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民工回流潜力调查研究

乡村振兴下农民工回流潜力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农民工的回流潜力为核心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机制从农民工的就业实践中挖掘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回流潜力指标,并通过探讨回流潜力的影响因素构成,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潜力状况,最后从政府、个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针对农民工回流潜力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回流潜力;因素分析

一、引言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推进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务院对农民工回流(以下统称回流)高度重视和支持,激发更多的农民工踏上返乡就业之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通过在成都市进行实地调研,以调查问卷形式获取数据,了解回流潜力状况,探讨回流潜力因素构成,并提出相关可行方案与建议,以期满足农民工返乡就业需求,促进回流,从而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回流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国外鼓励回流的制度与模式较成熟,学者对回流制度的研究较为细致与深入,涉及回流的各项影响因素。而国内学者从就业新思路、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等对回流进行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其中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回流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评价或简单统计阶段,对探求回流潜力因素分析较少,因此,从建设回流角度探析,还有诸多待解决问题。

三、回流现状分析根据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与探究,本文从以下四点对回流现状进行分析:

(一)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意愿较高。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生活节奏太快、文化及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以及就业竞争力大,是农民工选择返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家对回流现象十分关注,陆续出台了鼓励和优惠政策,更提高了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意愿。

(二)农民工对返乡后的就业选择较为谨慎。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返乡行业选择中更多倾向于第二、三产业。由于农民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不占优势,而第二、三产业对文化及技术要求并不高,且面临再失业风险较小,故成为多数农民工的首选。

(三)农民工对返乡后的就业期望较高。调查结果中农民工对返乡就业岗位及薪资有一定要求,27%的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12%选择注资做合伙人,44%选择进入企业,仅3%选择劳务市场就业。同时,80%的农民工对月薪的期望在4000-8000元左右。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有关回流的鼓励及优惠政策愈加完善,农民工对返乡就业的前景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心。

(四)农民工希望政府及社会多参与回流工作。据调查得知,约78%的农民工希望政府出台更多鼓励回流的政策,69%的农民工希望政府改进回流服务,63%的农民工希望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文化、技术培训。由于返乡初期的就业、创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农民工希望获得政府及社会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利益及提升自身能力。

四、回流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回流潜力的内部因素。1.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影响。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影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农民工现有技术对返乡前所在城市的发挥余地。结合农民工就业现状、劳动力需求及发展前景,分析回流对当前城市的发展是否产生影响;二是回流对家乡城市的影响。结合家乡城市的回流政策、发展规划等,分析农民工返乡就业是否可行。2.农民工对现代化理念的理解。农民工能否融入所在城市是其返乡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了解农民工对城市现代化理念的接受程度、城市生活融入度以及自身素质,分析农民工对返乡就业的意愿和接受程度及发展前途。3.农民工对政策的关注。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也是影响回流潜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更是加大政策的扶持和优惠力度。通过了解农民工对相关政策的关注、熟悉和满意度以及农民工对政策的意见或建议,分析其具体需求并探析回流潜力。

(二)影响回流潜力的外界条件。1.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探讨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现状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市场机遇问题,分析回流的市场潜力,比如返乡就业是否有研究必要、是否有发展前景等。2.政府政策及制度的影响。回流潜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应通过了解政府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政策实施程度,分析政策为农民工提供的具体举措,进而探讨政策如何改进,从而提出可参考建议。3.社会对回流的支持。社会支持也对回流潜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社会方面对回流现象的重视程度,比如,是否可获得社会相关平台的支持等;二是了解回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具体的困难点,获知农民工的具体需求。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意愿强烈,但政府与有返乡意愿的农民工之间存在错位矛盾,即政府宣传未能更精准地传达到农民工处,而农民工也未能充分利用当地政策优势。同时,现代化返乡农民工对于就业的薪资及岗位级别有一定要求。而在农民工自主创业意识加强的同时,大多数农民工又受限于自身文化及技能水平,这成为了其回流潜力最大的“拦路虎”。针对以上问题,为提升回流潜力,我们从政府、农民工及社会三方面来入手改进。

(二)建议。1.政府方面。一是改革金融制度,拓宽农民工返乡融资渠道。进行金融创新,依靠乡村振兴的政策,开发更多农民工融资贷款的途径,引导农民工进行良好的融资行为。给予返乡就业及创业的农民工更多补助或补贴,鼓励显著性成果;二是针对性培训教学,发挥返乡模范农民工作用。除进行规范性的教学,还应从农民工已有返乡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采用帮扶政策、“点对”政策帮扶新兴返乡农民工,高效利用已有案例的经验;三是因地制宜,利用产业聚集效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挥特色产业链,构成当地产业体系,带动群体就业,良性竞争,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更容易激起农民工之间萌发回乡的想法;四是改善基础设施,为返乡就业提供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返乡就业的基本保障条件,但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整,尤其是当今数字化媒体时代,大多数农村的信息交互化能力落后,因此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社会方面。为给予农民工更全面的支持,应从法律法规、环保、安全、经济及技术方面培养返乡农民工的能力素质,帮助农民工更加全面地把握一个方向。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化培训帮扶,同时联合各个部门,以此发挥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3.农民工个人。一是积极培训,主动学习。农民工应转换思维,注重长远利益,进而主动接受培训,避免返乡的盲目从众心理,加强进行培训的主动性。同时,对于自身的就业潜力进行评估;二是制定返乡就业计划。制定返乡潜力评估体系,跟进农民工就业计划,既使政府有量化分析数据,又使农民工对自己的优劣势能够进行清晰的估量,从而培养其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改善其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孙祖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分析及提升路径[J].劳动保障世界,2020(02):11-12.

[2]罗冬林.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能力系统的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5):28-31.

[3]张笑秋.农民工能力的类型、测量、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求索,2017(5):109-112.

[4]魏凤,党佳娜.陕西与四川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比较[J].商业研究,2012(07):136-141.

作者:崔玉 白莹 李杰 陈思良 周蓉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