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Z事务所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DPZ事务所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二战后美国城市全面向郊区发展,1970年郊区居住人口的数量首次超过城市居住人口,这种趋势与当时美国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美国人自始至终将独立住宅视为居住和养育子女的首选,有花园式的住宅被认为是下一代成长的健康堡垒。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科技时代,但科技又是新问题的制造者,千篇一律的城市住宅且不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使得愈来愈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郊区生活。城市居民向郊区大规模的迁徙实则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政府为郊区建设的财政支出产生困扰、交通拥堵、分化隔离加重及城内衰落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美国城市的发展[1]。

1.DuanyPlater-Zyberk(简称DPZ)公司的历史与新城市主义

为了解决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20世纪80年代,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区别于传统的规划理念解决城市问题。1996年新城市主义大会了《新城市主义宪章》,这一宣言在美国城市规划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标志新城市主义理论逐渐走向了成熟。从新城市主义形成到发展成熟离不开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Plater-Zyberk)夫妇二人,他们作为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的作品简称DPZ,DPZ同样也是他们事务所的简称,成熟的规划理论及成功的案例使他们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同样对美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PZ由安德雷斯·杜安伊与伊莉莎白·普拉特夫妇两人于1980年创立,旨在通过基于社区的规划取代郊区扩张,打造一种具有“场所精神”和“归属感”的社区[2]。1993年夫妇二人共同创立了新城市主义大会(CNU),这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其目标是将建成环境从临时郊区扩展到人类规模的邻里发展,CNU已被纽约时报认定为“五十年来美国最重要的集体建筑运动”。

2.分支理念解析

作为主干理论的新城市主义为美国城市规划提供了可行的设计导向,为世界设计规划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它也能够在实践中较好地解决设计规划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复杂多变的,每个城市的规划问题都有所不同,新城市主义也会根据不同城市的规划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衍生出一系列分支理念去针对性地解决相应的规划设计问题。DPZ事务所倡导的分支理念有精明准则、精益城市主义、农业城市主义、蔓延修复、终生社区、光印记等等,这些规划理念至今还在更新发展之中,不断有新的理念诞生,例如绿色设计、安全结算等等。这些分支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并使它更加完善且丰富。

2.1精明准则(SmartCodes)。近几十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导致美国城市的发展逐渐从城市中心向郊区低密度的蔓延。这种蔓延发展模式使得人民过分依赖于私人汽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受到了排斥,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无序蔓延的问题,虽然美国政府一定程度上鼓励蔓延式的发展模式,但反对传统的邻里社区建设模式。因此,人们在蔓延式的发展与传统式的发展之间没有更好的选择。针对这一问题,精明准则应运而生,它处于法规与设计之间,通过一种基于形态控制法则的方式应对了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DPZ事务所的定义,精明准则是一种工具,它作为形态控制法则的核心内容与基础,是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和新城市主义规划原则发展出来的一种指导城市发展与形态控制的开发管理工具[3]。它的作用并不是应用于个体的规划单元,而是将个体的规划单元考虑到整体目标之中,并且它能够提供一套详细的规划原则聚焦于每一个规划单元的指标体系控制模板。精明准则覆盖了从乡村到城市及不同尺度空间的详细控制指标,层次分明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精明准则以横断面为基础,确保社区具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道路类型和城市空间类型,并确保它们具有适合其所在环境位置的特征。美国DPZ事务所将横断面模型规定了七个分区(图1),利用这一手段,打破了传统刻板的区划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精明准则,并将这一手段推向市场,应用于建设之中。

2.2精益都市主义(LeanUrbanism)。21世纪的美国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成熟期,人们也慢慢地在发展问题中寻得了一些方法与途径,他们认为发展中涉及的问题不光光是规划师的责任,同时也上升到政策决策以及建设标准的制定。DPZ通过精益城市主义理念的研究,将这些研究成果提供给寻求简化流程的政府和需要透明经济的企业家,有效减少了法规所带来的时间和障碍。精益城市主义理念提倡让规划师的设计方式从常识出发,并需拥有批判的眼光去辨识事物好坏。如果人们在使用存量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使用不便的情况,通过低成本、短期及灵活干预措施与政府政策联合重新激活场地活力,那么这就是所谓的战术城市主义[5]。这种改造措施必须按照管理法规去实施,就像2018年8月美国波士顿了名为《波士顿公共空间策略性导则》一样,这个报告在前言中写道:“在过去的公众咨询进程中,发现了市民的一种需求,对未被充分利用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加以回收和改造,使得社区可以享用。”试图通过这个导则,对波士顿公共空间的管理和改造提供依据,同时能够有效解决了市民使用过程的需求。然而精益城市主义就是在战术城市主义的先导项目和新城市主义的政策重点国家议程之间而新生的缝隙,旨在通过精准的规划手段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造措施,进而解决使用对象和规划师及政府之间的矛盾。

2.3农业城市主义(AgrarianUrbanism)。在大部分美国郊区,大批量、低密度的住房已成为一种蔓延趋势,虽然外观优美,但这些空间没有纳入一个更大的城市区域计划,重复和冗余的横断面是最有害的蔓延类型。农业城市主义作为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分支理念,它涉及的食物不是作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该理念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从有农的设计空间、农业技术支撑、联合参与机制三方面构建农业城市化,大大提升了城市横断面的多样性,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经济、环境、社会的发展。DPZ针对城市重复横断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倡一个社区可以围绕食物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自己的当地经济,减少食物里程,让居民拥有一定的食物独立性和生存力。

2.4蔓延修复(SprawlRepair)。伴随城市发展愈发迅速,城市蔓延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美国有许多第一代郊区,它们大部分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虽然它们城市功能良好但是十分紧凑,经过时间的推演,人口发展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往往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所以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有序规划的活动,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缓慢的问题。郊区的发展等同于城市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的,盲目的蔓延会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在蔓延的同时要注重修复。该理念提倡城市发展需要绿色生态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放弃不必要的扩张,因为扩张就代表着巨大的投资,所以需要对扩张的区域要慎重考虑。蔓延修复理念实则是发展和修复的结合体,通过绿色有序的扩张同时考虑对问题区域的及时修复,为人类创造一个功能混合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

2.5终生社区(LifelongCommunity)。社会规划行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生活、工作、运输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挑战,DPZ提倡步行良好且功能混合的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对这老年人和年轻人是十分受益的,该理念倡导改革发展模式和所有年龄阶段建立系统关联,寻求战略干预的措施,以提高所有年龄阶段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关键需求,通过创新的住房、良好的交通解决方案及健全的医疗保健系统构建活力充沛的良性城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活空间。

2.6光印记(LightImprint)。DPZ事务所提倡的光印记是一种可持续的技术手段,它主要被运用于城市横断面敏感开发的位置。光印记实则是一种光压印规划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来平衡环境与设计目标。它被看作是新城市主义规划过程中的技术工具,通过光压印技术让雨水管理能够自然排水,这些技术通常运用在传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上,贯穿于整个城市脉络。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节约建设成本,能够产生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光印记技术的实用性,所以被广泛运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之中[7]。

3.结语

基于本次对DPZ事务所规划设计理念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所的倡议在美国的可行性,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但是理论引用需要因地制宜,需结合中国国情才能发挥其优势。如今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设计实践也是愈来愈多,例如河北雄安新区就是以新城市主义做理论支撑发展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所遇到的城市问题是“低密度的郊区蔓延”,而中国则是“高密度的郊区蔓延”,新城市主义中的TOD发展原则对于高密度人口的蔓延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能够在人口大国中较好地适用。但是中国与美国城市发展现状和特定政治及规划背景是大不相同的,若直接用来指导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是不科学的,并且我国城市蔓延的产生机制、人居行为及政策机制与美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应批判地看待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分支理念,不能生搬硬套,应当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规划发展道路。

作者:李烨 高宁 赵世星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