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乡村振兴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把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打牢农村水利基础作为前提,将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保障,做好“水”文章,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普及率、保障率和水质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供水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建设管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供水事关人民福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监管并重,强化水质保障,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运行管护,查隐患找不足,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一、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运行成本高,工程管理资金不足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覆盖面大,管道长,输水管线易发生故障,稳定供水难以保障,因地形地貌复杂,大多数采用泵站扬水供水,运行维修困难、维修经费高。供水部门的获利非常微弱,特别在农村方面,设立水价比较便宜,只能支付供电单位最基本电费、工作人员基本工资费用等,而当设备发生告急障碍或者必须换新时,就必然会形成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的状况,这就造成设备不能准时进行更新维修,制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与建设。

(二)机制不健全,工程建后管理困难

农村供水工程量大面广,集中供水工程少,分散供水工程多,而且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非常大,大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的产权责任不清,专管机构建设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全,运行维护跟不上,水管员大多数是当地种地的农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专业能力较低,承受能力差,水费收缴率低,南部+部分地区使用小电井户数居多,致使水费收缴难度大。另外,地方财政财力有限,维修养护经费不能足额落实,该维修的工程不能及时进行维修,功率小的设备不能及时进行更换,极大地制约着工程应有的效益发挥。

(三)水质检测不到位,缺少专业检测人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是解决好水质达标,要建立以水质检测化验为基础的检验制度,使用水户能够喝上干净、放心、卫生的自来水。但在当前,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当前检测中心主要进行常规9项检测和21项进出水管网水质指标检测,有关部门对水质检验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检测中心设备运行、药品采购等经费严重不足,尽快补齐运行管护经费投入,提升水利服务保障能力,成为当前水利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工程建设不平衡

由于区域内部分人民素质偏低,且存在严重的依靠心理,只等待着政府施工人员开挖管槽,自己不付出基础劳动力,一心只想着饮水和用水,严重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饮水安全理念相违背,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政府出钱一定能顺利帮助他们解决用水问题,否则就不能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脱贫任务,这种等着、坐着的心理导致工程建设并不平衡,很多用户迟迟吃不上安全、卫生、健康的水,严重制约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健康发展。另外,部分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较多,即使政府牵头,都不能顺利完成施工,导致施工管道铺设进不了户,甚至到了时间节点仍有部分村民没有顺利吃上水,工程也完不成相应的任务目标。特别是一些自建的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村民存在一种攀比的心理,新建的管道却要求更换,造成管道的极大浪费,也给施工单位和人员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更有甚者,在上级领导巡视或者检查的时候,部分村民汇报还是吃不上水或者饮水缺乏等不实信息,严重影响到了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形象,为今后饮水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致使今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整改工作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措施分析

(一)补齐水利短板,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持续把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赶时间,千方百计抢进度,只争朝夕抓项目,抓紧抓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多渠道争取水利建设投资,筑牢发展基石。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完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通过改造、新建、联网、并网和维修养护等措施,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供水全保障能力,实施农村水源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水源稳定程度和保障能力,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的水源不稳定的问题。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整合供水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建设等项目,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以大并小”、管网延伸、小型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有效减少靠单村供水工程,提升供水稳定程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新建一批优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全覆盖,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靠实工作责任,完善运行管理体系

村供水保障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供水保障的责任主体,靠实“三级责任”和“三项制度”,落实村级管理人员管护责任,明确县乡村户四级管护责任,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做到“户有故障半天内排除、村级管网故障一天内排除、主管网故障两天内排除”,确保故障及时有效排除。健全完善应急抢修和供水预案,维修改造备用水源,充分发挥应急供水车、解冻机作用,落实各项供水应急保障措施,做到充分准备、妥善应对,规范应急抢修受理、抢修、收费和日常巡查等管理制度,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有人管、及时修。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充分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创新水费收缴方式,提高水费收缴率。坚持值班制度,畅通24小时投诉电话,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水员队伍,强化水管员培训管理,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注重村级水管员责任落实和防冻管常识宣传引导,开展村级水管员培训力度,靠实水管员管护职责,提高饮水工程末端维修管护“实战”技能。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对供水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加强远程控制,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供水成本。进一步靠实各级供水系统责任,各供水站、水管员要对本辖区内所有水源地、管线、泵站、水厂设施、电器设备、进户管道、软管安装等设施设备做好维修养护,对疑似隐患点提前着手,消除隐患,保障供水设施稳定运行。

(三)强化水质检测,筑牢饮水安全屏障

加强水质检测监测,不断提升水质保障水平,依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检测事项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全面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及校核方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采样和检测过程记录科学、准确,操作规范,为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安全供水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成果,严格做好常规9项日检工作,强化水质监测频次,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保障体系,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提升供水水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管,建立起从源头到水龙头的管护体系,确保厂区规范、设施消毒完善、水源保护有效、供水质量达标,确保群众喝上的都是洁净水、安全水。

(四)广泛宣传引导,确保冬季稳定供水

冻管预防重在提前防范,动员供水管理单位、村干部及村级水管员等力量,加强农村供水政策解读和饮水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引导,提高用水户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有偿用水意识,发挥社会参与和监督作用。以长期外出务工不在家农户、特困户、孤寡老人为重点,从骨干管网、村级支管和入户供水设施冻管重点部位,持续不间断排摸,对摸排发现的冻管隐患和问题建立台账,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采取覆土深理、保温、疏通等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水管不冻。在各行政村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公示牌、张贴农村饮水安全宣传画,印发《致广大自来水用户的一封信》。加大“用水户明白卡”、监督服务电话、微信公众号推送力度,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为民排忧,提升供水服务满意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冬季入户设施保温措施和注意事项,持续向群众宣传“穿衣戴帽、关窗滴水、煨火保温、排空设施、温水解冻、储水保障”等防冻保温常识,引导群众做好入户设施防冻保温措施,保障供水设施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持续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实行水源优化调度,加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保证饮水安全水量达标、水质达标,扎实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让百姓喝上优质放心的饮用水。

作者:张小军 单位:武山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