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以沿海城市为主呈现愈来愈明显的海洋资源损耗、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作为对海洋可持续发展加以衡量的关键手段,展开对承载力量化研究同样尤为重要。借鉴以往研究成果,与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实况相结合,提出选取评定指标的原则,构建与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实情相符的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近年来对于海洋资源的大力开发运用,使我国也面临海水资源不断开发运用、资源锐减以及污染等愈来愈严峻的问题,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逐渐超载。于18世纪末期出现承载力概念,主要运用于对环境、资源、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1],Maltus等指出,以土地承载力内涵,研究土地资源承载力。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就是说处于一定时间范围内,以不会严重损害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所具备的能够承受最大化纳污、自我修复能力[2]。文献[3]经研究提出,构建海洋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对于辽宁省于2000—2010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情况展开预测分析。以往文献在研究中运用单项评价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主要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展开地区试点监测预警[4]。也有文献基于EKC机理展开对环境评价研究,发现可以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承载力理论,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对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方法,遵循以下指标构建原则:一,独立性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之间各指标的独立性,能够客观反映海洋环境、生态、经济、资源、社会现状之间存在关系;二,代表性原则。选择代表性原则可以对承载力具体情况综合反映,并将研究重点予以突出[4];三,可操作性原则。仔细考虑数据与所获量化的难易程度,尽可能选择对统计计算方便的指标;四,可比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能够对指标比较有所兼顾,对于不同沿海城市之间比较指标。

2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之上,与我国不同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实况相结合,主要对于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主,着重考虑重大影响指标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经线性回归法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保证指标科学合理性[5]。共计包括目标层、要素层及指标层,其中要素层共计包括2个、指标层细化为7个。表1直观反映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所受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共两方面因素决定,不仅所受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二者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开发有关政策规定、社会协调发展、管理模式等机制,同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造成影响。因此细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要素层为两个,压力评价指标、承压评价指标[6]。前者主要用于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情况,主要包括了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引发人口活动强度增强、造成资源损耗、污染环境等。后者作为承压指标,主要反映了海洋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区域化社会经济承载力,其中包括了海洋资源的数量、种类、价值总量、可供给量、生态弹性具体强度,以及环境容量多类评价指标。

3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目前比较广泛运用的以主观赋权、客观赋权两种评价方法为主,本文以客观赋权法为例,对运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计算步骤如下。

3.1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共计有7个不同评价指标量纲,正向、负向指标数值代表含义也各有不同,所以运用极差法标准化处理原始评价指标。

3.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运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各权重确定时,需要对不同要素组合权重值、指标熵值、差异系数进行计算。

3.3计算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

与两个要素层所得评价结果相结合,能够根据公式得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结果。最终运用统计学软件求解CR值,根据CR是否<0.10作为评定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矩阵是否与满意相一致的依据。

4结语

查阅以往资料发现,我国有关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尚且较少,本文通过对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展开研究。在今后研究中也将进一步深入对立足试点海域的相关研究,确保研究更具客观、实际性,并且通过建立完善合理化评价资料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客观评价,作为实现我国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力燕,毕相东,宋伦,等.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海洋通报,2018,37(5):114-123.

[2]徐文斌,郭灿文,王晶,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海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舟山普陀区、定海区为例[J].海洋通报,2018(1):9-16.

[3]贾立斌,吴伟宏,袁国华.基于Mann-Kendall的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J].生态经济,2019,35(02):212-217,228.

[4]黄苇,谭映宇,张平.渤海湾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06):114-122.

[5]刘述锡,崔金元.长山群岛海域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0(2):86-91.

[6]苏子龙,袁国华,郝庆,等.基于熵权法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广西近岸海域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

作者:周姣娣 单位:北部湾大学