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在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中运用

PBL教学在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中运用

摘要:进入21世纪,教育、教学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停追求卓越,21世纪的教育领域逐渐向富有创意的创新教育方向发展。在许多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类课程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单单依托于原有的教育方式,加速建立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成为横亘在高校教师和相关研究学者眼前的重要问题。本课题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PBL教学模式在民办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设计中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在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中教学效果的研究推进。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风景园林;民办本科

一、何为PBL教学模式

1968年成立建校的加拿大高校McMasterUniversity是国际上最早使用PBL教学模式的高校。在McMasterUniversity之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型学校。McMasterUniversity的PBL教学模式项目的专家HowardBarrows认为“PBL教育模式不同以往传统模式,而是侧重学生作为学习主导的、教师负责对其进行引导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也就是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具体来说,PBL教学模式是在教育者的全局把握和悉心指导下,将学习设置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困境”中,意图让学生通过梳理现实的问题来学习藏于“问题”之内的知识,从而达到塑造自主学习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学习技能的目的。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调动被教育者的主动性来促使“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被教育者自发地接受指导的教育目的。由于逐渐开始推广后改变了固有的“先教后学”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因此,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很多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响。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特征,考虑到风景园林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面临有关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而提出了PBL教学模式在对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的实践构思。希望通过PBL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增强。由于设计类专业中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是学生毕业前为数不多且最重要的一次实践型训练,同时也是本科教育显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加强毕业设计阶段的实质性指导,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显著的。

二、PBL教学模式的搭建原则

以往实践设计类课程的教育流程中,先讲再练或是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长久以来在教育领域占据着压倒性地位。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之中的学生会形成断续的,不成体系的学习习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关注自身的能力发展,受教育者在课堂里的主要目的是尽量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所分配到的学习任务。但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态被颠覆,一个完整且有效的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始末,PBL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以达到课堂主体间的平等对话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将会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的发现者、方案的提出者,经过全流程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综合素质会有所提高。PBL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原则[1]:

(一)主导性原则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协同构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因此,主导性原则指的是在PBL教学模式存在的课堂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导性。主导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发挥教学主导能力,搭建适合引发思考的教育场景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课程任务,将自主选择空间交还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体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从以往习惯性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出来。遵循主导性原则,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把握教学的主导权。PBL教学模式主张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位于主导,这就要求教育者应事前做好教学工作的计划和教育后期的考核方式以及主动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教学成果的及时反馈。第二,教育者应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特性。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氛围中可以持续发散思维,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水平。

(二)共同性原则

课堂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课堂教育的共同性。同时,共同性原则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是要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课堂主体之间通过互动交流才能将课程环节最大程度地进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第二是在PBL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应主要营造师生和谐共处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师生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两方应保持人格间的平等关系。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双方只有如此,两方的互动合作才能实现有效展开。2.教育双方应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共同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评价教育效果及成果,将教育者的预设课堂与实际课堂紧密联结在一起。从而在互动交往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公开性原则

毫无疑问,PBL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空间必定是一个公共、开放的教学空间,其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目标。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要求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具有多样性,把握符合基础,上不封顶的教学原则。第二,教学内容。PBL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不应单单受限于课本教材,师生通过共同开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开放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项目学习并拓宽、深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第三,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学规律为主导的模式占据了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但在PBL教育模式下的实践类教学,注重配合教学方法糅合的同时坚持无拘束的教学方法,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氛围的灵活性。第四,教学结果。PBL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主张认为统一的教学结果不可以作为唯一结果导向,只要可以被视为对教学过程起到映射作用都可被视为教学结果的呈现。[2]因此,PBL教育模式是倡导将单一的满分考卷转变为多元化计量成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三、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点

(一)毕设与就业的时间冲突

大四下学期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展开毕业设计实践的重要时机,但同时毕业生们也将面临毕业实习、求职择业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实践之前就开始迈入岗位开始实习工作的展开,当然,不得不承认毕业实习的好处多多,但同时毕业实习工作展开的时机也会对毕设实践有一定影响。由于当下大环境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有一定压力,因此,很多学生对就业择业的重视程度远超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因此毕业设计上花费的时间被挤占压缩,甚至会出现风景园林设计的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消极情况。

(二)民办本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毕设选题往往缺乏人性化考虑

很多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通常会由带教导师拟定题目,由需要实践的学生从中选择课题进行实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比如各自擅长的方向与喜好的不同,对课程熟练程度的不同,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深度不同,同时在进行相关的毕业设计时选到心仪的导师和课题的概率不是很高,因此,这样的选题方式往往缺乏多样性、层次性。

(三)相关实践类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过于依赖导师指导的问题,部分学生在选题确定后,毕业设计的下一步工作都要靠导师指导和反馈后才知道怎么去做,这样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思维。如在休闲乐园或城市公园设计方面,部分学生的设计思路多集中在赏玩型公园的设计上,不能较好地延伸到生命共同体的层次。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生命共同体这一话题被广泛关注,将这一概念融入园林设计领域将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另外,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要完整且有深度地解决课题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因此只是过分追求完整性和规避错误,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

四、PBL教学模式在民办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可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创新、创造力

PBL教学模式以具体课题为承载对象,让被教育者在自由的思考空间里进行切实问题的演绎、推理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欲望。PBL教学模式为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激发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另一方面则是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实现创新力、学习力的同步提升。

(二)促进团队协作能力

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的导向,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教学模式,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组成设计小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问题主要由学生自己解决,教育者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在高校风景园林相关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能提高师生间交流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4]。

(三)毕业设计评价不严谨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现。工作细节较多、实施烦琐、任务艰巨。高校教师应适当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加强对毕业设计实践质量的把关质量,并制定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工作规范与检查制度,提高相关标准,实现学生毕业设计答辩规范化。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强调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作品实践创作能力。目前,在各个行业都转型的风口浪尖,教学模式在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中评价系统的更新将是不可逆的态势。

五、PBL教学模式在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设置让学生可以融入情境中的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其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关的教育建构者认为,学生习得知识的最佳方法就是在与现实生活情境类似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将PBL教学法与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中的普通教学法相结合不但结合了教育双方的优势,更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达到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的目的。PBL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实践类尤其是毕业设计作品能够形成具象化的问题、更是要求其具有项目化和具有在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这是注重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的教学模式[5]。同时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具备一定的归属感,乐于接受教师的辅助与引导,并在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探究性学习,而在整个毕业设计相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应始终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作出的课题应该具有可操性和实践性,学生将毕业设计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和工作中,这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踏入工作岗位有着实质性的帮助。本专业的学生对毕业设计相关的实践性操作拥有较高的认同度,是PBL教学模式在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中推广开来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实施PBL模式教学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风景园林课程是有综合性特征的,如果忽略了设计的实用价值,这与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和指导教师的初衷相悖。PBL教学模式围绕实际的课堂情况和课题展开,积极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的环节中。

六、结语

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现设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这样一个对实践性要求比较强的专业来说,它既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又是一场对学生全面设计实践素质的检验。因此,基于风景园林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如何更广泛地引入PBL教学模式类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制定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从而提升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作者:侯娇 单位:重庆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