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要点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要点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村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村庄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要求进行建设与调整。笔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要点分析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配置乡村资源,完善村庄发展和建设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乡村都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大力开展村庄规划和建设工作,成绩斐然[1]。但是,其内部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村庄合理规划的问题,部分工作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和效果,要想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就必须要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

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以及村庄规划的意义

1.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政策和战略任务,其具体要求主要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建设新型农村、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在推动乡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极大地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村庄规划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落实村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所体现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村庄规划能够解决当前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大、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2];其次,村庄规划为村庄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防止村庄建设过程中出现侵占基本农田和触及生态红线等问题;最后,村庄规划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历史建筑,使得村庄所独有的文化特色能够顺利地传承下去,从而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

2制约我国村庄规划的因素

2.1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不强

村庄规划过程中存在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其对规划工作的全面落实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村庄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环境条件,所制定的规划方案无法适应实际发展要求。例如村庄规划中土地相关指标和用地性质、规模、村庄用地数据信息不一致,规划定位和产业发展不符合村庄实际情况,村庄规划不符合村民意愿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村庄规划实用性较低,无法为村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帮助[3]。

2.2村庄基础设施欠缺

村庄中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村庄规划工作的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标准和水平。基础设施是村庄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主要有教育设施、卫生设施、运动设施、通信排水设施等,其对于村庄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村庄规划中不可忽略的内容。但是现阶段部分乡村在开展规划工作的时候没有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注,整体的规划方案缺乏全面性和严谨性。并且村庄已有的基础设施有一部分已经出现了损坏和无法使用的情况,缺乏日常的维护管理和保养维修,对村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3村庄人口和产业结构不均衡

村庄人口和产业结构不均是限制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不均问题是指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青壮年村民外出打工,农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儿童,无法为村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不均是指传统农业的特征明显,产业、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的科技、现代化发展程度较低,农业生产作业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基础支撑,农村整体的生产力出现不足问题,几乎处于停滞发展状态,村庄规划工作也无法起到实际作用[4]。

2.4村庄规划不全面

村庄规划过程中还存着规划不全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当地的整体规划发展要求和内容进行考虑,只是对村庄自身规划采取相关措施,村庄规划内容只涉及村民、土地和产业等方面,没有将村庄的气候环境、村风民俗等村庄独有特色包括进去,整体规划工作缺乏全面性。现阶段,部分村庄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在内容方面存在着片面和单一问题,同时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和漏洞。

2.5现行标准不适应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以及国家在国土空间资源规划工作投入资源的不断增多,现行村庄规划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以往所实行的多规并行的村庄规划工作,不同部分独自编制有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内容,缺少综合规划技术的指导,从而出现范围不一致、分类标准不统一、用地不清晰以及规划方案无法实施等问题。结合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和要求的统一标准规范,确保村庄规划工作能够实现全面落实和实施[5]。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措施

3.1突出乡村文化特色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村庄规划工作应确定以建设信息化、生态化为核心的目标,加强对村庄规划策略体系的充分优化与完善,在了解村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理念科学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要成立专门的乡村文化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在优化乡村文化建设体系的情况下完成文化与基础服务设施发展的工作任务。比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文化广场,使村民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不断优化完善乡村文化体系,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信息服务与乡村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应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为依据,制定科学发展目标,适当调整乡村文化服务体系,以此来达到创新乡村文化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在分析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掌握和了解乡村发展、特色文化宣传等内容,确保村庄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顺利实施[6]。

3.2加强乡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部分乡村地区本身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的限制和影响,这些资源无法得到全面开发和利用。加强乡村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乡村的发展空间。首先,通过此项措施能够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在城乡规划工作中,调查和分析各项资源,在明确具体信息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结合旅游产业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其次,从城乡规划角度对乡村地区的非耕地资源展开合理规划,制订有效的资源开发和应用计划。比如可以在旅游景区规划范围内充分应用非耕土地资源,建立住房和娱乐等设施,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7]。

3.3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中所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实际的村庄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乡村优势产业,培育乡村区域产业优势,提高自身在区域中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在乡村振兴和村庄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还应对农牧渔以及其他工商业和服务产业开展科学划分,确定区域性的优势产业链,利用经验共享和推广手段完成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政府带领和指导下完成村庄规划工作,同时提高对乡村产业发掘、研究和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一定资金和资源开展专项探索和研究活动,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比如乡村本身畜牧业比较发达,规划人员可以结合此情况对家畜规模化饲养和产销服务体系展开适当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为了达到乡村经济产业高速发展的目标,规划人员应结合区域经济侧重点对乡村经济模式和发展需求等做出一定转变,为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要想将优势产业链条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规划人员必须要根据乡村自身产业特点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产业链条进行合理优化与改进,推动乡村产业系统化建设,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基础保障[8]。

3.4坚持推进农村改革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始终坚持推进农村改革工作的落实和实施。首先,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应加强土地流转、合理控制并把握经营规模,将落实农业产业建设用地指标及其他政策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中,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关系,并建立专门的土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落实土地出让金按比例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实现宅基地有偿获得与使用,促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其次,还应积极落实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逐步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再认定,产权和股权继承、流转、交易和兑现机制。最后,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制度。在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大力解决农村土地抵押处置难的问题,依照实际建立相应规模的二级交易市场。借助农民土地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使土地抵押贷款行为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将农地抵押贷款证券化功能发挥出来[9]。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引导规划工作人员亲自到村庄中进行调查,为文化创新和乡村特色传承等工作提供一定帮助,确保村庄规划工作的有效性。

3.5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人口是确保村庄规划工作和相关政策准确实施的重要因素。提高乡村地区的人口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掌握乡村振兴战略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全心全意参与到乡村振兴和村庄规划工作中。基层政府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措施,全面提升辖区人口素质。二是建立符合村庄实际发展水平的乡村养老模式,使青壮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

3.6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针对部分具有重要作用和功能的设施应采取保守处理措施,尽量修理和维护,切忌大拆大建。要建立专门的文化活动中心,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针对具有村庄风俗特色和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采取适当的保护和修缮处理措施[10]。

3.7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

村庄人口和产业结构不均的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实地调查来掌握村庄具体的人口分布及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工作的快速落实。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先适当调整人口结构,鼓励青壮年回家乡创业,积极做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结合当地村庄发展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开发出相应的农副产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使村庄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提高村庄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3.8调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村庄规划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实施,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工作中,从而促进村庄的有序发展。要提高村民对村庄规划工作的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参与方式,规范参与村庄规划工作和建设任务的各项行为。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工作应秉承公共利益的建设理念,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的时候需要确保其切实利益不受影响,缩减并优化村庄规划流程,提高土地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高效落实。

4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应结合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及文化、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体系,优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产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对乡村经济文化及设施建设工作给予足够关注和重视,在其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实现村庄规划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落实。

作者:陈贤 李娜 朱丽鹏 单位:吉林省红石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