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技术反思

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技术反思

摘要:文章对豆腐树种植过程中的引种、整地、选苗、栽种、肥水管理、采收和果胶含量测定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为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豆腐树(PremnamicrophyllaTurcz);规模化;种植技术

豆腐树(PremnamicrophyllaTurcz)是马鞭草科腐婢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1]其叶搓揉挤汁加入碱后制作成的绿豆腐口感好、品质佳且加工方法简便。豆腐树灰分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及氨基酸含量分别达到5.95%、13.48%、3.79%、9.87%、8.98%。[2]果胶是豆腐树中另外一类重要的成分,含量一般在25%以上。[3]果胶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软化血管、吸附胃肠道内的毒素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工业用途。近来年,安微、湖北利用豆腐树叶开发的系列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目前该树种只是零星分布在浙江、安微、陕西、河南、湖北等地,不能满足食品加工原材料、医药和工业用原材料的需要。为扩大豆腐树种植规模,提高鲜叶产量和果胶含量,课题组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庹家坪村对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野生树种的收集与种植

2017年3月从安徽(A1)、河南(A2)、恩施(A3)、保康马桥(A4)四个地方采挖野生树苗,选择健壮幼苗,将其根部稍加修剪后采用挖穴方式种植,每穴1株。进行4个品种、3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株行距B1:20cm*80cm,B2:30cm*80cm,B3:40cm*100c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666.7m2。以上试验均在春季移栽(3月15日),通过试验从中筛选出鲜叶产量高和果胶含量高的树种,第二年进行扩繁。

(一)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豆腐树鲜叶产量的影响

豆腐树种植的当年5月中旬第一次采摘鲜叶、6月底第二次采摘、8月中旬第三次采摘、9月底第四次采摘,一年共采摘四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豆腐树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表1)。恩施引进的树种鲜叶产量最高,平均每株每年鲜叶产量为2500g;30cm*80cm的株行距栽培最有利于豆腐树的生长,平均每株每年鲜叶产量为2269g。

(二)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果胶含量的影响

采用混合酸提取法测定果胶含量。[4]称取一定量预处理好的豆腐树干燥叶,倒入大烧杯中,加热煮沸3.5分钟,取出过滤,再加入混合酸(盐酸+0.5%磷酸)调节pH值至2.0,并置于恒温水浴中恒温萃取。萃取结束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精滤。滤液冷却至室温时,加入50%~65%的乙醇沉淀,放置1~2h后滤干。滤饼用乙醇洗涤至不含Cl-1离子。将果胶置于45℃的干燥箱中干燥,计算得率。果胶得率=提取的果胶质量/原料质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果胶含量有极显著影响(表2)。安徽引进的树种果胶含量最高,平均每千克鲜叶中果胶含量为35.5%。

二、种苗扩繁

2018年3月至12月,从4个品种中筛选出产量高的恩施引进的野生树种和安徽引进的果胶含量高的野生树种,采取30cm*80cm的方式各扩繁3.33ha,可繁殖13.89万株种苗,为下一年规模化生产提供种苗。

三、规模化种植

2019年3月至12月,用产量高的恩施树种和果胶含量高的安徽树种繁殖的种苗,采取株行距1.5m*2m各种植41.67ha,探索豆腐树的生长条件,形成豆腐树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质量标准。

四、田间管理

(一)肥水管理

豆腐树栽培前结合整地均匀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0~55000kg/ha,然后进行翻耕。栽植当年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追施尿素,施肥量每次不超过75kg/ha。第二年发芽之前可施硫酸二胺,施肥量为450kg/ha。豆腐树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每穴浇水200g左右,遇干旱可酌情灌溉抗旱。

(二)中耕除草

豆腐树栽植半年后,对土壤浅耕1次,除去田间杂草。

(三)整枝管理

每年冬季对豆腐树进行适当修剪,控制树形。

(四)鲜叶采摘

每年5月中旬第一次采摘鲜叶,以后间隔一个半月采摘一次,至9月底停止采摘,一年共采摘四次。

作者:瞿宏杰 王会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