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乡村发展模式与规划设计

生态型乡村发展模式与规划设计

摘要:本文以“慢村”理念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课题调研及实践等,以合肥市虹光村为例,探索“慢村”理念的可行性。文章从交通、环境、产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规划方法的应用与总结,并探索了“慢村”模式的实践,希望能为安徽丘陵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慢村”;生态型乡村;发展模式;规划设计

传统规划常将村庄作为封闭的系统或乡村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导致城乡同质化或乡村生态本底的改变[1],说明现有规划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本研究以丘陵山地村庄为例,挖掘自然资源价值,突出产业优势,并与城镇空间互动,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慢村”模式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本文对“慢村”理念下的丘陵地区的乡村建设展开研究。“慢城”模式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城市网络体系[3,4],而在对“慢城”的界定中,也包含了对村镇建设方式的探索[5],但是对具有不同资源特征的乡村建设的系统性理论研究较少。2010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个“慢城”——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6]。如今,“慢城”模式的发展趋于本土化、具体化,可推行慢社区、慢街区或慢镇、慢景区、慢村。将“慢城”模式引申到乡村规划中,即在乡村原有自然特征及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规划设计策略。

1“慢村”理念与乡村规划的契合点

1.1自由的交通路网

村路是“慢村”空间组织的基础,对道路的线性选择需要以场所之“地”实现路线之“宜”[7]。道路两侧应借助天然农业景观与自然风貌,群落式配置植物,使小路蜿蜒经过古树、田野、池塘、稻田、菜地等不同的沿途风景。

1.2自生的景观环境

乡村景观环境是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应避免对自然的改造,避免过度整齐划一、大型硬质铺装等[8]。“慢村”景观应维持自然生长状态,尊重乡村自然本底,保护历史建筑风貌,从景观上延续视觉文化脉络。

1.3自然的生产组织

重新审视农业价值,注重农产品的衍生价值[9]。应打造传统农耕区,保留传统农业的聚落空间,包括原始的农田、田埂等。强化农业生产技能,利用农、林、牧、渔业的共生生态关系,体现科学农业生产的文明。

1.4自在的生活乐趣

应营造回归自然乡土的生活形式,避免城市快节奏状态对生活品质的破坏,更多地将生活的乐趣融入农业生产中。保护乡村文化,让传统手艺、风俗重现生机,为邻里营造技能分享、节庆活动的交流场所。

2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地处合肥市肥东县虹光村,以巢湖水域为天然背景,具备充足的发展农林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虹光村具有深厚的孔子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内涵。村内路网尚未形成,土地利用率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居民点分散等问题。本文从乡村的自我激活能力、乡村本原特点与高吸引力生活模式三方面研究了具体规划路径。

3“慢村”理念下的乡村发展模式分析

3.1产业优势的动力选择

将以“快”为特征的城市中的居民,对以“慢”为特点的乡村的向往,转化到虹光村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地貌因素限制了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不妨打造乡村“慢”优势:生态环境、生活品质、传统农耕、邻里文化等。梳理山水网络,借力皖南山区旅游格局,选择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规划路径。

3.2核心文化的无形渗透

将代表当地的孔子文化内涵首先融入地形处理中,根据现有地形水文条件和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结合主、次干道的路网结构,利用现有田埂路、塘埂路和自发形成的小路,将车行道连接村内各居民点,同时将户外活动与乡土人文相结合,形成以自行车为主的绿色低碳的慢行交通系统。

3.3慢行养生的空间意境

打造以度假养生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自然肌理的慢行道串起村内主要景点、农业生产景色、村舍农居的乡土文化。“慢村”应具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度假服务设施,巧妙融合地域特征,呈现丘陵地区乡村规划的精致生态文化、皖南乡村风貌,避免采用目前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

4“慢村”理念下的乡村规划路径探索

4.1梳理绿道系统

绿道设计提出“梳理、链接、整合”策略:一是在原有村道、耕道基础上梳理路网结构,维护农业生产的便利性,将绿道与农业生产道路剥离;二是依据不同村庄特色,通过慢行道串联祠堂、水塘、耕地等要素;三是整合沿线,展现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流动性场景,结合村庄民宅改造,建设慢行游憩点和游览设施等。

4.2视觉体验景观

乡村慢行道兼具生产生活的道路功能,需细化到人的行为尺度和行动范围,关注景观环境多元化对人的行为感知的影响。采用与慢行道交互式设计方法:一方面,依据人们步行、骑行等不同状态下的心理感受,得出慢行道休憩点的设计间距,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居民点相协调。另一方面,根据村落空间组织的不同,设计不同主题的视觉体验景观。

4.3文化主题特色

“慢村”健康发展应建立在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旅游需求相融合,在生态农业景观中加入孔子文化的元素,将观光农业与孔子文化相融合,通过运用文化景观设计,与该村的农业种植、自然环境紧密联系,挖掘乡村生活中的情愫,设计乡村传统的慢生活、慢体验,形成慢文化体系,打造具有独特韵味的“慢村”。

5结语

本研究基于“慢城”理念的核心价值导向,提出了“慢村”概念在乡村规划实践中的思考,强调人们对“慢”生活和优质生态环境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慢城”还是“慢村”,均殊途同归。在我国中西部较落后的地区,落后的乡村正追求高速发展,“慢村”理念似乎不合时宜,但是在理论上这是不矛盾的,因为“慢村”关注的更多的是生态品质。慢村模式可能更加适用于具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农村地区。那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适合“慢村”模式,也是后续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内容。总之,城乡发展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乡村规划也不能照搬城市规划,要想真正做好乡村规划,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思静.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同质化问题探讨——以桠溪慢城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3):86-88.

[2]辛儒鸿.“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山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施益军,翟国方,关雷.中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6(03):13-21.

[4]张炜.慢城理念下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6(04):148-151.

[5]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01):68-73.

[6]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01):1-6,17.

[7]施益军,翟国方,周姝天,等.慢城理念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南京国际慢城为例[J].世界农业,2017(08):74-82,250.

作者:徐政 张娜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