理为主 , 加入亭口地域元素 , 多元化的处理 , 使得区域内更加丰富 , 展示目标更加明确 , 增强人们水库知识科普力度 , 还可在汛期泄洪观测。坝肩设计见图 4、图 5 。

5    结语

人对水的天然本性喜爱 , 使生态优美的滨水空间成为人民最向往的游憩目的地。如今的亭口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 生态环境舒适宜居 ,“山水亭口”初具规模 , 一个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生态小镇已魅力初现。亭口水库因双坝的设计 , 具有独特的景观环境设计空间 , 形成统一的景观风貌 , 同时修复湿地生态系统,解决水保问题,重塑山水生态的“绿色海绵”,结合亭口镇经济发展 , 展现亭口驿站印象和红色文化的“绿色名片”。亭口水库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游憩、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的库区生态绿地 , 打造一个集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于一体 , 充满乡土山水气息的水库文化综合体景观示范区 ,亭口旅游的全新名片 , 文化旅游第一站。掸尽尘埃华光灿 ,别有天地春风来。美丽的亭口水库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 , 镶嵌在渭北高原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 绽放着丝路古驿的历史光辉 , 在青山绿水间 , 在红色积淀中 , 在岁月浸养里 , 这座水库以新的风采向人们展示着他独有的魅力 , 在历史与未来的融合中 , 跨越、崛起!

作者:齐宝玉 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