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探析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探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深入分析挖掘,系统整理街区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以进一步深化街区的文化内涵。针对街区历史文化的特点研究相应的保护方法,研究合理的利用途径,加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大兜路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利用,提高街区品位。

关键词:大兜路;历史街区;规划设计

1概况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京杭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市大关桥至江涨桥段运河东岸。大兜路历史悠久,自明代已有南起霞湾巷西端,北至玉兔路;自北向南有沙河弄、仁和仓北弄、仁和仓南弄、香积寺巷等老街巷。至今仍保留着国家厂丝仓库、清末民初民居等风貌独特的历史建筑。最为著名的香积寺历经百年沧桑,现仅存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的石塔一座,是杭州目前唯一保留的清初佛塔。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其中一个街区,总占地面积约9.5hm2,现状总建筑面积约61965m2。保护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完整性,既要保护有形的、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继承和发扬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无形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实物之间能够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对其中的建筑、巷弄、地形地势、绿化景观等,要视为构成其总体价值的组成部分予以保留,并进行必要的整治。

2现状分析

2.1功能混杂,设施简陋。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街区内的企业陆续搬迁,遗留下来的库房部分空置,部分外租作为仓储用房;原来的附属宿舍楼散落在街区内。大兜路东面香积寺巷两侧还分布有成片的低矮民居,其间加建、违章搭建较多。居住、工业、仓储等用地交错混杂分布,造成该区域功能分区混乱,整体风貌处于不断损毁及破败之中。该区域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总体较差,缺少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受到运河内运输船埠噪声污染、水体发臭等环境恶化影响严重。

2.2文化功能衰弱。街区内曾经兴盛百年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以及历史上一度兴盛的“湖墅八景”,因年代久远,历史变迁等原因,除少数几处文物保护地如香积寺石塔(西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残迹犹存外,大部分街区特有的历史风貌,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已湮没。

2.3景观效果单一。大兜路西面沿运河的绿化带是区域内主要的景观休闲区,是杭州市综合治理内河时开辟建设的十里河道绿带走廊的一部分。本该是区块内优越的环境资源,但自然景观设计层次较低,基本谈不上造景手法,优质的环境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沿河景观单调,缺乏灵动变化,造成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严重浪费。

3规划定位及思路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的核心地块之一,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文化底蕴较为丰厚的重要区域之一。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资源。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实物遗存及其环境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高度重视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合理、有效地利用珍贵的资源,把大兜路街区打造成为集遗产保护、旅游、休闲等多种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体现运河南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典型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组成结构关系和对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利用的要求,确定方案设计框架为“一带、一巷三弄、三区”。“一带”:即运河景观带。通过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沿运河界面风貌进行整饬与恢复,打破原有运河景观带封闭单一的带状模式,将京杭大运河沿河景观作为街区的主要景观带。“一巷三弄”:严格保护大兜路历史街区内由沙河弄、仁和仓北弄、仁和仓南弄、香积寺巷等传统街巷构成的“一巷三弄”的道路骨架,维持其原有街巷的走向格局,沿袭其原有的交通与联系功能,保护其典型传统街巷的形态模式和空间尺度。修复其历史风貌,修葺道路铺地,结合街区空间、肌理增补点状绿化。按照符合街区传统风貌的传统形式和传统字号的做法布置各项小品、标牌形式和张贴、悬挂广告。整治巷弄两侧建筑风貌,对较好立面严格保护、整修,对已破坏立面进行恢复。规划方案保留“两路三弄”的道路骨架,奠定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结构基础。“三区”:综合城市周边环境发展和历史文化街区自身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展示利用的关系,规划方案将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民居生活区(包含传统合院式居住区和历史风貌单元式居住区)、仓储文化风貌保护区、禅宗庙宇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

4规划设计内容

4.1“一带”———重塑运河景观历史风貌。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与整理,对现状沿河景观的考察、梳理与研究,针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沿运河界面风貌进行整饬与恢复。将京杭大运河沿河景观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景观轴。大兜路北段由于运河清淤,堆积形成高出运河及东侧地域近3m~4m的高岗地势,历史上就被称为“河塍上”。运河岸边杨柳低垂,突出该段的自然景观特色,力图恢复历史上“湖墅八景”之“河塍晚翠”。图2大兜路运河码头景观大兜路中北段崇仁庙旧址南侧还保留有分布规整的由大块暗红色条石砌筑的建筑基础,以及埠头基础遗迹。规划将充分保护与展示保留下的历史遗存,不改变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恢复原有池塘、河埠景观,作为展示运河原有戏曲文化的丰富载体。大兜路南段是整个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在四段景观主题区域之间,结合街区内两处池塘景观设置三座步行桥,在桥的两端塑造广场空间,形成景观节点与人流停留节点。丰富与完善街区内步行体系的景观效果,在运河狭长的景观带上形成起承转合的空间景观变化。

4.2“一巷三弄”———延续传统,完善整体格局。一巷:因香积寺得名香积寺巷,是街区内主要的东西向道路骨架。有着典型传统街巷的形态模式和空间尺度,两侧传统民宅深院鳞次栉比。东端起于香积寺南入口广场,西端垂直相交于大兜路,是进入街区的主要出入口。三弄:仁和仓南弄、沙河弄、仁和仓北弄,维持其原有街巷的走向格局,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体系起到区块划分与联系的作用。沙河弄在大兜路北段,与大关路之间区域构成街区的北入口广场及民居文化展示区。仁和仓北弄,曲径蜿蜒,尺度适宜,规划中仍沿袭其原有的交通与联系功能。仁和仓南弄,位于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地块与香积寺地块之间,是区域转换的重要转折点,规划中通过沿道路开挖池塘沟通运河水、修建石桥,铺设石板路面、整饬沿弄建筑立面等手段塑造传统河岸商街景观特征,是街区内的重要景观节点。

4.3“三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将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民居生活区、仓储文化风貌保护区、禅宗庙宇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块。区域内保留着众多的传统民居建筑,其主要建筑形态、巷弄院落空间尺度基本保持传统风貌,本文主要介绍后两个功能区。4.3.1仓储文化风貌区历史上运河两岸的茶楼曲艺、百戏杂剧和运河水上的“欢歌渔唱”,曾在杭州城北湖墅形成了独特的运河都市文化带。规划中将不改变现存历史遗存的原状与历史信息,充分保护与展示保留下的历史遗存。同时对周围的工业库房进行改造与更新,充分利用其较大的室内空间,融合传统茶艺元素,增设戏台与展示场所。恢复原有池塘、河埠、庭院景观,作为展示运河原有茶文化与戏曲文化的丰富载体。位于大兜路中段,北至仁和仓北弄、南至仁和仓南弄之间仁和仓旧址上的建筑主要是位于大兜路176号的杭州电线电缆总厂和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均为工业用房。规划将在不改变其总体环境风貌的基础上,通过降层、外立面整饬等措施有机地对部分工业建筑进行更新改造,调整其内部使用功能为旅馆、商业、餐饮等内容,塑造文化旅游的商业场所。国家厂丝储备仓库由4幢外观是青砖黛瓦的3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具有典型的20世纪50年代建筑风格,2004年5月被公布为杭州市历史建筑,在街区内风貌特征最为显著。规划依照历史文化街区分级保护控制要求,拆除该区域中破坏原建筑格局、空间形态的违章搭建、后期加建的危棚简屋,搬迁遮挡树木,充分保护与展示该建筑的原状特征。改变内部原有的仓储功能,为开辟艺术家个人的画廊、书画沙龙等文化艺术展示内容,或者传统手工艺展示内容的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展示功能。南北两侧的仓储用房更新、利用改造为酒吧、餐饮、休闲等功能。4.3.2禅宗庙宇文化旅游区大兜路南段的禅宗庙宇文化旅游区是整个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大兜路历史上香火旺盛的香积寺,旧时每年2月~4月的清明时节,春游香客人头如潮、纷至沓来,古人在此上下船,形成集祭神、游乐、贸易于一体的民间盛会,成为当时杭城的风俗和一大盛景。历史上香积寺毁建多次,最终还是毁于灾害。至今只残存石塔一座。规划中将根据历史记载和当地老人的记述在其原址,现杭州盾牌链传动有限公司地块对香积寺进行全面恢复———坐北朝南,前后有大门、头殿、大殿、末殿四进,寺前有牌坊与照池。恢复其原有的规模,及原有旺盛的香火盛景,充分展现杭城悠久深厚的庙宇文化。规划将在此区域运河边以建造一级游船码头作为运河景观改善的重点,同时也为游客、香客的水上游行线路提供服务。通过综合改善和有机的更新,拆除该区域中破坏原建筑格局、空间形态的违章搭建、后期加建的危棚简屋,成为禅宗文化集中展示的载体。塑造精致、宁静、清雅的禅意处所,提供素食文化和养生美容集聚地。修建可直通香积寺入口广场的佛拜用品步行街。设立宾舍(僧寮和居士林)为到访的宗教人士和香客提供休憩、交流、参禅的场所。

5结语

本次规划设计通过对大兜路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充分发挥其从大关路至香积寺巷,皆临京杭大运河的实际。通过广场与引流的方式,充分利用运河的水上交通景观来恢复街区充满活力、商民同乐的运河文化。恢复其原有运河文化孕育下热闹的码头与纷繁的集市。通过对码头的修建、传统民居和商铺的复兴、古庙宇的恢复,再现运河岸边“十里银湖墅”的市井风情。

作者:陈诺 朱娟丽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杭州元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