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创新探析

精准扶贫下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创新探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从“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平台的背景入手,分析“互联网+”时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探究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平台的策略,以期促进“互联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生态旅游;“互联网+”;精准扶贫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愈加受到大众认可,发展乡村旅游成了推动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将互联网与农村当地旅游资源高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乡村旅行体验,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必将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

一、“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乡村生态旅游平台的研究背景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党上下的共同企盼。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人所做的宣言,更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只有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拓创新乡村发展思路,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生态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旅游消费意愿不断释放。居民旅游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例达到18.8%,旅游消费从“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刚需”。随着旅游的普及,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摒弃了从众心理,更加重视旅游放松身心灵的本质,逐渐回归旅游的初心。相较于景点游、城市游,乡村生态旅游利用乡村特有资源,将旅游从被动参观变为主动参与,使人们感受返璞归真的简单与快乐,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可,由此可见发展生态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三)乘“互联网+”的东风,助推精准扶贫。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4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来优化配置传统产业的生产诸多要素,并促成有限的生产要素集约化发挥作用,从而形成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形态。[2]“互联网+”的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席卷全球,与各行各业的完美融合已经催生了多种新型消费模式,比如,已全面普及的淘宝购物、美团外卖、网易云课堂等等,都是“互联网+”下的时代产物。在此趋势下,积极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将为脱贫攻坚开拓新的思路。

二、“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生态旅游平台的优势分析

(一)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点对点落实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的方式对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结合大数据技术,打通精准扶贫的“经络”,将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作为落实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切实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近年来,中国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国务院扶贫办一直致力于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网站已全面应用于全国各地,通过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精准定位“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户”等目标人群与“贫困县”“贫困村”等目标地区,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筛选出来,实现精准化识别。针对贫困地区的现有资源,结合贫困户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设计旅游方案,点对点落实精准扶贫,切实履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的扶贫理念。

(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推荐,因人而异满足个性需求。互联网使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获取成为可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它成功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在海量数据中精准定位目标信息的功能。淘宝网、当当读书、去哪旅行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对用户历史搜索信息的分析,为用户智能推荐可能需要的商品,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搜索时间。将贫困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等图片、文字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成贫困地区旅游信息数据库。将贫困人口特色产业、服务项目等情况进行存储,建成贫困人口产业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游客的个人喜好,并将其与贫困地区旅游信息、贫困人口产业信息进行智能匹配,量体裁衣,实现精准推荐满足游客需求的个性化旅游方案。

(三)依托旅游业延伸产业链,全方位整合乡村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也为延伸农村产业链、全面带动乡村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旅游业的繁荣往往伴随着旅游地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依托旅游产业建立特色农家院、民宿、特色景区等配套旅游设施,可以增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而刺激旅游消费。发展旅游相关联动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对当地特产、手工艺品、纪念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既可以拓展当地特色产业,又能够吸取乡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外来人口流入,是对本地区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能够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全方位整合乡村资源,是实现全面振兴乡村的必经之路。

三、“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生态旅游平台的构建策略

(一)立足公益扶贫,为平台赋能。携手乡村振兴,实现完美共赢。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发展集体经济,摘掉“空壳村”的帽子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前人尝试了多种产业发展模式,许多乡村也在试图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但是,发展思路局限、技术人才紧缺、项目规划不清等现实问题使得乡村旅游业开展得差强人意。“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充分吸取了现有优秀旅游平台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路,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另辟蹊径,完美地填补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短板。同时,不同于其他旅游平台以盈利为目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以精准扶贫为导向,以精准脱贫为目标,是一个完全公益性质的旅游平台,与乡村振兴的初衷不谋而合。将平台与有发展需求的贫困地区进行对接,依托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公信力为平台赋能,能够更好地扩大平台知名度,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借力电商扶贫,助平台驶入宣传快车道。旅游与消费是相辅相成的。旅游可以大幅带动游客消费,消费反过来也会刺激旅游欲望。相较于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发展相对滞后,电商平台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借力电商平台,发展电商扶贫,逐渐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武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2392亿元,同比增长33%。借电商扶贫的东风,在宣传扶贫产品的同时,通过对乡村自然风光、人文特色、民俗故事的介绍,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与认同感,从对农产品的消费,延伸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进而产生到此游玩的愿望,达到快速宣传的理想效果。

(三)聚焦“生态旅游”,开拓旅游新思路。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去哪玩?怎么玩?成了困扰大家的难题。每到节假日,各个著名景区、网红打卡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人戏称,节假日去旅游,不是去看景,而是去“看人”。这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旅游地选择的思路局限,对于怎么玩的想法更为局限的问题。乡村生态旅游将目标从人们固有思想里的城市、景点转移到乡村,带领人们回归田园的静谧。同时,发掘生态旅游的特有优势,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新形式。针对新兴的旅行需求,开办有当地特色的家庭农场、森林氧吧、越野供给站、野营基地……为游客提供动手耕作、牲畜喂养、娱乐观赏等与众不同的旅游项目,打造真正有乡村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聚焦“生态旅游”,发掘返璞归真的乐趣,带领人们找回旅行的“初心”,也为新时代旅游开拓了崭新的思路。

四、结语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改变了常规的旅游模式,帮助人们找回旅行的初心,为人们旅游出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借“互联网+”的东风,将乡村的美丽资源带到千家万户,解决了农村地域偏远,产业发展宣传不畅的弊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点对点帮扶,使精准扶贫成为可能。同时,将传统的旅游产业植入互联网基因,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们的旅行需求。“互联网+精准扶贫”与“乡村生态旅游”融会贯通,使旅游业与农村其他延伸产业共同发展,实现产业的双丰收。由此可见,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邵珊,项荣武,赵?,李心舒,张斯雯.“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惠农服务平台的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9(05).

[2]周永刚.“互联网”背景下生态农庄的精准营销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5,(10):129-130.

作者:张斯雯 郑小松 赵?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