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对城市中邻近自然水体区域的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主要涉及水生态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环境设施、公共艺术、灯光系统等领域,对改善滨水地带水体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增添城市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但观察国内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现状不难发现,一方面国内对生态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偏差,使得现阶段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出现目标混乱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内的城市滨水景观建设过于注重局部,却忽视了整体,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考量。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影响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我们应该在理清国内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回本溯源,基于多目标视角,准确、客观地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合理性,以及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此背景下,由李杰著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范围、设计要素、美学意境、生态理念、海绵城市等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读毕此书,可发现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色:

一、内容紧跟时代,阐释了城市“双修”举措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2015年12月20日—12月21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上中的讲话精神,我们知道,“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不止于物质空间,还涉及软环境(社会、文化、行政)的修复、修补,这是使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的重要工作。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改造都影响着“城市修补、生态修补”工作。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作者在理清两者关系的同时,站在城市“双修”举措视角下,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指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规划好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包括城市的边界、节点、轴线特色片区等,以便融入城市之中;其次不管是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形式都应该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且保持与周边地块、建筑相协调,能够传递当地的人文特色;再者滨水区的照明建设与改造应以保障夜间安全为基本要求,以突出城市总体格局意象为目标,以人的活动空间及视觉感受为重点,此外滨水区的绿地建设与修补应该对当下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和改造的策略和措施。总之,作者以城市“双修”举措入手分析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重在突出本书研究结论,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规划时不可一味地注重突出设计者、领导者的需求与品味,或单纯关注滨水景观建设带来的益处,而忽略实际情况,如此容易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二、人文理念突出,阐明了历史文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是多样的,如根据滨水区不同的物质构成分类,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分为蓝色型、绿色型、可变色型,再如根据不同功能分类,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分为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旅游休闲型。但本书作者没有沿用以往的分类方法,而是总结提炼了不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的共同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作者指出,当人们首次在滨水区留下活动痕迹时,文化资源就出现了,人类在其中的装填物、残留建筑、地形等都体现出这一点,这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印迹,是不可磨灭的文明痕迹,故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问题。例如,美国考古学与历史的滨水区博物馆建设,既为探索滨水区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城市形态提供了示范,又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过去的历史痕迹,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再如卡瑞斯菲尔德滨水区的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居民的特色和重要历史建筑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如体现早期西班牙、墨西哥殖文化的普雷西迪奥军营作为卡瑞斯菲尔德开敞空间的背景保留下来,在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景观设计需求之间取得了平衡。当然,作者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仅仅从人文角度、城市“双修”角度着手,还从传统美学、海绵城市建设等角度入手,多维度解读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系,值得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学者阅读研究。

作者:周峻岭 吴尧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