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论文范例

污水处理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1

1.1工艺流程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中COD、NH3-N指标较高,要求出水水质指标高,同时考虑包头市为北方寒冷城市,水温较低的气候条件,污水排放对氮、磷提出要求,而且需对污水进行回用以便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该污水处理站采用CAST工艺+絮凝沉淀工艺。

1.2工艺特点

(1)优化了处理构筑计物的布置,节省工程投资和占地面积。

构筑物尽量合建,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和占地面积,该工程设计将集水池和提升泵房、加药间和加氯间等采用合建。同时,构筑物之间尽量构筑物连接或合建,本设计粗格栅与提升泵房、细格栅与旋流式沉沙池等都连接在一起。

(2)设置旋流式沉砂池。

在沉砂池的设计中,一方面要考虑保证后续脱氮除磷厌氧、缺氧的状态,保持碳氮、碳磷质量比,另一方面也要统筹考虑工程投资、占地和运行费用等诸多因素。因此,土右污水处理站采用旋流式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的进水是以切线方向进入,通过位于水池中心的叶轮慢速搅拌,形成平面的旋流,利用砂粒和水的密度不同,在旋流状况下得以分离,由于完全利用水力和机械搅拌形成旋流,没有曝气设施,因此能保证进入CAST池预反应区的污水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

(3)运用适宜的污泥处理工艺,减少运营成本。

对污泥的处置采取直接机械浓缩脱水方式,不设污泥缓冲池,节省一次性投资,减小运行费用。由于污泥在浓缩脱水时停留时间较短,因而避免了磷的释放,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2.1粗格栅间与提升泵房

粗格栅按远期规模设计,粗格栅为地下式钢筋砼平行渠道,设计格栅渠道2条,每条宽度1.1m,栅条间隙20mm,分别配回转式机械格栅除污机,l用1备。根据格栅前后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同时设有定时排渣和手动控制排渣。提升泵房与粗格栅合建,进水泵房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长宽尺寸为7.0m×9.8m,有效水深6.8m,安装3台不堵塞式潜水污水泵,2用1备(其中1台为变频式),单泵流量700m3/h,扬程14m,电机功率55kW。

2.2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细格栅间为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10.3m×14.1m。设计格栅渠宽1.6m,共计2条,配螺旋机械格栅除污机2套,栅条间隙3mm。曝气沉砂池与细格栅间合建,为地上式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3.65m,有效水深3.9m。采用立式轴承及叶轮2套,每池1套,与沉砂池配套使用,叶轮直径为1500mm,转速为15r/min,电机功率为1.1kW。采用螺旋式砂水分离器1台,单台流量20L/s,电机功率0.37kW。配有离心式鼓风机两台(1用1备),流量为7.5m3/min,扬程为5m,电机功率为2.2kW。

2.3CAST生物池

生物池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构筑物,采用CAST工艺。1座钢筋砼结构生物反应池,分为两格,每格再分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每格平面尺寸为47m×30m,有效水深6m,预反应区:主反应区=1:9。BOD5污泥负荷为0.0479kg/(kg•d),水力停留时间28.13h,混合液质量浓度4g/L,泥龄15d,污泥回流比30%,产泥率0.85kg/kg,微孔曝气管有6000个。每池配有1台回流潜污泵,流量为340m3/h,扬程为2.0m,功率为7.5kW。每池采用1台剩余潜污泵,单台流量为67m3/h,扬程为9.0m,功率为4kW。配有滗水器4台,每池各2台,滗水能力为1300m3/h。

2.4接触池及再生水进水泵房

接触池将生物池处理后出水进行消毒,同时作为再生水处理构筑物的进水泵站,建有1座。接触池体积尺寸为21.5m×7.7m×4.0m,再生水进水泵房的流量为0.342m3/s。配有水泵3台,2用1备,其中1台变频式,单台流量为700m3/h,扬程为9m。

2.5加氯加药间

加氯间为再生水处理进行消毒,由于进水存在含P高的时段,通过投加聚合硫酸铝化学除磷,同时聚合硫酸铝可以作为沉淀剂用于再生水[2]。加氯加药间为1座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3.5m×16.2m,采用2台加氯机(1用1备),加氯量为8mg/L。加药量为355kg/d,加药浓度为10%。

2.6鼓风机房

建有1座22.5m×10m×7.5m框架结构的鼓风机房,配有3台风机,其中2用1备,2台变频,单台风量为70m3/min,风压7m,总供风量为8400m3/h。单机功率为110kW。

2.7储泥缓冲池

1座,钢筋砼构筑物,圆柱形结构,尺寸为Ф6.0m×4.85m,配有1台潜水搅拌器,功率为1.5kW。

2.8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通过浓缩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以减少污泥体积,便于污泥贮存、外运及污泥的再利用,脱水机房尺寸为L×B=24m×12m×6.8m+9m×6m×4.5m(泥棚)。主要设备有:2台(1用1备)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单机处理能力为7~36m3/h,带宽1.5m,单机设计工作时间为10~12h;投泥泵2台,流量为13~70m3/h,扬程20m,电机功率1.5kW;三箱系统式絮凝剂制备系统1套,最大投药量为15.8kg/d,药剂投加浓度1‰;空压机2台,流量0.13m3/h,风压1.0MPa;2台离心式冲洗泵,流量12~42m3/h,扬程45~56m。

2.9普通滤池

1座,6池式单层框架结构,尺寸为7.4m×6m×4.1m。设计参数为:气冲强度55m3/(m2•h),水冲强度15m3/(m2•h),填料形式为均质石英砂滤料,配水形式滤板及滤头配水,反冲洗风机、反冲洗水泵与曝气生物滤池公用1套设备。

2.10清水池及再生水送水泵房

1座,钢筋混凝土水池,尺寸为35m×15m×4m,池容为2000m3,送水泵台数3台(2用1备,1台变频),水泵扬程35m。

3运行效果

经过两年的运行表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污水处理站设备运行正常,出水水质除氨氮外都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具体运行数据见表1。为了解决氨氮处理效果低的问题,在CAST反应池中添加碳酸氢钠和反硝化菌,经过三个月的调试,出水氨氮质量浓度由44mg/L降到9.6mg/L,使所有的出水指标都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4效益分析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2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方面,关于设施运营方面的专项研究开展的比较少见。

1.1北京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截至2007年底,北京村镇地区已建和在建的乡镇(包括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约为40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超过400处。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北京农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水务站管理模式、企业代管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在运行经费来源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区、县及村镇公共支出、污水处理收费及市级公共财政补贴相结合的资金来源保障制度;在运行监管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区、县环保部门负责监管,通过定期化验水质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监督出水达标排放情况。

1.2义乌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文献[7]报道,义乌市自2006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35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受益人口达40.73万人,完成率占到全市需治理村数的50%以上,共3建沼气厌氧净化池58714m。此外,为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义乌市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义乌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暂行)》,从部门责职、考核机制、资金奖励,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行进行了规范。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义乌市采用专业后续维护管理公司模式、镇街专业维护管理队伍模式以及村各负其职模式相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护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运行。

1.3国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存在问题

我国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案例。此外,我国农村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各地区农村气候与经济条件差距很大、排水管道匮乏、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较少、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因此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才能建立起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运作管理机制,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2沈阳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状况

2.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沈阳市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与生态村对农村污水处理率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批建设了299个农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仅2008年,沈阳就新建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31个,总处理能力14300t/d。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村镇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以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为主的多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村委会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以及开发公司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

(1)农村政府管理模式。

由农村政府设立专人从事管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目前大部分依靠区县与农村财政解决经费问题的地区。

(2)村委会管理模式。

由村委会安排当地村民兼职管护,主要集中在少数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如新民市方巾牛村、张士朴拓子村、棋盘山阎家村等。

(3)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专业的环保设施运营公司从事运行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的区县,如于洪区。

(4)开发公司管理模式。

由开发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负责水、电、气等设施维修服务,主要在少数与开发商存在土地置换的村庄,如东陵区李相街道。

2.2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管

沈阳市周边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水COD、SS等有一定的波动,COD变化幅度CrCr125~242mg/L,SS变化幅度为33~65mg/L,但出水COD均在100mg/L以下,SS均在25mg/L以Cr下,这些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基本还是比较稳定的,耐一定冲击负荷,其中系统出水COD、SS、NH-N、T~P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Cr3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方面,沈阳市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一般都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了所在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因此乡镇政府一般成为污水处理设施的责任主体。而区县环保局作为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组织者,在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也顺理成章的担当起监管者。市环保局作为生态市创建的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农村污水设施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各区县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建设方面主要是部分项目配套管网不健全,导致污水汇集量减少甚至无法收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运行费用保障困难、监管措施不够完善、管护人员素质较低、政策支持缺乏与认识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

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机制建设

3.1构建完善的运营监管体系

根据沈阳市目前现状,提出建立“乡镇(运营商)管理、区县监督、市统一考核”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责任体系。体系中乡镇(运营商)管理——乡镇政府或运营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具有直接责任;区县监督——运营经费由区县财政拨付,因此区县政府对辖区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状况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市统一考核——市环保部门、政府督察室等部门可以把各区县政府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进行统一考核,针对污水处理达标或者不达标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行政考核要求予以评估,以此来督促区县政府必须投入足够资金来做好运营工作,考核可以采取半年或年终考核的方式。

3.2制定健全的考核制度

保障运行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并实施考核制度。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方面对设施运营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奖惩措施联系起来。针对乡镇政府直接运行与委托运行两种模式,还可以对设施运行管理主体进行奖惩。第一,乡镇政府直接运营的应以奖励为主,这样可以提高自觉运行的积极性,奖励可以考虑经济奖励和行政奖励并行。第二,委托运营的将运营考核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经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强化运营单位达标服务的目的。对于运行工作开展较好的运营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补贴。对出水水质不达标或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的设施运营单位给予处罚,以经济惩罚措施为主,情节严重时政府部门要终止合同,重新选择运营单位。

3.3选择适当的运营管理模式

沈阳市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大,短时期内完全统一实现社会化与市场化难度较大,需要一个从政府直管到企业管理的渐进过程。应根据村镇经济条件、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模式。如: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包括乡镇政府管理模式与村委会管理模式。由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直接管理,管护经费纳入区县财政预算支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或者乡镇可以自行筹措部分资金;市场化运营模式,根据农村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适合的运营模式:对于规模较小且区域分散的村庄较适合采用整合运营模式,统一打包招标运行,保障运营规模总量,这样才能吸引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加入运营中;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则可以独立进行招标;关于委托运营和BOT项目运营公司的选择,则可根据建设阶段承建单位的实力以及前期所做计划而定。

3.4建立系统的资金保障制度

由于沈阳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整体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机制,才能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顺利正常运行。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沈阳市各区县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应列出一定资金,设立农村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各项专项资金与财政补助。

(2)鼓励村镇自筹资金。

村镇自筹资金也可以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使一些经济发达村镇将其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来。

(3)其它渠道融资。

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与政策扶持下,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多样化的运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减免、土地置换等相关优惠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中来。

3.5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

目前,扶持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还不多见,更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样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效益的发挥,也加大了设施运营管理的难度。要促进沈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备的政策体系。

(1)资金支持政策。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资金管理政策,一方面从环保、农业等多部门多渠道争取运营资金补贴,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免企业营业税、所得税等相关的税费。

(2)技术支持措施。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针对农村地区污水的排放特点与现有处理技术,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编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可以提出建设与运营的技术建议与要求,推荐优先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制定适宜的排放标准,从而能够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3)污水回用政策。

可以尝试推行污水回收再利用制度,鼓励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污水有偿回用:对于回用水有效利用的,给予一定的价格扶持或者资金奖励。

4结语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3

1现行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

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市场化改革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均需要适时调整角色、准确定位。由于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府对市场化的认识上均有差异。因此,目前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是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

1.1国有公营运营模式

国有公营运营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主体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地方政府等,通过实施企业化管理,或者通过服务合同等形式,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到运营管理中来。

(1)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该种运营管理模式下,污水处理厂隶属于行政部门,同时员工属于事业编制,管理费用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但该模式缺点,缺乏独立经济核算与成本控制意识,生产效率比较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差,由于政府既是运营管理者,同时也是监督者,因此监督的有效性无法保证。

(2)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该模式是指在过去从事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的事业单位,在明确产权、清产核算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法的明确要求,成立独立的企业法人,同时实行企业化的运营管理方式。与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相比,有效克服了政府运营的弊端,可由企业自行完成污水处理的任务,因此是一种自负盈亏的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DBO运营管理模式。DBO模式是指设计、运行与管理均由承包商负责,建设一个公共的污水处理设施,可满足工程使用期内公共部门运作上的要求。而在合同有效期内,由承包商负责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在合同期满之后,把产权移交给公共管理部门。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通过国债等方式融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该模式下的合同有效期一般在5~10年。

1.2共有私营模式

共有私营模式也被称之为公有民营模式,通过授权或者租赁的方式,把环境基础设施运营与新投资的责任转嫁给民营企业,而在责任转嫁之后,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盈利和商业风险等,均由民营企业承担,而TOT与ROT运营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应用模式,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出现了股权转让模式、BOT模式与合资合作模式等。

(1)特权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投资商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在有效期限内,由投资商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而在协议期满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权需要无偿转移给政府部门,一般为BOT与TOT两种模式,福州市新建污水厂如今多采用这两种模式。①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开发与建设的运营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常见模式,通过特权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内,通过回收投资、偿还债务等来赚取利润,特许期限一般在15~20年不等,在期满之后,项目公司同样需要把特许经营权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其有以下优点:a.利用私人企业投资,减少政府公共贷款和直接投资,缓和政府的财政负担。b.可提前满足社会与公众需求。在私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使政府目前无力投资建设的污水厂,提前建成发挥作用,满足环境及社会公众需要。c.可带来技术转让、培训专业人员等相关利益。②TOT也是一种常用的融资方式,是指政府对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把经营特权转让给出资者,保证其在合同有效期内拥有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特点,而在合同期满之后,需要把污水处理设施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政府。其有以下优点:a.污水厂经营者免去了建设阶段风险,使经营者接手后就有收益。b.盘活污水厂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2)股权或产权转让模式。股权或者产权转让模式是指政府把国有控股或者国有独资的水务企业的部分股权或者产权转让给合适的民营企业,从而让民营企业参与到水务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授予其一定的特权,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经营特定的业务。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终端处理设施与管道网络合作的改制引资项目中。

(3)合资合作运营模式。合资合作模式是政府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资产,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使民营企业获得污水处理设施的经营权。同样,在政府授权之后,企业可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营特许的业务。

(4)用户或社区自助模式。一般而言,社会上的社区自助模式通常为群众同意,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这是由社区组织管理,一般的施工单位为专业的公司,而污水处理设施的费用则由社区成员分担。目前,这是一种分散的污水处理模式,相对于较为集中的污水处理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无法实现市政管网和社区的全覆盖,因此,在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其发展前景相当乐观。由于生活污水一般是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因此这种模式适用于处理社区的生后污水,可在环境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污水。但是对于新建的社区,由于位置可能比较偏远,因此,可通过分散处理方式来处理。

2污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改革途径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化方法,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一般而言,污水管网可收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城市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因此可采用实行BOT运行管理模式。

(2)如果污水管网的收集难度比较大,则一般情况下不建设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用户自助式分算处理方法。

(3)对于工程期限短、产权明晰、成本核算数据精确和清产核资结构简单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采用TOT处理模式。

(4)如果建设时间比较长,成本计算数据不准确,而有效运营时间不长的污水处理厂,可采用委托经营的方式。

3结语

在污水处理设施与运营管理中,新型的模式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由于其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商业性,因此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同时,这些模式在理论和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和研究,进行制度与理论上的创新,从而有效满足制度污水处理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发展状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改革路径。

作者:姜平 单位: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

第二篇

1日本村镇污水的处理主要经验

1.1资金保障方面

日本的村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筹资和中央政府拨款,运营管理资金主要来自受益者缴纳的污水处理费。日本政府为推动农村村镇一级的污水处理工作,分别在1987年和1994年实施了“合并净化槽设置整备事业”补助制度及“特定地域生活排水处理事业”补助制度。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承担建设费用的57%,中央政府补贴33%,受益者分摊费用的10%。如日本惠那市在2013年,对5人用净化槽的补贴金额标准为58.2万日元,7人用净化槽补贴66.4万日元,10人用净化槽补贴79.8万日元,这些费用约占总费用的30%~50%。

1.2维护管理方面

日本的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主管部门和责任主体是不同的。农村村镇污水处理的主管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其责任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保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净化槽法》规定设施建成并稳定运行3~5月后,应对设施的排水水质进行监测,对设施进行合格验收。此后每年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水进行一次水质监测,主要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排水的pH值、水温、盐分、溶解氧、色度、残留氯浓度、生化需氧量等。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每年还要进行四次例行检查,以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例行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设施的工作情况、事故情况、污垢积留情况及管道堵塞情况等,同时进行消毒剂的补充及害虫驱除等工作。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水质监测及清扫一般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来执行,同时设施建设和管理还需要由取得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执行。

2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资金来源及设施运营管理面临问题

2.1资金来源

2.1.1中央财政投入

自2003年起,中央集中地方10%的排污费建立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采取拨款补助的形式支持集中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等项目;2008年,针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成立了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至2012年资金补助规模已达到55亿元。

2.1.2地方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投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合中央财政环保专项支出成立地方专项资金,另一种是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环境整治需求,制定各种形式的环保专项资金等。如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山东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

2.1.3企业出资

企业出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助出资,如湖南开福区捞刀河镇大明村的企业集资200万元参与村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2013年金锣集团出资1亿元向临沂市捐建了100套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另一种是以“BOT”模式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如北京市房山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天津西区污水处理厂等。

2.1.4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在发达国家,贷款是解决分散式污水治理资金短缺问题重要手段,而政府或其他非盈利组织通常会为环保事业贷款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支持。2013年浙江安吉、天台、龙泉、富阳等县一起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两亿美元,用于村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

2.1.5收取污水处理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收取污水处理费势在必然,这也将成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已开始对农村地区自来水收费中增收污水处理费;2013年7月1日起,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也开始以0.47元/吨收取污水处理费用。

2.2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机构职能交叉严重

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多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源而制定的,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范了城镇污染物浓度的排放,但尚未有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标准。同时,涉及农村环境监管“政出多门”,农业、环保、水利和建设等行政部门均有相应职责。如杭州市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由市农办牵头、“1250”工程由市环保局牵头、“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则由市能源办负责。涉及农村环境监管的行政机构分散,且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造成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难度增大。

2.2.2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而运营维护资金多以地方财政自筹为主。虽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具有低能耗、易管理的特点,但其仍然需要部分资金用于管理员工资、清渣、维修、电费等费用。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出现“建得起、运行不起”的尴尬局面。

2.2.3运营管理模式单一,管理队伍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县级政府监管、乡镇运营的方式,但由于执行效率低、后续奖罚措施不到位、第三方监管不完善等原因,致使这种运营管理方式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效能。此外,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大多数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由当地农民参与运行维护,缺乏完善的运营维护及监管等方面的专业队伍,致使设施难以正常运行。同时,一些成立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队伍的地区,也由于缺乏对队伍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管理,致使队伍成员专业知识不足,管理水平总体偏低。

3加强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环保法规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环境监管机制

建立和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是保证农村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的标准及相关责任,使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有法可依。在监管机制方面,首先,应明确职责,成立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其次,强化政府执法力度,对无故停运设施、不规范操作等有损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完善执法体系,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3.2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维护。早在2002年,住建部就已颁布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允许外资及社会资金参与我国公用行业的融资、建设、运营。因此,应更多地采用BOT和TOT等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拓宽村镇污水治理资金的融资渠道。此外,应建立村镇污水治理专项基金,完善资金的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补贴、地方筹资、有偿使用”的资金保障渠道。同时,通过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政策补贴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村镇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积极性。

3.3明确设施的运营主体,建立多种运营管理模式

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主要有政府自营、非政府运营两种方式。确定运营主体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采用市场化的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来保障设施得到专业化管理。由于运营主体是私营企业,因此需要加强设施的监管,政府职能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设施运行状况,监测出水水质是否达标等。同时还应该明确运营责任,健全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向运营主体发放补助资金并决定是否继续委托运营等。对于政府自营的,一方面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设施维护管理队伍,做到定期维护等;另一方面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将设施运行效果纳入到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中,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3.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镇的污水处理积极性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4

目前,污水处理企业设备管理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记录采用生产报表形式,管理复杂、效率低。随着新建厂区及管网的不断增加,设备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由于污水厂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缺乏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从而造成企业设备档案丢失,影响设备后续的维护保养、大中修及技改工作的开展。

(2)维修信息跟踪和统计不到位。以往的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均采用纸质记录,查询、统计困难。未能准确了解每台设备的历史维修情况及对应备件的更换情况,且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进而无法为企业成本分析、预算审核及资产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持。

(3)设备的维保计划执行落实不到位。制定的维护保养计划未能实时跟踪计划的落实情况,造成设备未能得到有效保养及定期维护。

(4)备品备件供应不及时。由于备件信息不规范,无预警和查询功能,备件采购及库存的管理不科学,延长了设备停机维修时间,增大了生产停运的风险。

2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为了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我们通过引入水处理行业专用开发软件WaterPro,建立了基于树状结构的设备管理系统,有利于系统的扩展。该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推广应用,可加快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系统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设备资产台账管理

(1)设备资产台账负责企业所有设备资产信息的管理和查询,所有设备信息可以采用按厂区、设备分类及工艺分类3种方式进行查询,实现了设备资产台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统一规范了各厂的设备分类、名称、编码、安装位置等基础信息,并建立设备台账与维修保养记录关联,可随时查询到任一台设备的历史维修保养记录,了解历史故障情况及维保成本。

(3)对每台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包括设备的技术参数、安装图文及技术资料都可上传存档,方便随时查询。

(4)通过各种KPI计算,可实时查看设备监控指标完成情况,为企业管理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分析设备闲置及故障原因,可以为后期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2.2维修管理

系统采用维修工单来实现维修信息的记录,发生故障后,现场人员需建立维修工单,选择对应故障设备,其中:设备名称、安装位置、编号等信息已自动关联,并填写故障信息。工单建立后,需提交进入对应工作审批流程,待维修完成后,需将维修信息:包括耗费工时、停机时间及备品备件消耗量等信息,在工单中反馈,流程审批相关人员也可以随时在系统中对维修工单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查询。维修工单的特点在于:

(1)维修保养工作的流程化,能够及时将设备现场信息上报、审批和处理,免去了中间不必要纸质文件的传送时间和等待时间;

(2)维修工单建立后,可根据不同的维修工单类型,选择不同的审批流程进行流转,维修工单流程审批完成后,再执行维修工作,便于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3)系统将设备维修分为一般维修、大中修、技改及抢修,并将设备维修流程分为内部维修和外包维修流程,便于查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

2.3维保计划管理

通过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设定每台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初始保养时间后,即可通过系统每月自动生成月度保养计划工单,也可以手动调整,再提交进入流程审批,最后下达到现场班组进行保养,实现了设备保养按计划落实,并可对各设备保养情况进行实时查询、跟踪,避免了遗漏和查询困难的问题。

2.4采购及库存管理

(1)该模块对采购的审批流程加以规范,采用工单审批流程来实现采购管理,并将采购管理分为:物料申购单、采购任务单、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及采购验收单,各工单均需经不同的审批工作流程;

(2)建立了备件库,统一备件分类、名称、规格型号和单位等信息,避免备件重复采购;

(3)建立备件预警,确保主要设备的最低库存量,并根据维修物资库存情况,自动产生申购单;

(4)提供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平均成本等多种计算方式,便于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

3系统应用现状及目标

3.1系统应用现状

(1)该系统的建立,完善了企业设备档案资料,将设备基础信息规范整理后,录入系统,可以随时查询、修改、导出及导入;

(2)实现工单记录、查询、统计分析,有助于设备维护管理和故障分析;

(3)建立设备保养计划,系统按设定的计划定期产生保养工单,并可实时跟踪查询进度情况,提高了设备保养的及时性,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

(4)实现了维修计划按时下达,并根据维修工单查询维修工作进展情况,对设备的维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

(5)通过设定备件的库存预警,降低了备件的库存,并保障维修备件的及时供应,系统会根据安全库存设定自动提醒备件的采购,可以实现不同库存的资源共享及调拨,保障了维修工作按时完成;

(6)利用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唯一编码,可以准确跟踪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运行及维护情况,避免因设备位置调换而造成记录错误的事件发生。

3.2系统未来发展目标

(1)基于历史维修及保养记录,为设备大中修、技改及资产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2)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设备资产及备件管理,并整合企业所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3)未来可以建立基于设备管理系统的KPI绩效管理考核体系;

(4)远期,将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使设备变动与物资消耗等信息实时反馈到财务系统,避免二次录入。

4结语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5

1.1现行体制缺陷

污水处理费的分配使用有制度性缺陷。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制度还沿用着初期建设的制度,在市场经济时代,现行的污水处理费的分配使用办法严重脱离时代,更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一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者,在污水处理费的分配上,往往不是直接受益者,取而代之的是供水企业、或是镇区政府。后者代收着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大部分费用。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厂运营者的积极性。其次,污水处理厂本质上应该是属于公益事业市场化运营管理,但是目前政府对其的政策扶持还不够多,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种种原因,都制约了现行的污水处理厂的发展。

1.2资金实力和技术管理薄弱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检测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污水取水时间间隔长,某些之间不能实现实时检测,或者由于成本高而未能做到实时检测、固定曝气使得电能消耗大,突发检测不及时等。一些镇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没能与主厂区同步建设,尤其是进厂污水量的设计,并未能达到设计标准,污水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污水处理资金实力薄弱,难以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例如,在中控室、实验室和在线监测等管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因此,目前的技术管理力量和资金实力使得现行的污水处理厂运营处于低水平的运营,这也将将成为我市新建污水厂正常运行的瓶颈。

2如何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

2.1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需要市场化

目前,在很多中小城市,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不达标,导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率低下,这个过程中还不可避免的造成严重的二次能源消耗。为此,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提高意识,将生产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一个高度,才能减少对能源的二次浪费。过去由于污水处理厂旧体制的束缚、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一直不高。借助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是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产权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分离才能让污水处理企业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政府管制必须以维护有效竞争为前提。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引入竞争机制,例如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方式,向社会公开选择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这样做其优势可体现在以下几点:1、可以解决大厂抢着干、小厂无人干,大厂单位运营费用低、小厂单位运营费用昂贵的尴尬问题;2、达到乡镇污水处理厂以大带小的目的;3、运营管理单位可充分利用、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发挥整体运营优势;4、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可竣工一座,移交一座。竣工移交之前,运营单位可以积极介入,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即可实现正常试运行。

2.2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内部管理。

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生产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废物的鉴定,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排查清除主干流沿线重点污染隐患。严格控制污水处理的收集量,以及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确保每一个污水处理厂能够收集到的污水都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各污水处理厂应与各纳污企业,地方的环保部门签定纳污协议,根据《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条款为水功能区污染和污水乱排放等问题,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切实落实责任制,完善管理体制。依靠我们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把水质保护管理纳入企业污水处理责任考核的范围,让其法定化,,确保污水厂朝着专业化发展。

2.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还不高,对于一些专业设备,还难以充分发挥其处理污水的正常能力。而对于运行污水厂的设备又是一项具有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而,需要我们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尤其是一些污水处理厂的特定技术岗位,需要不定期的对内部职工和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知识更新。因此,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和地方院校、科研院校或社会机构进行双方合作,共同交流探讨日常管理运行,技术升级、节能减耗等经验。培养合适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为污水处理厂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4要精心组织,引进国外新技术,确保安全生产污水处理厂设备先进。

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和外国资金参与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建设,有条不紊的推进污水处理厂地方配套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在日常的运营中,责任重大。强化企业责任人制度,杜绝一切安全事故。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较强的质量安全意识,认真抓好质量和安全工作,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鼓励民众与市场对企业的合法监督,真正做到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水资源的整合经营形成新的企业利润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6

污水处理的质量对于水质和水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按质供水。按照水用途的差异可能要求不一样的水质,所以,不要求将水均处理到某一水平,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其次,城市污水大都属于工业废水。城市中的工业供水也占到60%以上,各个工业单位产生的废水都需要排入受纳水体内,所以,污水处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是一片良好的。所以在处理城市污水时要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来将污水处理至与之相适应的程度。再次,待处理水的水质。各种工业废水的水质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宜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处理后满足二级标准的水能够再次回收利用,可是,这虽然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却不利于环境保护。现今的先进技术也早已能将废水净化成饮用水,可是人们心理上仍然存在着芥蒂,并且将污水处理至这种标准花费的成本也很高。最后,处理程度。废水的处理程度应结合废水的出路与水体的自净能力来考虑。城镇废水的出路一般是农田灌溉、排放水体和废水回用。用途的差异会使处理方式及需去除的污染物产生一定的差异。若是由于灌溉农田,就可以将生活污水直接沉淀,保证大部分悬浮物及虫卵除掉后就能使用。若要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自然环境,所以设计人员要科学的应用水的自净化能力,但是一定要避免水体再次被破坏,这不利于水的正常循环。如果不使用水的自净能力而将污水处理到较高的程度也很不合理,这对于财力、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可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水净化的能力限制,超过该限制将会使其失去自净能力,加重水体的污染。所以,污水处理要受到经济能力的很大影响。现在污水处理的最现实目标应该是将其处理至能够间接回用的水平。做好这一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自然水体的自净化能力,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工业生产的废水要先经该企业进行一定的处理,消除其中的特殊危害物质,避免其危害管道,还能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费用,减少建设维修费用。

2厂址选择污水处理

单位要想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处理工艺。要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率、强性能。在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具体地点时必须考虑到城市整体布局、管网铺设、自然保护等多种因素,并将多种设计方案比较后选择最适宜的。

3建设费用要对建设费用进行经济比较

这需要将各项基建投资和一段时间的经验管理费用为基础,这便构成了方案的总费用,应选择费用最低的经济性方案。首先,污水处理中的管道铺设费占60%以上。之前的铺设方式中所用的管道极易引起跑、冒、楼等恶劣情况,这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也是极为有利的。普通的镀锌管不超过5年便会被腐蚀,但使用PB材质管,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能使施工更加便捷,并可以事先进行预加工和预组装工作。其次,要根据待处理的污水水质及处理后的用途来确定药剂,如添加臭氧便能够降低对其它设施的性能要求。添加臭氧来进行污水处理工作取得的效果更好,并且操作也比价简便。安装其它设施所降低的成本正好可以用于购买臭氧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4运行费用设计方案足够

科学的污水处理系统不一定就会有最佳的运行状态。若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建成,就要尽量的降低经营成本,让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成本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混凝剂成本、沉淀排泥成本及反冲洗费用。将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调整后会使上述三部分的比重发生变化,使总成本发生改变。

(1)使用科学的处理方式能够使混凝剂自用成本大大降低,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条件下,使混凝剂投加量、沉淀池排泥水量、滤池反冲洗水量3部分费用之和满足运行工况约束条件的最小值,是高效经济运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功效。

(2)要综合考虑水质问题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保证沉淀水浊度符合要求。这一数值会随处理工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一般要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沉淀水的浊度值,以变浊度的支持运行方式取代传统的定浊度方式,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

(3)将污水处理用的滤料进行再生处理则能大大降低成本。

(4)使用纤维式过滤器,减小RO薄膜的损耗,减少更换次数,降低成本。安装费用也常低于传统的过滤器。

(5)节约用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经营费用。所以要尽量选择先进的设施,并借助重力流来运输,降低设备购买费和电费。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7

1.1矿井水处理

煤矿矿井废水主要指煤炭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过程中涌出的地下水,以及采煤生产过程中洒水、降尘、灭火灌浆、消防及液压设备产生的含煤尘废水。矿井水主要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含铁锰矿井水四类。含悬浮物矿井水指悬浮物(煤粉、岩粉)≥50mg/L的矿井水,这类矿井水中含有较多煤粒(粉)、岩(石)粉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但其总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酸性矿井水指pH≤6的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是指矿化度无机盐总含量大于1000mg/L的矿井水,也称为苦咸水。含悬浮物矿井水的主要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工艺,根据处理后矿井水的回用途径,后续工艺可选用超滤、反渗透工艺。磁悬浮矿井水净化技术、微砂技术属于科技创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部分煤矿。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中和法,其中人工湿地法与微生物法在国内应用极少,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中和法为石灰乳中和法,基本工艺流程为中和、曝气预沉、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分为净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两个部分,净化处理技术与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相同,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深度处理主要指反渗透脱盐处理。为防止反渗透膜降解和膜污堵,进水中的悬浮固体、尖锐颗粒、微溶盐类、微生物、氧化剂、有机物、油脂等污染物必须进行预处理。除铁方法主要有空气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除锰方法宜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法,同时除铁除锰可采用化学氧化法或接触氧化法。井下采空区过滤净化技术指充分利用采空区矸石作为过滤、净化污水的载体,将井下排水直接注入采空区净化处理后,复用于井下生产,减轻了地面矿井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压力,提高了矿井水处理水质,节约了污水处理费用。

1.2生活污水

煤矿生活污水主要来自矿区食堂、冲厕、洗浴等,污染物成分与市政污水类似,以洗浴水为主。矿区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方法主要是活性污泥法,包括CASS工艺、SBR工艺等。SBR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工艺简单,调节池体积小或不设,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运行方式灵活,结构紧凑,占地少,基建、运行费用低;反应过程浓度梯度大,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厌氧(缺氧)和好氧交替发生,同时脱氮除磷而不需额外增加反应器。CASS工艺的特点如下:CASS池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较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较高;周期内反应器以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厌氧的方式运行,有比较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针对矿区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选用以上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2.3洗煤废水《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HJ446-2008)要求煤矿选煤水闭路循环,即洗煤水中的煤泥全部厂内机械回收,洗水全部复用。偶发排放要求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煤矿洗选厂根据洗选煤量建设煤泥浓缩池,通常一备两用,煤泥水进入浓缩池浓缩沉淀后,上清液复用于洗选车间,沉淀煤泥由压滤机压滤。

2煤矿污废水综合利用

提高煤矿污废水综合利用率,减少煤矿外排水量、或实现污废水零排放,是解决矿区水资源缺乏、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煤矿污废水综合利用途径主要包括煤炭洗选、井下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绿化、防尘等用水;煤矿污废水经处理符合相关标准后,可以用于灌溉周边农田,进一步通过反渗透深度处理后,可用作居民生活用水。企业间用水优化协调工程是提高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矿井水处理后作为矿区周边企业的工业补充用水,能够有效缓解整个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水源水与地下水开采使用。

3存在问题

3.1矿井水处理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问题。

部分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在设计阶段对矿井涌水量及水质分析不足、设计参数直接参考地表水水质参数;设备选型不当,集中体现在煤泥压滤设备压滤能力不足、故障频繁;过滤设备过滤材质多采用塑料滤珠,容易吸附油脂结团堵塞,造成滤料更换频繁,运行成本高。

3.2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欠佳。

煤矿生活污水以工人沐浴冲洗水为主,生活污水中COD浓度较低,约在100mg/l~150mg/l,有时甚至低于100mg/l,因此微生物经常出现养料不足,生物膜脱落的情况,出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

3.3污废水综合利用率偏低。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8

1.1设计水量及水质

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主要水质见表1。

1.2工艺流程

原水首先通过闸门井后自流入格栅井,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及大颗粒悬浮物后自流进入调节池,经过调节池后污水被提升到后续处理单元,依次流经厌氧池、缺氧池、MBR膜生物反应池,去除COD、TN和TP。

1.3工艺说明

原水首先通过闸门井后自流入格栅井,污水中的漂浮物及大颗粒悬浮物被截留去除,保护了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格栅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具有调节进水水质和水量的作用,使后续单元进水水量和水质能尽可能均匀稳定。调节池中设置潜水搅拌机,防止悬浮物过度沉积。经过调节池后污水被提升到后续处理单元,依次流经厌氧池、缺氧池、MBR膜生物反应池。在厌氧池的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吸收能快速降解的有机物,同时将体内的磷释放出来,为后续超量磷吸收做准备;在缺氧池内,反硝化菌将后续MBR好氧单元混合回流液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排除,实现污水脱氮,同时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在MBR生物反应池内悬浮态活性污泥在好氧条件下,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剩余有机污染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聚磷菌超量吸收磷,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将磷从污水中去除。为了确保出水中总磷指标达标,还设置了辅助化学除磷设备,将除磷剂投加到污水中使磷形成不溶性沉淀物随剩余污泥排放而去除。经过MBR生物反应单元后,污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已经被去除,通过MBR膜的过滤作用,将微生物和其它悬浮物完全截留,实现泥水分离。透过膜的清水由抽吸泵抽取达标排放。剩余污泥暂时排入储泥池,定期外运处置。

1.4各构筑物出水情况

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行后,随机取水样进行化验,得出各构筑物处理水质见表2。

1.5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站运行成本主要由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构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每天电费约0.63元/吨水,人工费每天0.08元/吨水,药剂费每天0.08元/吨水,该处理站每天实际运行费用为0.79元/吨水。

二、工艺对比

本方案工艺设计之初考虑的工艺有A2/MBR(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和A2/O工艺,经多方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本次连片整治的污水治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而所选择的生物处理工艺不但要有很好的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还需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其次,对于处理规模较大、用地紧张的民福家园污水处理站(500m3/d),需要采用构筑物和建筑物少,占地省,体积小(由此也能减少土建投资)的有动力高效生物处理工艺;最后,由于工期比较紧,且施工期内降雨较多,所选工艺需尽量减少土建工程量。目前,同时具有有机物去除和除磷脱氮功能的有动力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氧化沟系列工艺、SBR系列工艺、A2/O工艺以及MBR工艺。总体原理都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快速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将体内的磷释放出来,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实现磷的超量吸收,通过排出剩余污泥实现磷的去除;通过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然后通过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吸收有机物的同时将亚硝酸盐、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排出,实现氮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得以去除。

2.1氧化沟系列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流入其中通过活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得到净化。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功能,通常是主要是利用沟内溶解氧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沟中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区和缺氧区,厌氧区(或另设厌氧释磷池),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目前较为流行的氧化沟有多种形式,如:Carrousel氧化沟、双沟、三沟式氧化沟及Orbal多环型氧化沟等。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或圆形,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通常采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一般主要设计参数为:活性污泥浓度:≈1500-3000mg/L;水力停留时间:>20小时(有脱氮要求时);容积负荷:0.1-0.3kgBOD5/(m3.d)。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由于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同处一沟中,各自的体积和溶解氧浓度会因进水浓度和日常操作的变化很难准确地加以控制,因此,对脱氮除磷的效果有限,控制不好也容易发生污泥膨胀,泡沫较多,污泥上浮等问题。氧化沟工艺由于其容积负荷偏低,水力停留时间很长,虽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但也付出生化反应池容积比其他活性污泥法通常高出1倍以上的代价,土建工程量大,土建费用高。另外,氧化沟工艺一般都应用于日处理量在万吨以上的大型市政及工厂污水处理工程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中很少应用。

2.2SBR系列工艺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改造形式有CASS、CAST等,通常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生化处理过程:污水分批注入反应池,然后按顺序进行反应、沉淀,处理水(上清液)分批排出,然后进入闲置阶段,完成一个处理过程,以上五个阶段间歇交替运行,按时间编程自动控制的周期循环往复。进水初期,由于没有向系统供气,混合液中游离氧和残留在池内的游离氧首先被消耗,系统由缺氧状态转为厌氧状态。曝气初期,系统供氧不足,加之在静沉、排水、闲置阶段并未供氧,系统处于缺氧阶段。在曝气反应阶段,大量的氧气注入反应池(维持溶解氧在2~4mg/L之间),系统处于好氧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厌氧、缺氧和好氧状态交替出现,有机污染物通过活性微生物代谢作用得以去除,同时实现脱氮除磷。SBR工艺运行的周期时长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小时,具有脱氮除磷要求是通常为8小时,每天运行3个周期。SBR池形状以矩形为主,水深4~6米,排水时,为了不扰动沉淀污泥,通常滗水深度为总水深的1/3,则SBR水池容积与日处理污水量体积相当(如民福家园污水日处理量500m3,SBR水池有效容积就需500m3)。SBR工艺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效率高;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反应、沉淀在一个水池内完成,结构紧凑。但有脱氮除磷要求时,SBR工艺也存在水力停留时间长,池容大,运行步骤多,电动阀门多的特点。由于排水时间短,且排水时要求不搅动沉淀污泥层,需要专门的排水设备(滗水器),因此,对滗水器的要求也很高。虽然SBR工艺的泥水分离是在比氧化沟工艺更理想的静止沉淀条件下进行的,但毕竟仍是重力沉淀方式,出水水质受制于污泥自身的沉淀性能,且出水悬浮物浓度高(通常>20mg/L),还需辅设机械过滤器等过滤装置,建设反冲洗水池,增加水泵,风机等反冲洗设备,进行深度处理。

2.3A2/O系列工艺

A2/O工艺亦称A-A-O工艺,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PHB。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传统活性污泥法),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并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此为吸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短,运行稳定。厌氧、缺氧、好氧池分离,易于控制其各自运行状态,脱氮除磷效果好。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但A2/O工艺也存在如下各项的待解决问题,如:传统的A2/O工艺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除磷脱氮效果难于再行提高;传统的A2/O工艺好氧单元为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泥浓度低(1500~3000mg/L),容积负荷小,导致水池池容大,土建费用高;泥水分离采用重力沉淀方式在二沉池中进行,出水水质也受制于污泥自身的沉降性能,且出水悬浮物浓度高(通常>10mg/L),还需辅设机械过滤器等过滤装置,建设反冲洗水池,增加水泵,风机等反冲洗设备,进行深度处理。

2.4A2/MBR(O)工艺

A2/MBR(O)工艺在普通A2/O工艺中引入MBR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分离替代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污水处理效果不受污泥性状(例如污泥膨胀现象)和外界因素影响。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微生物浓度(可达8000mg/L以上)、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土建费用少,污泥产量小。由于膜技术的引入,一方面,悬浮物被完全截留,磷随出水悬浮物流失的渠道被彻底切断,磷的去除效果大为改善,且效果稳定,即使采取化学除磷措施,也不必再另设沉淀池;另一方面,可同时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控制,互不干扰,短水力停留时间和长污泥停留时间的状态可以并存,这有助于长世代周期的硝化菌和其它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特殊微生物的存留和繁殖,进而也有助于这些污染物的去除。由于微生物量稳定且不流失,除磷脱氮效果大为改善。

三、MBR技术优势

MBR污水处理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传统处理工艺(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池+沉淀池+消毒池)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而MBR膜生物反应器由于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因此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2.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3.污泥浓度高,COD、BOD去除效果好

由于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将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可达到较高水平,案例中的MBR生物反应池内污泥浓度最高时达到12g/L,大大降低了生物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4.解决了剩余污泥处置难的问题

MBR工艺中,污泥负荷非常低,反应器内营养物质相对匮乏,微生物处在内源呼吸区,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产量很少,SRT得到延长,排除的剩余污泥浓度大,可不用进行污泥浓缩而直接进行脱水,大大减少污泥处置费用。

5.出水效果稳定

MBR工艺由于不用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从而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

6.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MBR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是污水处理中容易实现装备化的新技术,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从而使操作管理更为方便。

四、浸没式平板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