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探究

农村旅游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探究

摘要:农村旅游业因其卓越的就业与经济推动能力,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推手,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府战略性安排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农村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农村旅游发展不断演变,在模式创新、空间布局等各方面均呈现了新特点,这与农村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考虑当代农村旅游发展特点,把握好农村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演变;影响因素

随着旅游业在农村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旅游扶贫等方面的研究甚嚣尘上,不仅如此,农村地区对旅游业的推动与发展实践也成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重头戏。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农业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农业生产生活活动等,发展成为具有农村特色的风俗文化为背景,将传统农业打造成为融合一产和三产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形式,通过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与设计,为旅客提供休闲、修养与娱乐等生活的旅游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最初以农家乐、采摘园等为主,现如今已经结合互联网技术向智慧旅游、沉浸式旅游发展,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了传统农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不仅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成为很多地区重点打造的经济支柱,农村旅游发展演变呈现出新的特征。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旅游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需要结合农村旅游发展演化特征,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工作。

一、农村旅游发展演变的特征

经过多年发展,农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受城市化、现代化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乡村旅游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农村旅游最初的兴起是以点为主,各地区旅游分布较为分散,并且小众,大多出现在城区近郊,以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采摘等为主要方式,是为城镇居民提供品味农家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场所。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学习和模仿,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影响了农村旅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念,开始出现以全域旅游为主导的旅游集聚,以解决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匀和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局面。有研究认为,乡村聚落的演化必然导致旅游模式的变化,从传统乡村旅游向特色旅游小镇发展,强化农村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分区,以获得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效应,提升旅游区位吸引力。其次,在产业关联与产业带动方面,传统农村旅游是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延伸,借助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与当代城镇生活状态的差异化而形成旅游吸引力,是第一产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转型,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生产本身。而经过多年发展,农村旅游业越来越关注发挥产业关联与带动作用,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家乐和采摘体验,更加注重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产业一体化与规模化发展明显,农村旅游开发主体不再是小农经营农户,而是专业的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旅游业更是涵盖吃、喝、娱、购以及文化与科技等内容,专业化倾向明显,农村传统风俗文化与现代管理和科技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农村旅游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更是成为未来农村旅游发展方向。再次,虽然农村旅游资源主体仍然是农业生产、自然生态以及传统文化等,但是在旅游业发展观念以及科技运用方面,农村旅游发展跨越了传统旅游业发展阶段,更加注重打造以体验旅游和智慧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旅游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大数据平台,各类旅游网站大大提高了农村旅游的宣传效果,对农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引进也更加完善了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水平与服务能力。而随着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农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方向不再局限于便利性和快捷性,逐渐向更多的方向延伸与覆盖,打造高科技的沉浸式与体验式农业。最后,农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变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在农村旅游发展初期,农村更多的保持着原有生产与生活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是原汁原味的农家体验。而随着农村旅游市场的扩大,原本相对较为封闭的农村向城镇消费者开放的同时,也受到了现代生活与城镇文化的冲击,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的革命促使社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放弃传统生产方式,转而以旅游业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农村旅游业开发的市场化特征逐渐凸显。为了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资源的非农化过度开发与旅游化的过度承载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竭泽而渔难以维持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到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是关键。

二、农村旅游业发展影响主要因素

在农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基础性因素却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

1.农村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资源禀赋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要素,特别是文旅融合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具有可开发的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底蕴,否则旅游业发展就是无米之炊。但是,对于传统农业发展而来的农村旅游而言,只要有农业的地方就有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甚至只要有土地就可以发展农产品采摘,只要有农村居民生活就可以开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产品。因此,相较于传统旅游业而言,农村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较为丰富,是农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这也意味着农村旅游资源开发较容易导致盲目性与重复性,说明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只能弥补旅游开发初期的专业化不足,粗放式发展的改革与转变还需要更为专业、深入、长远的布局与规划。

2.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农村旅游业也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经济总量对农村旅游的支撑,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近郊,说明旅游消费者大多来自周边城镇,旅游影响半径有限,因此,决定一个地区农村旅游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方面是当地经济水平与旅游消费水平,经济容量是否足够形成农村旅游消费力。二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的经济投入,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农村旅游的资金支持力度也越大,农村旅游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3.旅游基础设施是影响农村旅游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旅游开发,布局旅游业功能分区,还是发挥旅游吸引力,提高农村旅游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的交通设施决定着农村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是农村旅游时空距离的直接刻画者,影响农村旅游的可达性与开发深度。其他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比如卫生、通信、住宿等硬件设施和旅游服务标准等配套服务,则是进一步影响旅游消费者体验与满意度的直接因素。

4.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往的实践已经表明,政府政策是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向标。政府政策对农村旅游的指导与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农村旅游的产业带动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扶贫、农民就业以及其他新农村建设问题,各地方投入资金、人员以及各项优惠措施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市场体系建设,涵盖了农村旅游从规划开发到经营运营以及市场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不仅为农村旅游注入血液,也为农村旅游保驾护航。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带动农村全方位振兴。

三、农村旅游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明确农村旅游未来发展方向。政府与相关部门在农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更加明确政府在引导农村旅游发展方向的作用,通过政府政策实施,发挥农村旅游在农村发展和农户增收中的综合功能,打造农村旅游精品品牌,发展休闲农业,落实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入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发展动能;发挥各层级政府部门以及不同行业在农村旅游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相关产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指导农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整合农村经济发展资源,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科学的资源供给与配置,提升农村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规范农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贯彻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2.完善农村旅游开发资源配置,增加技术性要素投入。在农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更要注重技术性要素的引进与投入,缩小因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地区性差距。首先,依托农村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创新旅游特色产品与服务,合理规划基础设施配备,打造具有当地资源开发特色的本土化旅游配套,体现农村旅游的独特性。其次,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过程中,重视专业性人才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嵌入与应用,不仅培养具有农村旅游综合素质的人员,还借助大数据技术,形成农村旅游发展的特色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旅游的智慧化水平。

3.集中力量发展优势资源,合理规划旅游功能区。对于旅游资源具有整体集聚特征的农村地区,要优先发挥区域集聚优势,打造核心旅游功能区,并基于此,向周围地区进行辐射,发挥农村旅游资源以点带面功能,实现农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功能优化,形成旅游资源合理规划与利用、旅游高质量产品与服务、旅游功能完备的区域性的全域农村旅游目的地,以增加旅游吸引力,丰富旅游体验,从而形成以区域全域旅游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点。而对于不具备优势旅游资源的地区,则要发挥旅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小而精的民宿、生态园以及科技型农业体验馆等旅游类型,打造农村旅游产业的服务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孟浩,席建超.基于多智能体的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模拟-以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9,34(11):107-115.

[2]钟屹等.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和空间演变特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1):76-82.

[3]刘智.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张家界为例[J].经济地理,2020,40(2):209-216.

作者:霍震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