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理优势对旅游业经济发展影响

乡村地理优势对旅游业经济发展影响

摘要: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经济格局,必须基于乡村地理区位优势,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经营思路作出全方位的调整,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经济潮流,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主要分析了乡村旅游业不断扩张对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了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缺陷与问题,详细列举了革新发展路径和建设特色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模式,加快了乡村地区经济要素流动与生产关系变革,逐步提高了偏远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也对农村地区周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拓展农村居民群体的消费渠道与经营模式,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逐步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与运营机制有助于批量培育具备现代化经营理念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村地区生产方式与创业方向转变。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模式,高效率地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发挥我国农村地区固有的地理区位优势,提高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

1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作用

1.1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受到地理条件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落后,无法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产业发展格局缺乏均衡性与层次性。农村缺乏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朝阳产业,服务业与工业产业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状态,难以引领农村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地区产业经济格局的变化,农村地区也有了具备一定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服务业产业。旅游业可以充分带动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如餐饮业、冶金业、娱乐业、交通业等。产业的发展与集聚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困难的问题,为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兴旺发展注入活力[1]。

1.2能够逐步改善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振兴农村地区经济的基本出发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参与旅游业经营的基层农户人均收入有所提升。据相关统计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业盈利超过2000亿元,乡村旅游业的规模大幅扩张,间接拉高了农民群体的人均收入。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基层农户购置了多种多样的现代化家具,如电视、计算机、洗衣机等。为了提供高质量的特色旅游服务,农户必须在本地农产品市场购买时令果蔬、羊肉、海产品等生活用品。这些消费活动带动了地方商品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使消费支出与劳务服务开始融为一体。基层农户在旅游业中的投资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利润,资金周转周期较短,经营经济风险较小,受到了农民群体的欢迎[2]。

1.3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居民经营理念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城镇居民能够将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与技术带到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促进农村地区生产方式与经营理念的变革。作为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农户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外界信息,发现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农村地区居民通过学习新知识,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追求高品质生活与良好的生活环境。旅游业发展还能使农民群体的文化娱乐方式有所改变,集体化休闲娱乐活动的主题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组织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部分农村地区成立了专业的文娱表演组织,通过定期举办文艺表演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在展现农村传统风俗文化的同时也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3]。

2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缺陷

2.1缺乏专业化的经营团队。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经营能力不足,难以发现潜在的商机与可利用的市场条件,无法保证乡村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旅游业融合了娱乐业、购物业、餐饮服务业等其他不同行业的基本业务,综合性与层次性较强。来自发达地区的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环境质量等各方面条件的要求较高。目前参与乡村旅游业的普通农民不具备根据客户主观需求调整自身服务模式的经营能力,服务意识较为淡薄,未经过系统性、持续性的长期训练。乡村旅游业从业者的专业性不足,难以发现革新经营思路、重构产业布局的可行路径。

2.2严重破坏乡村生态环境。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我国乡村地区周边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游客留下的生活废品与不可降解垃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农村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大规模整修交通系统,修建大型服务设施与高速公路。这种建造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工程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部分工程建设活动未经过周密、严谨的论证,在建造过程中未能获得科学、合理的指导,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这种急功近利的盲目开发活动仅能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无法保证长期的社会效益[4]。

2.3经营思路过于单一。乡村旅游业经营者未能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结合在一起,通过提供缺乏特色、脱离农业生产的简单旅游服务获取经济收益,忽视将现代科技与新型管理模式融入旅游产品中。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经营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缺乏精准、合理的市场定位,无法推出具有较强吸引力与市场号召力的高质量旅游产品[5]。由于旅游市场的管理缺乏明确可靠的规范,农村地区不同旅游景点与商业集团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经营者习惯采用降低服务质量与产品价格的手段招揽顾客。

3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3.1组建高素质经营团队。为保证新时代乡村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必须重点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开发乡村地区特色旅游资源、调整服务种类与商业宣传模式为具体工作内容。经营管理团队应当制定拥有较高合理性、可行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对旅游业从业者进行系统训练,充分提高参与乡村旅游服务的基层农户的服务质量,促使其改变服务态度,从而获取良好的客户口碑。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向旅游业从业者灌输先进的经营思想与服务理念,使之熟练掌握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管理技能与服务技巧。提高旅游业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之充分了解当地农村的民风民俗与本土文化,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体现出本土化乡村旅游服务的优势,全面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专业水平。

3.2对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系统性规范。地方政府与基层党组织必须构建环境监管体系,规定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不能损害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明确各级政府的权责,切实保护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不受旅游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影响。旅游业从业者还应在服务过程中大力宣传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与益处,对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乡村景观进行修复,对乡村旅游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系统性监管,严格执行党和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避免违法开发现象发生[6]。

3.3革新经营理念,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乡村旅游经营者必须准确评估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根据具体条件推出融入地方民俗文化与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旅游服务与高质量产品,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让游客能够在获取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农村地区的文化习俗、体验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满足多数城镇游客的好奇心与消费需求,带动当地文化产业与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营者应当拓展经营规模,利用我国乡村地区现有的旅游资源推出多种多样的服务项目,在保留能体现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的旅游服务项目的同时,主动开发能够为游客带来独特个人体验的参与型旅游产品,保证旅游服务能够充分突出地方农村生活的本土性。

4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能够有力促进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升级,从而解放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切实提高我国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旅游区周边自然环境不受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管理法则,对乡村旅游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性规范与管控,并依托每个农村的区位优势与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标志性的知名品牌,走多样化发展道路,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促进乡村旅游业稳定发展。

作者:高梦梦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